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勝
摘 要:文章分析了怒江州蘭坪縣農技推廣工作的現狀,提出了創新和發展農技推廣工作的有效途徑,旨在為怒江州蘭坪縣以及其他縣域的農技推廣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怒江州蘭坪縣;農技推廣工作;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30
怒江州蘭坪縣是集民族、山區、邊疆的國家級貧困縣,屬于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全縣依然有12萬左右的人年收入低于1200元,經濟發展依然面臨許多問題,農業產生在蘭坪縣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通過實現農技創新推廣和發展,提高農業產業經濟,對于提高縣區人民經濟收入和推動全縣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針對怒江州蘭坪縣農技推廣工作創新和發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怒江州蘭坪縣農技推廣機構的現狀分析
目前,怒江州蘭坪縣農業與科技技術局,總共設置9個工作機構,現有干部職工為230人,其中,從事畜牧、獸醫的技術推廣人員數量為80人,比例為35%,從事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人數為150人,占比為65%,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總共210人,總共設置了8各農業綜合服務站。但是,蘭坪縣全縣20.8萬人,依然有55%左右的人年均收入小于1200元,還有4.7萬左右屬于深度貧苦人口,現階段的農技推廣工作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農技推廣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以此加快蘭坪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由此可見,農技推廣創新和發展已經勢在必行。
2 怒江州蘭坪縣農技推廣工作創新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分析
2.1 創建農業生產示范基地
蘭坪縣應該根據縣域特點,創建農業生產示范基地,重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采用集成高產配套栽植技術,并推廣種植優良品種,充分的挖掘縣域農業特色品種的生產潛力,不斷的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實現節本增效的目標。通過創建典型的示范基地,能夠充分的發揮示范基地輻射帶動、以點帶面的作用,種植和推廣以小麥、大麥、王米為主,高山雜糧蕎麥、燕麥、青稞為輔,引進高產、高品質的種苗,實現高產、穩產的目標。同時,還應該創建新技術示范試驗基地,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種植戶進行培訓,保證所有的種植戶都能夠掌握相應的技術。以小麥種植為例,小麥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在蘭坪縣具有廣泛的種植面積,在全縣糧食種植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小麥高產、穩產種植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施足底肥,為了保證小麥前期早發,中期穩定生長,后期不出現早衰的顯現,在種植之前必須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并適當的施加氮、磷、鉀肥;整地管理,通過整地,能夠為小麥的萌芽、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整地管理應該做到“平、實、透、細、凈”;精選良種,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應該選擇耐貧瘠、耐寒、高產、穩產的品種,并且在播種之間進行催芽處理;合理密植,苗木的單位種植面積會影響麥苗的壯弱,根據蘭坪縣的實際狀況,對于高產、穩產的地塊,應該選擇弱春性、分蘗能力強的品種,每667m2種植基本苗20萬株,單產量高達450kg/667m2左右;田間管理,田間管理主要包括早澆出苗水、追肥管理、除草管理、病蟲害管理。
2.2 田間桔桿處理技術推廣和應用
農作物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并且是一種可再生的生物資源,具有眾多的用途。但是,長期以來秸稈的用途并不被農民群眾重視,大部分秸稈被焚燒,造成浪費。田間秸稈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2種,利用秸稈回收機,對農作物秸稈進行切割、切碎,既可以直接還田,還可以當做畜牧業的飼料;利用微生物腐熟劑,對小麥、水稻、玉米、燕麥、青稞等秸稈進行處理,同時還能夠對畜禽糞便、垃圾等進行處理,這樣既能夠提高秸稈的利用率,又能夠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2.3 創建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主體的推廣方式
當地政府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并創建“專家-技術指導-農戶”三位一體的模式,充分的發揮政府主導、農技專家指導的作用,狠抓技術培訓,加快農技推廣進程,快速的提農民收入。創建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推廣方式,充分的發揮當地所有農戶,創建各種農技合作社,逐漸的形成農技推廣人員帶動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推廣模式,實現共同發展。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怒江州蘭坪縣的農業經濟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農技推廣機構人數不足、服務機構數量不足,農技推廣和服務工作力度不足。因此,應該根據蘭坪縣的實際狀況,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創新農技推廣工作,以示范式、科技式、帶動式的新型農技推廣模式,帶動蘭坪縣農業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帶動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密建花.淺談蘭坪縣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4):125-126.
[2] 李海珍.怒江種業發展對策[J].中國種業,2013(1):23-24.
[3] 和蘭花,施金花,李瑾.試論蘭坪縣水稻生產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