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資源污染是環保工作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就農村來說,人口數量多且比較分散,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并且缺少污水收集與處理設施,大部分的污水將直接排放到環境中,造成原有水環境的污染。為降低環境污染,并提高水資源回收利用效果,需要重點分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污水處理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18
農村生活質量的提升,各種新型用水設備日益完善,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日常生活用水量與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基于此為降低生活污水對環境的影響,就需要著重研究污水處理工藝,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特點,選擇最為合適的工藝技術,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1 農村生活污水特點及現狀
農村生活污水即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同時也包括學校、醫院、旅店以及政府機關等正常運行產生的污水,再加上農業養殖禽畜的排泄物等。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如洗衣機、抽水馬桶以及洗浴等生活設施的應用。并且因生活方式與季節等差異,導致農村生活污水水質不穩定,含有較多的病毒、洗滌劑、細菌以及寄生蟲等,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屬或者有毒有害物質,具有較高的可生化性[1]。農村居民比較分散,污水排放區域具有隨機性,排放時間與生活活動規律相符合。因為缺乏污水收集與處理設備,處理難度大且效果低,是現在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排放標準,加上經濟因素限制,處理設施配套不完善,技術與管理力量不缺失,致使處理工作無法正常展開,即便是具有處理標準,也不具備相應執行的能力。即便是部分經濟允許的農村地區,投入了相應的設備設施,但是技術支持不到位,處理工藝過于簡單,如不具備污泥回流工序,且對去除N、P效果有限,很難達到專業處理標準。另外,責任主體不明也是目前所存問題之一,存在多頭管理情況。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維護、管理主體責任不明,缺乏相應管理體系與規章制度,并不能有效發揮出處理系統所具有的能力。且后期因維護不到位,很容易因管理不當而出現問題,在不能有效處理污水的情況下,還會造成資金浪費。因此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需要建立并執行分級分類控制標準,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并要加大吸引資金力度,為建立污水處理系統做好準備。同時還要明確責任主體,提高對處理系統的運維管理,確保其能夠充分發揮出所具有的能力。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措施
2.1 土壤滲濾系統
此種工藝具有雙重優點,效益性及經濟性強,應用前景好。生活污水經該處理系統,大部分成分被滯留于滲濾處理池中,如有機質、氮和磷等,被植物根系所吸收,處理水流經植被的緩沖帶,滯留沉降、植物吸收及反硝化等可去除有機質、氮和磷等,確保出水水質符合排放標準。
2.2 氧化塘處理工藝
此種工藝本質上就是利用天然水中所有的微生物、藻類等,對污水進行好氧、厭氧處理,實現污水凈化效果,降低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影響。現在應用的氧化塘工藝,重點需要做好水生凈化植物的選擇與培育,且通過合理設計組成曝氣、凈化植物與水產養殖等多個生物處理單元,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可以利用天然的池塘來進行處理,或者是利用原有舊河道、沼澤地等來建設氧化塘,基建投資少,且處理體系中還可以養殖水產,池塘內水可以作為灌溉用水,提高了污水水肥資源應用效率,具有較高的綜合利用效率。
2.3 組合型生物濾池
組合型生物濾池將地下滲濾—厭氧—生物復合濾池相結合,起到污水處理作用,同時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去除率、維護簡單和低土地占用等優點。生活用水中大雜質含量極少,無需設置集水池。管網收集污水后,可直接進到厭氧池,有機物濃度明顯降低,后通過液位控制器對污水進行控制提升,經泵提升到多層復合型濾料生物濾池的頂部布水器內,通過與微生物接觸,使有機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并自然充氧;經過濾的水,一部分流進地下系統,去除氮磷后達標排放;另一部分回流,經反硝化,去除氮。此種組合工藝產生的環境效益較大,污水提升泵耗能較少,可實現微動力運行,且修建費用較低,管理維護簡單,占地少。
3 結束語
各類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應用,對改善農村生活狀態,降低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想要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效果,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可行性高的執行標準,并拓展籌集資金的渠道,為引進與應用各項處理工藝做好準備,實現污水凈化處理。
參考文獻
[1] 劉曉璐,牛宏斌等,閆海等永智.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工藝研究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13(09):184-191.
作者簡介:徐泳,男,上海松江人,學士,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