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烽
摘 要:在如今的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分層次教學已經越來越多地提及以及實際運用,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高英語教學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實施分層次教學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有目標性的教學計劃,充分重視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在這樣的分層次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地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各層次專業人才。
關鍵詞:分層教學理念;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基于學生個體差異性的認識與重視而建立起來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英語掌握進度與英語發展水平,進行差別性的關注,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有側重點地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對應的輔導和訓練,布置相應的作業。這一教育理論是目前英語教學開展的基本貫徹方針,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能夠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真正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一、備課過程分層化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總體英語水平,由于各班的英語學習情況不同,教師應當在不同的班級中進行不同程度的授課。在水平相對高的班級中授課時,教師可以加快課程進度,在課堂中融入更多方面的知識,提出的問題也可以相對有思考性一些,更多地注重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升,開展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加多樣化。而在水平相對較低的班級中教師應當更多地注重學生基本英語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單詞、語法、句型的基本掌握。當然在具體的班級中,教師也應當充分考慮班級內也有英語能力的差異性。教師應當注重觀察學生英語能力的弱項,在備課過程中就考慮到某部分需要哪些學生進行回答,設計出相應的目標并劃定教學重、難點問題,充分地結合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作業布置分層化
針對不同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業要求。對于英語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布置多樣化的實踐作業,例如將課文內容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或者通過一堂課的學習之后就讓學生以英語口語演講的形式或者辯論形式將課文的主題進行討論,這些形式能夠充分地提高優秀學生對于英語掌握的能力,能夠令一部分學生利用英語進行一些更有思考性的表達。在這個表現提升的過程中也可以起到一個模范作用。而對于第二類學生,教師就應當更多地布置一些難度中等的學習任務,比如將課文中的字詞都熟悉掌握,可以完整地將課文內容大概意思陳述下來,這樣其實是對英語有一個基本的回顧和掌握。而對于第三類學生,教師應當布置相對基礎的學習任務,即讓學生對基礎的單詞進行熟悉,大概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程。當然,在布置做題任務的時候也要注重層次性的教學,對于第一類學生要求可以不做基礎的單詞、短語的訓練,轉而進行閱讀作文以及英語口語發音的訓練。對于第二類的學生則要求完成語法閱讀方面的訓練任務,主要在于更好的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而對于第三類的學生則是要求對基本的詞匯題目和語法部分進行提高。
三、教學過程分層化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注重教學課堂層次的劃分以及重、難點的安排。例如,教師在進行簡單的段落理解以及課文朗讀時,應當讓第三類的學生進行嘗試,而進行語法知識實戰的時候應當讓第二類的學生進行語言組織,鍛煉第二類學生的語法能力和句子構建能力。在進行當堂復述課文內容以及對于話題的探究性思考的時候應當考慮充分發揮第一類學生的作用,為其余的學生展現一個良好的示范。在這樣分層任務的教學課堂上,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全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再將英語教學任務僅僅停留于優秀的學生,讓更多學生在課堂上展現自己,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于英語課堂學習的興趣,使得整體英語學習的氛圍活躍起來。
總體來說,分層次教學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一方面可以更大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另一方面這也是對學生差異性的認知和對人格的尊重。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教學的理念進行系統性的建立與完善,結合現實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在這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實質性的提升,這對于人才的培養也是十分有利的。學生只有在基礎階段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重點培養,他們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和興趣進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真正地將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的愛好,成為社會所需的有專業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黎全秀.淺談初中英語的分層次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2015(11).
[2]孫瑩.談初中英語的分層次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5(3).
[3]王琳科.試論初中英語分層次教學[J].讀與算,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