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邦軍
摘 要 教研室是高職院校教學組織管理的基層單位,教學團隊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開展教學研究、培養師資隊伍的重要集體,他們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教學團隊與教研室之間的關系、教學團隊與教研室建設的策略做了初步研究,以期為高校教學團隊和教研室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教研室 教學團隊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17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aff Study
FENG Bangjun
(Xiantao Vocational College, Xiantao, Hubei 433000)
Abstract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establishments, teaching team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 critical group of teachers, who in the cours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artment and the teaching team, teaching team building and strategy Department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team and the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department;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strateg
0 引言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文件指出:“加強職業教育科研教研隊伍建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2015年,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中指出:”加強教師專業技能、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和教學研究能力提升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就如何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問題,筆者認為強化教研室管理職能、建設教學團隊是當著手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
1 教研室和教學團隊建設的意義
高職院校的教研室和教學團隊的主體都是教師。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學校專業內涵建設的核心力量。建設好教研室和教學團隊的目的就是要以教研室為平臺系統地組織教師,構建有執行力、有研究能力的團隊,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資源建設,教科研能力的培養,以此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加強教研室和教學團隊的建設與管理,有利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合力,有利于推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有利于系統化的進行師資隊伍建設,有利于形成教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而,教研室和教學團隊建設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學校專業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2 高職院校教研室與教學團隊的職能
高職院校的教研室是以專業為依托建設的基層教學組織單位,其職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進行日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安排教學任務,進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組織教學團隊實施課程教學;監督執行學院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參與學院對教師的考核與評價;定期開展教研室活動,組織學習職業教育理論,更新職業教育觀念;參與教學質量監控;二是進行專業建設:開展調研,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教學標準;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開展教學模式的改革;組織開展課程建設與教學研究、職業技能競賽等;系統規劃設計師資隊伍的培養;開展實訓基地建設與規劃等。因而教研室管理水平和建設質量的高低,決定了高職院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能否高效有序正常的開展,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
高職院校的教學團隊是以教學改革與實踐為基礎,以教學研究為手段、以課程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效果顯著的集體。其職能主要兩方面:一是組織實施課程的教學,研究制定課程標準,進行課程資源建設,參與教學質量監控,指導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訓練等;二是開展師資隊伍建設,進行教學研究等。
高職院校教研室是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組織的最基層單位,是學校、院系、教研室三級管理體制中最基層組織,教研室是一級行政單位,承擔了許多專業建設中的行政事務。而教學團隊主要作為一種學術組織形式,隸屬于專業教研室管理,行政管理職能弱化,更多承擔的是專業內涵建設任務。但是它們兩者具有共同的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共同的工作內容:以教學運行管理工作為主線,以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為抓手,以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學研究項目等為重點,參與教學質量監控,以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存在教研室與教學團隊職能上界定模糊、分工不清、組織松散的問題。這樣既弱化了教研室組織領導職能,又降低了教學團隊工作積極性。
3 教研室與教學團隊建設的策略
3.1 以教研室主任培養為重點,強化教研室職能
教師的成長是需要氛圍的,其教學科研活動也不是孤立的,還需要一個團隊的支持,這些都離不開教研室這個平臺。建設好教研室,就建設好了教師發展的平臺,就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基礎。當前,教研室承擔著一線的教學管理、質量監控、專業建設等紛繁復雜的活動,如何發揮教研室作用促進教學團隊建設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培養好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重在培養開拓精神、領導素質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逐步培養教研室主任在省內、行業內的話語權。二是完善教研室制度建設,主要包括教研室活動制度、教師與學生溝通制度、教研室主任考核制度、教師培養激勵制度等,做到按章辦事,有章可循。三是明確教研室的責權。實行三級教學管理體制的高職院校,教研室有一定的職責就應該有一定的權利,以對教師進行管理、監督。因此,有必要提供足夠的空間,調動廣大教研室主任的積極性,防止出現“有責無權”、“隊伍難管”的消極思想。
3.2 以技能競賽、科研為手段,促進教學團隊的成長
技能競賽指導是教學團隊“雙師素質”培養的關鍵。職業技能大賽要求學生具有較寬知識面、較高的技能水平,訓練難度已超出正常教學標準要求。因此,教師不僅要具有比較全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這就需要教研室引導教學團隊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認真學習,參加各類培訓活動,下企業掛職鍛煉,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二是要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吸納企業工程師,構建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指導實踐教學,提升教學團隊的雙師素質。
科研是促進教學團隊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師開展科研,是為了改善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業務能力而去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高職教學團隊只有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組織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體系構建、教學質量監控等領域深入研究,才能提高教學水平。以教學團隊為單位,有計劃、有組織地做好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避免了在科研中單兵作戰、思路狹隘的缺點,還有利于營造良好科研氛圍、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
3.3 以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為難點,營造教學團隊相互協作和諧氛圍
兼職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學團隊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兼職教師隊伍中部分教師存在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責任心不強等一些問題,會影響教學團隊的管理與建設。建設好、管理好兼職教師隊伍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兼職教師教學崗前培訓的力度,促使教師進行角色轉換。二是建立與兼職教師的溝通機制,增強兼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兼職教師實踐能力強的優勢;在思想上加強引導和溝通;在情感上,多關心、關懷,使兼職教師有歸宿感、認同感,把自己當做是整個團隊集體中的一員,從而全身心投入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事業中。三是建立兼職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及激勵機制。通過建立教學質量評價及激勵機制,完善兼職教師業績考核檔案,形成完備的監管體系。
3.4 以教研室為平臺,打造教學團隊文化特色
以教研室為平臺,定期舉行教研例會增進教師間的交流;舉行有經驗老教師的優質課、青年教師的入門課等多種形式的評教評學活動;進行新教學方法、新教學手段的研討;定期舉辦學生技能競賽,培養教師的團隊協作意識;開展“傳幫帶”活動,促進老、中、青教師相互學習,經驗共享,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提高。這些活動開展把教學團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師資培養上來,讓教學團隊始終處在教學研究、管理的氛圍中,打造教學團隊文化特色。
4 結束語
教研室與教學團隊的建設兩者既有區別又有相互聯系,教研室是一個基層教學組織單位,擔負著行政上進行教學管理和組織開展專業內涵建設的任務;教學團隊是學術組織,擔負著教學研究以及教學改革與實踐等任務。兩者具有共同的目標。在教研室建設過程中引入“團隊”建設與管理觀念,有利于高職院校以教研室為平臺推進專業內涵建設,打造教學團隊文化特色,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學院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田明,孟君.論高校教學團隊與教研室建設[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2] 任曉宇,郭樹榮,劉愛芳.高校教研室向教學團隊的過渡與管理[J].教育探索,2011(11).
[3] 鄭柏松. 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5).
[4] 姜軍. 高職校企“雙主體”教學團隊建設機制創新 [J]. 職業技術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