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新課改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情感教育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興趣和積極性,更能培養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和落實,情感教育逐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應通過語文教師自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來向學生滲透和體現情感教育。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和體現情感教育呢?
所謂情感教育是指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和開發,激發興趣,提升成績,培養健康積極的心理,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下面從教師自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維度淺談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一、以情感人,身正為范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初中語文教學有三個維度即情感、態度、價值觀,要將情感教育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教師情感教育的滲透。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體驗,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內容投入情感,先感動自己,再感染學生。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情至兼美的文章,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季羨林的《永久的悔》、余光中的《鄉愁》等,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文章所包含的真摯感情,引發學生和作者情感的共鳴,進而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懂得珍惜親情、理解父母之愛等情感。換句話說,就是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善于煽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去講授學習的內容,用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帶動并感染學生,讓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經典作品所帶來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喜歡某一學科教師,就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努力學習這門科目,甚至愿意聽這科教師的建議。語文教師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我個人的教學經歷中,我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個“痞子氣”較大的學生,他因為喜歡我而喜歡上了語文科目,語文成績也有所上升,在語文學習上找到了成就感,那么我趁勢給他提了學習英語的建議,他也很樂意采納,通過不斷地努力成績也有了進步。所以教師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日常生活以及和學生交流時,都要投入感情,利用自身的優勢對學生展開情感教育。
二、以教定情,以情促進
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將學生帶進特定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進而陶冶情操,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另外也應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情感熏陶。例如在講授《背影》一課時,發現這是一篇表現濃濃父愛的美文,體現濃濃的舐犢之情。所以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四次流淚,四次寫背影的感受,進而體會父愛的偉大。當學生和作者達成情感上的共鳴時,順勢引導學生聯系親身經歷,談自己對母愛和父愛的理解。這節課利用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親情的理解,也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指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更加珍惜血濃于水的親情。
三、教無定法,適時而用
1.多媒體教學效果佳
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也為教學帶來了新的靈感。在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引入情感教育,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和認識,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健康積極的心理。初中課本中有許多文章可用多媒體視頻動畫、圖片、聲音等形式體現出來,增加學生對內容的形象理解。例如,在《秋水》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課文中的小視頻,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通過視頻,學生體會到海神若的浩渺無際美景,以及河伯的情感變化,再次齊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形象,最后讓學生談啟示。這節課因為多媒體的運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深入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借助導入激發情感
課堂導入是創設情感意境的第一步,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關鍵。導入語的設計以情感為敲門磚,以情激情,才能激發學生想學習的欲望。一個好的導入語對于學生情感教育也很重要,不僅使課堂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和動人心魄的魅力,而且也將教師的情感傳染給學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習的欲望,也就收到了教學的最佳效果。
情感教育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必將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維度和手段。初中語文教師要逐漸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優勢,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并最終落實情感教育,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孫新安.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導刊,2012(2):1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