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馬志明
摘 要:在闡述目的性原則、生態性原則及美學性原則等現代園林植物配置原則的基礎上,淺述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發展趨勢,提出注重地方特色的突出,展現城市的文化特點;注重配置的科學特點,基于生態學理論進行科學配置等相關觀點。
關鍵詞: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生態性原則;植物分布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82
1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
1.1 目的性原則
1.1.1 實用性特點
在實用性特點方面,在現代園林植物配置之前,需要明確園林配置的實際價值,結合居民的實際需求進行園林植物配置,營造居民所實際需要的生活環境。針對這一特點,需要合理選擇植物的種類。
例如居住地兒童數量相對較多的區域,則可以選擇色彩較為鮮艷的植物進行配置,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而陵園等區域則可以選擇翠柏等植物,符合陵園莊嚴肅穆的感覺。
1.1.2 功能性特點
在功能性特點方面,顧名思義則較為注重植物的執行功能[1]。比如在高速公路的兩旁,則可以需要注重植物的防止眩光功能,注重中央隔離帶植物的布局,降低不良問題的發生幾率,保證公路的暢通。
1.2 生態性原則
1.2.1 注重植物分布的地帶性特點
不同的植物所能夠適應的生長環境也會有所不同,盲目的引入外來品種必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注重植物分布的地帶性特點研究十分必要[2]。現代園林配置活動需要充分關注植物的生態性原則,在深入分析植物地帶性生長特點、生長環境的基礎上,研究植物品種引入的可行性,進而保證現代園林植物引入的有效性。
1.2.2 注重生物的多樣性特點
在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過程中,需要盡量避免單個植物物種的引入,最大限度的保證生物多樣性。但是在實際的現代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類植物之間的抗拒作用,將無法共同生長的植物有效分隔開來,保證現代園林植物的多樣性生長。
比如刺槐在生長過程中會抑制周圍植物的生長,所以如果現代園林植物配置中選擇了刺槐,則需要與其他植物有效分隔,科學種植園林植物[3]。
1.2.3 注重植物群落機構的合理性特點
在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空間結構的排列。當前現代園林植物的結構排列常通過植物的垂直以及植物的水平排列等方式。
例如在園林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可以將上層配置一些喜好陽光的植物,中間層配置半喜光的植物,下層則可以配置耐陰能力較強的植物。通過層次性的排列,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美感,促進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創新性發展。
1.3 美學性原則
1.3.1 均衡與穩定,多樣及統一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需要遵循均衡與穩定的原則,構建立體性的配置結構,進而給予人們愉悅、舒適的感受。通過植物多樣性的選擇以及科學搭配,達到美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帶給人們雙重體驗。
1.3.2 對比與協調,韻律及節奏
在植物選擇的過程中,比如高大的建筑群可以選擇高大的喬木或者色彩突出的花灌木,通過高大的植物搭配高大的建筑,達到一定的協調統一效果。景觀設計過程中,利用植物單體尤桂蘭的重復組成景觀稱之為節奏,現代園林設計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水土環境,選擇適合季節發展的植物品種,使現代園林中能夠保證四季均存在美感。
2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趨勢
2.1 注重地方特色的突出,展現城市的文化特點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對城市宜居度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未來的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過程中,會更加注重城市文化氛圍的融入,將植物與周圍環境相結合。
比如一些歷史文化氛圍較為濃厚的地區,則會選擇與之相關的植物品種,搭配園林的實際氛圍,將園林植物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文化環境,達到意境和文化的完美融合。
2.2 注重配置的科學特點,基于生態學理論進行科學配置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需要結合生態學理論不斷予以改革和創新,未來的園林設計發展必將會更為深入的掌握生態觀念,結合自然植物的多種特點來進行植物配置,選擇更多的品種,保證現代園林植物的科學配置。
3 結束語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研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恰當的現代園林植物配置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效融合,能夠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創造豐富的園林景觀,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盛彬,龍岳林.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植物景觀設計與配置意向——以衡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的園林綠化設計為例[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12):104-109.
[2] 何翔宇.明代江南園林造園手法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以無錫錫惠公園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3,08(22):64-69.
[3] 楊青松,錢耀東,趙春芳.園林式道路景觀設計及施工研究——以山西聯盛農業生態園柳石、張杜道路景觀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4,06(19):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