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旻
人們常說“尊重和欣賞是教學成功的金鑰匙”,這句話聽起來是老調重彈,但經過自己四年的數學教學工作實踐,我對它有了進一步認識,也真正明白它在數學教學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激勵,離不開對學生的尊重和欣賞
尊重和關愛學生不應只是語文老師或班主任的責任,古人言“親其師,則信其道”。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敬重,這樣的教育才叫愛的教育。正因如此,在教學中,即使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我也努力做好。如:學生問“老師好”,我會真誠而微笑地回應一句“你好”;不小心碰掉買了學生的文具,我會撿起,說聲“對不起”;學生撿起我的東西,我也會說聲“謝謝”,這些小舉動一開始換來的是孩子的笑臉,久而久之,贏得的是孩子們的信任和喜愛。是的,竇桂梅老師也說過,小學教師,本身就應該姓“小”!
教師對學生的欣賞也是一種尊重和關愛。我把這一信條體現在我的課堂鼓勵性語言里、日常作業、考卷的評語中。每次批改作業時,我眼前呈現的不僅僅是一道道數學題,而是一張張熟悉而可愛的面孔。題目做好了,我與孩子一道開心;題目不會做了,我手把手輔導他們。每天的家庭作業,我堅持讓孩子們回家給家長簽字,并鼓勵家長或者孩子寫上一段話,比如有什么疑問或者有什么難題,而我也會及時給予“回復”,用語言告訴他們,他們是最棒的!
二、激勵,離不開正確有效的方法
小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點,例如他們感知覺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無意記憶、無意注意仍占主導地位,尤其是低年級兒童擅長具體形象記憶,思維也以抽象思維為主。在情感上,他們更需要鼓勵,需要獲得成就感。而數學相比語文,略顯枯燥,因此掌握孩子的心理,用正確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1.以“愛”激學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從家庭來到學校,角色的轉變讓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變得越發重要。“師愛”猶如母愛,又勝似母愛,如果學生真正愛他的老師,不會因為“怕”而去被動學習,而是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老師的愛,成為激發他們學習熱情的巨大動力。
由于數學老師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機會比較少,所以我與孩子們的接觸都是“見縫插針”,人為地創造一些機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關心學生,尤其在課下,當學生獲得成功,我會和他一起分享喜悅;當學生遭遇困難,我會積極幫助,鼓勵他……我相信,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能縮短師生的距離,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喜悅和滿足,從而愛上我的教學。
教師要重視情感投資,因為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愛是教學成功的保證”。
2.以“趣”激學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雖然是農村小學,但我們學校有幸安裝上了班班通設備,這對于枯燥的數學課來說,猶如沙漠中的甘泉,動畫、音效、影像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當然,我也并不僅僅滿足于此,猜謎語、講故事、對口令、畫畫等形式,也是常常被我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我先拋出一個問題“學校要在10米長的小路一邊種樹,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一共要栽多少棵?”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畫一畫,學生很快動手畫起來,我從學生所畫中選出幾個不同畫法展示給大家看,并讓學生說說有什么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引導他們發現幾種不同的問題。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再讓他們觀察自己剛才畫的圖形,看看自己畫的圖形中間隔數和棵樹有什么關系,學生經過觀察后發現了規律,并舉手踴躍回答。
除了課堂上,在課外,我利用班級文化墻,帶領學生開辟了一個“數學廣角”,利用比賽、圖畫、謎語等形式,讓學生動手加動腦,激發他們探究數學的興趣。
3.以“信”激學
由于種種原因,孩子們在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方面都不一樣,但是,教師必須要相信每一個學生,在每個學生不同的起點上提出不同要求,給予不同的幫助,使他們樹立起堅強的信心。
“學生獲得自信的重要一點就是要有成功的體驗”,因此,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就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例如,我在布置家庭作業時,特別注意分層布置,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這樣,對于一部分后進生來說,更容易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他們不斷進取。
是的,記得有人說過“教師今天‘俯視的或許是不諳世事的小孩,明天或許將‘仰視的是祖國的棟梁!”我們愛自己的家人,真誠對待我們身邊的人,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每天給予我們笑臉的學生呢?讓我們把“尊重和欣賞”真正融入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讓“尊重和欣賞”伴我們的教育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李廷.激勵性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