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軍
摘 要:煙草托盤育苗是在溫室大棚內進行母苗培育,在煙戶家自建的大棚內培育子苗的兩段式托盤育苗方式。目前赤峰市松山區煙葉分公司集約化托盤母苗培育已達到100%。現就托盤育母苗技術介紹如下。
關鍵詞:煙草;托盤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22
1 營養土配制
可選用的肥土:腐熟發酵好的豬圈糞,土雜肥、造粒有機肥,老墻土、山坡腐殖土及未使用殺草劑的玉米地土。
嚴禁使用的肥土:未經腐熟發酵的牲畜糞,大糞,有煙葉殘留、病毒侵染的肥土,園田土及穴風土,使用殺草劑的大田土及含有其他化學藥劑油類污染的肥土。
常用的營養土配方:60%腐熟豬圈糞+40%玉米地土。
營養土裝填:裝盤前應拌勻、篩好,達到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效果,裝填要充分、均勻,松緊程度適中。
2 育苗技術
2.1 時間安排
2月23日~2月28日催芽,3月1日~3月3日播種,3月3日~3月28日母床集約化托盤育苗苗期管理。
2.2 催芽技術
播種前7d左右進行曬種、選種、浸種消毒等,為確保催芽衛生管理和統一播種時間,分公司以煙站為單位,統一由專人負責進行催芽。
催芽技術:將消毒后的種子在25~30℃水中浸泡16~20h,然后搓種,搓至水色加深,換水繼續搓,直至種子呈淡黃色,用清水將種子投洗干凈,置入催芽箱進行催芽。整個過程中要嚴格掌握水分、溫度、光照、空氣,早晚要用溫水加濕,溫度控制在25~28℃,隔5h左右翻動1次種子,催芽以種芽長1mm為宜。如種芽不能及時播種,要存放在陰涼處防止種芽徒長。
2.3 播種技術
全部采用水播,即播種前5h將托盤澆足水,再將種芽放入一盆清水中,以種芽計算,播種量為0.1g/m2,用木棒攪拌均勻,然后用小苕帚均勻地將種芽彈播在床面上,播好后覆蓋一層約3mm厚營養土。
2.4 母苗溫濕度管理
溫濕度管理技術原理:從出苗到小十字以保溫為主,注意溫度不宜超過30℃。大十字到假植苗開始控水控肥控溫,棚溫超過35℃宜產生熱害(極限)。
2.4.1 溫度管理
要將溫度計懸掛棚內中央,離煙苗20cm左右。一般母床期溫度要求在13~25℃,托盤期控制棚內溫度在25~28℃。育苗期間要注意低溫冷害,避免引起大田早花現象的發生。溫度高于30℃時,及時采取通風、遮蔭、噴水等降溫措施。
2.4.2 水分管理
煙苗出齊后當溫度達到26℃時,可敞開后窗戶、前圍布進行晾床將濕,如床面濕度較大,可適當延長晾曬時間,當床面見干,應縮短晾曬時間,使床面保持見干見濕,促進根系生長。水分管理做到“濕而不飽,干濕相間”,用手指輕按營養土,如感濕潤,有指紋就暫不補水;如感干燥,無指紋,則應補水。具體掌握是:補水量以濕透托盤內的營養土為宜(水過盤面即可),嚴禁大水漫灌。
苗床濕度不宜過高,過高對育苗產生不利影響:濕度過高易造成猝倒病的發生;易在棚架上形成水滴,水滴落下會擊傷煙苗。因此,水分大時要及時開棚通風排濕。
2.5 煙苗發黃原因及措施
苗床期易出現煙苗發黃的現象,一般是前期苗床內水分過大或中后期出現脫肥等現象。其原因是:煙苗在十字期時,由于苗床內水分過大,根系生長受阻,營養吸收量少,不能滿足地上部生長的需要。如中、后期煙苗發黃,是由于地上部生長速度加快、需肥量增大,此時如果施肥不足,又未及時追肥,就會產生脫肥現象,有時也可能是由病害所致。
必須在十字期適當控制苗床水分,促進根系生長。中后期要及時適當追肥,滿足煙苗正常生長所需要的養料。總之,防止煙苗發黃,控制澆水,適當追肥和防止病害發生等綜合措施。
2.6 母苗苗床追肥
苗床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的施用量應能滿足十字期以前煙苗生長需要,否則可視為基肥不足。追肥應看煙苗生長狀況酌情而定,一般進行1~2次。基肥施用量充足,煙苗顏色較深,生長正常,也可不追肥。如需追肥應施用復合化肥。在第3片真葉出現前,煙苗嫩弱,追肥必須謹慎操作,用量5~10g/m2即可,切忌用量過大。操作時先把復合化肥溶在水中,噴灑均勻,切忌重噴和漏噴,造成施肥不勻,出現煙苗大小不一。每次噴灑肥水后,必須立即用清水把煙苗上的肥水沖洗干凈,防止燒苗。
2.7 間苗
在小十字期進行。剔除密擠幼苗、過大或過小苗和病苗,苗距應為1~1.5cm,使煙苗大小、分布均勻。間苗前24h對煙苗噴灑病毒抑制劑進行保護,操作前先用肥皂水洗手并進行器具消毒。
2.8 病蟲害防治
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并重的原則,切實抓好種子消毒、營養土消毒、棚內消毒及病蟲害防治等4個環節。
出齊苗后2~3d用25%甲霜靈800~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防治立枯病;用25%甲霜靈400~500倍液防治黑脛病,均有較好的效果。
蟲害主要有螻蛄、螞蟻等,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毒餌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