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成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雙重發展,我國的農業也走上了機械化發展的道路,在機械化的過程中,國家開展了陽光工程培訓工作,指導農民進行機械裝備的使用。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將介紹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發展現況,再介紹在陽光工程培訓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并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陽光工程培訓工作;農業機械化;元江縣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02
前 言
陽光工程培訓工作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主要是增加國家農業機械化的工程,在不同的地點都進行了不同的具體操作,因為給予了當地一定的修改權,所以每個地方都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工作的開展。本文單以元江縣的陽光工程培訓工作進行為例,解析在元江縣的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發展情況,并以此找尋進一步發展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方法。
1 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現況
因為陽光工程培訓工作是國家出臺政策進行推行的,在推行的過程中也極力給予農民實惠,所以陽光工程培訓工作在元江縣開展的勢頭較好。到目前為止元江縣已經有超過3800戶得到了來自政府的補貼,在全省范圍內對2404臺拖拉機、約1500臺手扶拖拉機、5666臺微耕機、超過200臺畜牧機械等進行了購置補貼,同時也讓許多農民參與了具體培訓課程,約800人次。可以說從數據增長的角度看,陽光工程培訓工作還是有著不小的發展潛力,且因為這項政策能夠提高農田的產量和工作效率,農民都對此給予了支持。但是在發展潛力強大的背后,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1]。
2 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問題
2.1 農民難以接受新工具
無論從思維上還是從技能上,讓農民改變綿延了許多代的耕種方法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從思想上看,農民的素質普遍不高,缺乏對專業學識的了解,很多農民都認為傳統的耕作方式是最合適的,不需要使用機械。而且機械高昂的價格讓他們難以接受,很多農民認為花費如此高的價格購入機械會影響家庭中的資金流動,而且參加培訓課程也需要很多時間,耽誤了農田中的耕作,即使不參與陽光工程培訓工作也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技能上說,農民大多不具備高素質的學識,在進行培訓學習的時候很難正確理解培訓中教授的知識,在實際使用各種機械進行農業耕作的時候容易因為操作失誤導致意外發生。技能的不熟練妨礙了農民使用機械,反而比平時花費了更多的時間,若是在農作物生長的期間發生失誤,還可能造成農作物的損傷,進而使得農民的經濟遭受損失,更加難以承擔機械設備的使用。
2.2 資金不足
資金不足的問題其實重點尚不在農民身上,而是著重體現在培訓工作的進行方面。元江縣的培訓工作面臨著困難,因為元江縣內農民較為分散,若是想要完成一次規模合適的教學,就要在20多個鄉鎮之間進行組織[2]。且不談農民是否會愿意進行培訓的問題,僅僅組織單位在20多個鄉鎮之間的來回就要花費大量的交通食宿損耗,所以元江縣內的培訓一直處于資金緊張的狀態。為了節約資金,有時候不得已就要縮小培訓范圍和培訓深度,這樣就難以達到培訓的目標,培訓工作就要延時,而延時又會加劇損耗的產生,形成一個資金上的惡性循環。
3 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策略
3.1 加強宣傳,合理安排時間
農民對于機械化的認識不足源于培訓工作的宣傳不到位,應當調整宣傳時候的重點。既然農民對于培訓工作有重要性和資金方面的擔憂,那么宣傳工作就要針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展開。重要性的問題,農民覺得培訓工作和機械化沒有必要,是因為其本身沒有看到機械化帶來的好處。所以,宣傳的時候應當將培訓能夠對帶來的經濟和產量上的好處展示出來,還要使用具體實例,這一點可以將進行培訓和機械化的農戶樹立成模范戶,展示出他們的發展現況增強吸引力。來自身邊的例子能夠真切地展示出培訓和機械化的好處,農民理解了機械化的優勢,自然會主動進行培訓。而資金方面的擔憂就要加大力度為農民爭取實惠,不僅在機械購置方面要給予價格優惠,還要實行分期付款,降低利稅延緩期限,從而降低農民的承受壓力[3]。而培訓單位也應當考慮到農民本身的時間安排,因為農民耕種的時間非常有規律,所以培訓單位應當盡量避開農民非常繁忙的時候,將培訓工作安排在農閑時候。同時培訓單位在農忙的時候也不能放松宣傳,可以選擇農忙時候使用一些機械幫助農民進行耕種,以高效率的實際效果讓農民意識到機械化的好處,這樣農民才會更加容易接受培訓工作和機械化的進行。
3.2 籌集資金
資金是培訓工作的根本,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才能正常開展培訓工作,才高效率地完成農民的培訓。這是一個國家支持的政策,元江縣可以通過向政府申請資金的方式提高培訓資金,這種方式較為穩妥,但是申請手續較為復雜,申請到的資金也非常有限,元江縣若是想要進一步加強零散農戶的機械化培訓工作,就要采取多種方式統籌資金。例如將培訓工作作為一個工程對外出售廣告位置,因為培訓單位在進行培訓的時候需要乘坐車輛,也需要拉一些旗幟和橫幅,這些都是損耗物品,持續性的資金消耗。如果培訓工作和一些當地的企業商家洽談,將車輛和對外宣傳的旗幟橫幅上空白的位置都加上廣告,就能夠獲得一些資金上的補貼。同時也可以以廣告為代價,讓企業和商家提供車輛和旗幟,這樣企業能夠安排自己配置的宣傳效果好的車輛和旗幟,培訓單位也能夠避免持續性的資金訊號。籌集資金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和他人進行合作,讓雙方雙贏,才能有效解決培訓工作的資金缺乏問題[4]。單單一味節約資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甚至還會降低培訓效果,延長培訓時間。
4 結 語
元江縣的陽光工程培訓工作開展具有很大的潛力,但是也面臨著不少問題,例如農民對于培訓工作的認識問題和資金顧慮,培訓單位的資金困難。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加強農民宣傳、提高機械購買實惠、多形式獲取資金支持的方式解決。重點在于加強培訓工作的開展,打消農民顧慮,促使培訓工作順利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艷輝,祖岫杰,李秀穎,張譯丹.吉林省漁業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調查與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3(05):92-94.
[2] 暴元元,張保軍.安陽市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的實踐與發展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10(09):40-42.
[3] 于欽生.通化市農業機械化學校開展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措施[J]. 現代農業科技,2011(19):91.
[4] 周靜云.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研究——以“陽光工程”為例[D]. 湖南農業大學,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