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祺 戰一欣
摘 要:傳染病是目前為止對畜牧業發展造成重要危害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對于發展畜牧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從解釋傳染病發生的規律和主要特點出發,進而提出了常見傳染病的防制和緊急防控牛傳染病的綜合措施。
關鍵詞:傳染病;防制;緊急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71
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傳染病中大部分的病原體是微生物,因此傳染病可以從一個人或其他物種,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通常這種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觸已感染之個體、感染者的體液及排泄物甚至感染者所污染到的其他物體,通過空氣、水源、接觸等各種途徑或方式進行傳播。
1 幾種牛常見傳染病及防治
做好牛病防治工作十分關鍵,面對多種牛病該如何防治,哪些傳染病在牛病當中比較常見,筆者在此加以總結:分別為口蹄疫、牛疽、氣腫疽、破傷風、牛巴氏桿菌病、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布魯氏菌病。希望可以引起廣大養殖戶的注意。
1.1 口蹄疫
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傳播途徑多、速度快,曾在世界范圍內多次暴發。針對口蹄疫,要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及護理工作,比如每天要用鹽水洗滌牛的口腔及蹄部。喂養時也要喂以軟草、或麩皮等。當牲畜口腔發生潰瘍時,要用大約10%的食鹽水進行清理,若蹄部病變,可用消毒液洗凈,用甲紫溶液或碘甘油對患處進行涂抹,并用繃帶包裹,不可接觸濕地。
1.2 牛疽
牛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急性和烈性傳染病,會傳染很多動物身上。其中牛多為急性型,癥狀常表現為發高燒,呼吸困難,可視粘膜藍紫色、有出血點,腹疼,全身戰栗,昏迷,甚至嚴重的會在1~2d內死去。病程較長時,可見牛的頸部,胸部、腹部等多處皮膚出現浮腫。對于經常發生炭疽病或易受該病侵害地區的牛,可在春季對牛進行注射炭疽疫苗1次,比如采用無毒炭疽芽胞苗進行免疫時,一般1歲以上的牛藥量在1mL,而1歲以下的牛在0.5mL。對不能用普通牛疽疫苗免疫的牛種,可以采用牛瘟綿羊化兔化弱毒苗疫苗進行免疫,可每1~2a免疫1次。
1.3 氣腫疽
氣腫疽病是由專性厭氧菌氣腫疽梭菌引起的牛、羊傳染病。牛的急性傳染的特征為跛行,在肌肉豐富的部位發生炎性,中心肌肉出現壞死、變黑,壓之有捻發音。對于近幾年發生過該病的地區,要在每年春季接種氣腫疽明礬菌苗l次,無論牛大小,均皮下注射5mL。
1.4 破傷風
牛破傷風病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毒性傳染病,又名"強直癥"。在多發生破傷風地區,應每年定期接種精制破傷風類毒素1次。當發生創傷或手術時,可臨時進行接種。
1.5 牛巴氏桿菌病
牛巴氏桿菌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所引起的發生于各種家畜、家禽和野生動物的一種傳染病的總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癥狀包括高熱、肺炎和內臟廣泛出血等。在發生過該病的地區,要在春季或秋季定期接種疫苗1次,體重在100kg以下者注射4mL,以上者注射6mL。
1.6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疫區和受威脅區的牛應每年定期接種牛肺疫兔化弱毒苗,一般情況下免疫期為1a。
1.7 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屬于不活動、微小、革蘭陰性的多形性球桿菌。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臟器中能生存4個月左右,在牛奶中可存活18個月之久。但在濕熱60℃ ,10~20min或日光下暴曬10~20min就可殺死。
2 當牛出現傳染病時的緊急防控措施
牛一旦發病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診斷,馬上隔離,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確診的,要取一定病料,送至專業部門檢驗鑒定,根據結果采取合理的緊急措施。已經確定的傳染病牛只,要及時隔離。并對感病場所進行消毒,工作人員也要注意消毒;要給感病牛只和未感病牛只都及時緊急免疫接種。控制病情蔓延,降低損失;要合理處置攜帶病菌牛的尸體,死去感病牛的尸體有大量病原體,非常危險,一定要及時處理。一般通過焚燒可以充分殺菌,效果良好。
3 結束語
切實做好牛和其他牲畜的傳染病預防和緊急防控工作十分關鍵,廣大養殖戶要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免疫工作,養殖戶自身也要學會科學養殖,降低牛感病幾率,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高明燕.徐步.趙寶華.范建華.龔建森,劉學賢.多殺性巴氏桿菌檢測、鑒定和分型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10(01).
[2] 張福.牛巴氏桿菌病的防治[J].北方牧業,2011(05).
作者簡介:王嘉祺,碩士研究生,吉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助工;研究方向:出入境動植物檢疫、農業、計算機;戰一欣,碩士研究生,吉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吉林省計量測試儀器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師;研究方向:計量、質量管理、儀器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