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利民
現行通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充分考慮學生發展,注重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版面設計新穎活潑,以圖表代文,形象簡單,突破重點對于概念的定義不過于強調嚴密性。教材經過近二十年運行,各地教師對知識點的挖掘、把握和重難點的處置、教學過程的突破以及教學設計日臻完善,教學研究能力逐步提高。
但是,教學相長永遠是教學的真諦。由于處理教材的教師不同,各人把握度不同,目前初中化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觀念陳舊老套、講練嚴重脫節、過于強調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等。筆者從事初中化學教學近三十年,試圖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學過程中存在和暴露出的問題
1.教育資源不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一些結論或定義是通過實驗得出來。但很多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還不能提供足夠條件用于學生探究、實驗,嚴重制約著學生理解、實驗能力。
2.傳統教育模式主導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每節課滔滔不絕,生怕漏掉一個知識點。教學的模式仍然是書山題海,甚至連實驗也采用教師講、黑板畫來演示。雖然各地教改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方式方法推廣應用,教師不敢放手學生。
3.現代教育制度局限
素質教育推行多年,雖然表面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然而高考、中考“唯分數論”仍是教學主導,這迫使更多教師強調學生“高分”,一切與提高學生成績無關的做法都被打入“冷宮”,分數至上使化學教學陷入背、默、念的境地。
4.教師專業知識不夠
現在化學知識比較貼近生活,但教師、學生的生活化學知識并不很豐富,老師照本宣科,學生似是而非。一些教師教學成績優異,得益于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嚴厲的教學手段,但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不接受,也接受不了。
5.學生學習習慣不良
學習化學應是主動地思考、記憶,學生大多不具備這種學習品質。剛進行初中化學學習的學生,憑借著小學科學課上那點零星的生活常識,很難將概念性的內容與理解性的知識融會貫通,特別是在一些理性問題,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價等抽象知識的學習上感覺不到存在,增加了教學難度。
6.課堂教學不科學
很多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問題不科學,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要么學生根本沒有感覺,要么就是全體同學都能做到集體正確回答。很多化學教師在自己的化學課上不敢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很怕學生會提出過多的自己沒有事先準備的問題,擔心如果回答有困難會給自己丟面子。
二、解決當前初中化學教學存在的路徑選擇
1.教師要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設計好科學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化學教師在每次授課之前的備課階段就要認真研究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來分析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疑問,然后將這些可能的問題歸納整理,這樣在授課的時候不但可以提出切合實際的問題,使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還可以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比如針對氧化反應是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的問題,學生就有可能會問到氧與氧氣的區別,或者問到氧的含義等相關問題,如果教師事先考慮到這個問題就可以對學生的問題加以正確的回答以及積極的引導,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選取教學內容設計分層教學法
不同層次的學生存在知識基礎及理解能力的差異,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固定不變地傳授同一內容,并非適應所有學生。適當地分層教學,可以照顧大部分學生,也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計算CO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時,在學生大體掌握過程與方法之后,設計問題如下:(1)CO2中碳、氧兩元素的質量比;(2)CO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3)11克CO2中含有碳元素多少克;(4)44克CO2中碳元素的質量與多少克CO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問題層層拔高,層層緊扣。學生就能牢牢掌握相關之間的關系,并且較好地運用到后面溶液的濃度計算中。
3.重視實驗技能的培養
化學教師要加強對實驗課的研究深度,從容掌握化學課所涉及的所有內容,提升自己控制實驗課的能力。如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溫度冷卻不到位,或藥品量不足等都會影響實驗數據。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控制,容易讓學生得出錯誤實驗結論。又比如,在氫氣的燃燒實驗中,實際出現的現象是黃色火焰(這是發生了焰色反應),而課本敘述卻是淡藍色火焰。教學中要改進現行的部分實驗,如氫氣燃燒導管改為金屬管或透過藍色鈷玻璃進行觀察。對有些現象不突出的實驗,如分子運動也有大膽改進。要放手讓學生操作,讓每個學生都有通過實驗鍛煉的機會,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4.充分調動多媒體教學設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在教學中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利用其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等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生的興趣無疑高漲,學習積極性增強。如“分子和原子”一課題,利用多媒體視頻,將微觀粒子通過圖像展示出來,既讓學生了解了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又增強了可信度。其實,多媒體的使用,還可以增加課堂的容量。
5.實行動態跟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化學的方法及習慣
初中學生從心理到生理發展都是不同步的,有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師對他們放松要求,他們的化學學習興趣就會下降。對學習化學總感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和強化訓練,盡力彌補其知識上的缺陷。
參考文獻:
薛芳霞.新課程下高中化學問題解決式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