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再明 李懷珍 何志剛 李冬 劉惠英 鄒臨池



摘 要:有機無機肥配施為未來施肥發(fā)展方向,為明確化肥配施不同有機肥對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連續(xù)3a監(jiān)測化肥配施有機肥1500、3000、4500 kg·hm-2對土壤pH、容重、有機質(zhì)、大量元素(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緩效鉀)及微量元素(有效銅、有效錳、有效鐵、有效鋅及水溶性硼)的影響,以化肥和不施肥為對照。結(jié)果表明,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則能提高土壤pH、有機質(zhì)、速效磷、速效鉀及各種微量元素,且隨著施肥年限、有機肥施用量的增加,提升效果越明顯。化肥配施有機肥對土壤有較好的培肥作用,且在一定條件下,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增加,培肥效果更顯著。
關(guān)鍵詞:有機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化肥
中圖分類號:S15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25
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兼具兩者的優(yōu)點,既能培肥土壤,又具有用地養(yǎng)地結(jié)合、長效與速效協(xié)調(diào)、提高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等等方面的功能,是今后肥料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對土壤性質(zhì)的研究也較多。長期定位試驗表明[1,2],化肥配施有機肥能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及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含量,防止土壤酸化或減化,但對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機肥對土壤性質(zhì)的研究較少。為明確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機肥對土壤肥力的影響,設置田間定位試驗,監(jiān)測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機無機肥配施對土壤pH、容重、有機質(zhì)、大量元素(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緩效鉀)及微量元素(有效銅、有效錳、有效鐵、有效鋅及水溶性硼)的影響,以便為化肥配施有機肥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試驗田內(nèi),土壤質(zhì)地為砂壤。土壤基礎(chǔ)理化性質(zhì)為:pH值6.2、容重1.32 g·cm-3、有機質(zhì)24.4 g·kg-1、全氮1.28 g·kg-1、速效磷10.1 mg·kg-1、緩效鉀206 mg·kg-1、速效鉀96.0 mg·kg-1、有效銅2.8 mg·kg-1、有效鋅2.3 mg·kg-1、有效鐵29.7 mg·kg-1、有效猛31.4 mg·kg-1、水溶性硼0.6 mg·kg-1。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對照,CK,不施化肥也不施有機肥;化肥,NPK,其中N 175kg kg·hm-2,基施70%,分蘗期追施30%,以尿素(N,46.7%)形式施入;P2O5施用量為57 kg·hm-2,以普鈣(P2O5,12%)形式基施;K2O施用量90 kg·hm-2,以氯化鉀(K2O,60%)形式基施;化肥配施有機肥1500 kg·hm-2,NPK+OF1500,有機肥為商品有機肥,有機質(zhì)含量45%,總養(yǎng)分(N+ P2O5+K2O)5%,基施;化肥配施有機肥3000 kg·hm-2,NPK+OF3000;化肥配施有機肥4500 kg·hm-2,NPK+OF4500。每個處理小區(qū)面積5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供試作物為中稻。
1.3 取樣及測定
連續(xù)3a(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中稻收獲后取各個小區(qū)土壤,每個小區(qū)取5個點,采用梅花形取樣,采樣深度0 ~20 cm,混合均勻后帶回實驗室測定。測定土壤pH值、容重、有機質(zhì)、全氮、速效磷、緩效鉀、速效鉀、有效銅、有效鋅、有效鐵、有效猛、水溶性硼等。容重土樣采用200 cm3環(huán)刀取樣。pH值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土壤容重采用環(huán)刀法分析;有機質(zhì)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外油浴法測定;全氮采用凱氏蒸餾法測定;速效磷采用0.5 mol·L-1 NaHCO3,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采用1 mol·L-1的NH4Ac,火焰光度法測定;緩效鉀采用硝酸提取,火焰光度計測定;土壤有效態(tài)銅、鋅、鐵、錳采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 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溶性硼采用沸水浸提,姜黃素比色法測定。以上測定方法參見鮑士旦[3]。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各處理之間土壤性質(zhì)差異,多重比較采用鄧肯氏比較法。所有分析采用SPSS11.5軟件完成,P ≤ 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pH
圖1顯示,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pH值,使土壤呈現(xiàn)酸化趨勢。但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則能提高pH,且施用年限越長,效果越明顯。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升高,提高土壤pH效果越明顯。
2.2 容重
圖2顯示,化肥對土壤容重的影響在不同年限不一樣,且與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但化肥配施有機肥降低了土壤容重,且施用年限越長,效果越明顯。不同量有機肥之間差異不顯著,但有機肥施用量4500 kg·hm-2時,土壤容重最低。
2.3 有機質(zhì)
圖3顯示,不同年份各處理之間有機質(zhì)差異一致,即NPK+OF4500> NPK+OF3000 > NPK+OF1500 > NPK > CK,在第2年及第3年,NPK+OF1500處理顯著高于NPK處理,但同時顯著低于NPK+OF4500處理。化肥配施有機肥3個處理有機質(zhì)逐年提升,但化肥及對照有機質(zhì)逐年下降。
2.4 大量元素
圖4顯示了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機肥對大量元素(氮、磷、鉀)的影響。化肥配施不同有機肥對速效磷、速效鉀、緩效鉀的影響與對有機質(zhì)的影響類似,但對全氮影響有所不同。在配施1500 kg·hm-2有機肥條件下,在取樣第3年,全氮顯著高于化肥,而配施3000及4500 kg·hm-2在第1年就對全氮有明顯的提升。
2.5 微量元素
(圖略)結(jié)果顯示,化肥配施有機肥對有效銅、有效鎂、有效鐵的影響與對有機質(zhì)的影響類似。不同年份各處理有效錳、水溶性硼之間有機質(zhì)差異一致,即NPK+OF4500> NPK+OF3000 > NPK+OF1500 > NPK > CK,且各處理有效錳、水溶性硼均逐年提升。
3 小結(jié)與討論
本研究中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則能提高土壤pH、有機質(zhì)、速效磷、速效鉀及各種微量元素,這與全國長期定位結(jié)果一致[1]。隨著施肥年限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效果越明顯,這與全國長期定位試驗部分結(jié)果類似,在全國長期定位試驗中,部分指標如土壤堿解氮波動較大,試驗第2年反而較低。隨著施肥量的增高,土壤肥力提升效果越明顯,這與全國長期定位試驗結(jié)果也類似[1]。在全國長期定位試驗中,1.5倍有機肥施用量對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高于常規(guī)有機肥施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長期過量施用有機肥會帶來重金屬污染的風險[4],本試驗中,有機肥施用量為常規(guī)用量2倍或3倍,在短時間內(nèi)培肥效果明顯,長時間監(jiān)測條件下,應注意高量有機肥對土壤的副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明崗,梁國慶,張夫道.中國土壤肥力演變[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6.
[2] Hu C, Li S L, Qiao Y, Liu D H, Chen Y F. Effects of 30 years repeat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on soil properties, microbes and crop yields in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J].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2015, 51(3): 355-369.
[3]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第3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
[4] 王開峰,彭娜,王凱榮,謝小立.長期施用有機肥對稻田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 2008, 22(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