李紹坤 李超


摘 要:為了研究北農水稻種衣劑應用情況,作者對此做了以下的試驗。
關鍵詞:水稻;種衣劑 ;試驗
中圖分類號:S1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0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綏濱農場大棚基地,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土壤常規五項:堿解氮含量129.78mg/kg,有效磷含量31.77mg/kg,速效鉀含量144.5mg/kg,有機質含量27.19g/kg,土壤pH 5.61。
1.2 試驗品種
龍粳31:主莖11片葉,所需活動積溫2350℃。
1.3 供試藥劑
3%咪.噁懸浮種衣劑:北農(海利)涿州種衣劑有限公司
1.4 試驗處理
本實驗共設3個處理,分別為:
處理1 北農種衣劑 ,藥種比為1:100;處理2 護苗種衣劑,試驗面積20m?不設重復;處理3 空白,試驗面積5m?不設重復。
1.5 試驗設計
試驗在3月25日開始鹽水精選種,晾干后包衣,4月7日浸種,每日攪拌1次,浸種完全后開始催芽,4月13日播種,苗床管理根據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管理。5月17日運用隨機取樣方法。
1.6 調查項目與方法
1.6.1 水稻生物性狀及秧苗素質的調查
調查各處理芽率、出苗時期、出苗率、秧苗長勢(葉色、有無畸形)等。水稻移栽前5~6d,秧齡達到3葉1心,對各處理的株高、葉齡進程、根長、根數、莖基寬和充實度進行對比分析
1.6.2 病害調查
于水稻3葉1心時期,對水稻的惡苗病、立枯病進行病害調查,調查試驗面積內惡苗病和立枯病的發病株數及發病面積。
病害公式為:病株率(%)=病株數/調查總苗數×100%
1.6.3 調查方法
在水稻秧苗長到3葉1心時,在秧盤內隨機取樣,觀察15株秧苗的根數、根長、葉齡、株高,再測其莖基部的最粗處,就可得到秧苗的莖基寬。1/100g電子天平測量。
1.6.4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等統計軟件開始統計分析和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對水稻安全性及發芽率的影響
北農種衣劑包衣后顏色鮮紅略暗,浸種后顏色略退,不明顯。對芽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以北農種衣劑的芽率最高,空白的芽率較北農略低,對種子的發根觀察得知北農種衣劑的發根雖較慢,可根毛較多、根白而粗。
2.2 不同種衣劑對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
由表1看出:北農種衣劑的秧苗充實度、莖基寬、地下百株鮮重、干重、地上百株鮮重、根長高于各處理。北農種衣劑的地上百株鮮重、干重、地下百株鮮重、干重較空白對照提高了21%、7%、2%、5%。北農種衣劑充實度最高。
2.3 各處理病害防病效果的影響
從表2可知,各處理無立枯病的發生,但經過調查表明:以空白的惡苗病發病最為嚴重,其次是北農種衣劑,發病率為2%,護苗種衣劑發病率0.5%。
3 小結與討論
北農種衣劑處理過的稻種充實度、莖基寬、干重、地上百株鮮重、苗數根長都有顯著提高,由此可知,3%北農咪.噁懸浮種衣劑對水稻秧苗的生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為增加水稻秧苗素質,取得優質高產水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文韜,李紅娟,鄒德堂.北農種衣劑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J].現代化農業,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