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的總體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新問題。我們要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思路,重新認識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這個“全面”是尊重個性;面向全體,這個“全體”是指有差異的每個個體。
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其中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了解后進生存在哪些心理障礙,然后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經過對我班后進生的心理剖析及行為觀察總結出:
一、后進生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心理障礙
1.容易產生孤獨感
后進生由于學習上的落后,使他們在集體中的威信受到影響。一方面,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老師的鼓勵;另一方面,受到家長的訓斥,老師的冷落,同學們的疏遠。在集體中缺少表現自我的資本,以致感覺到孤獨,只好遠離集體,獨處一方,他們有的表現出整日悶悶不樂,少言寡語,不參加集體活動,不與同學交往,有的表現出一些焦慮不安的情緒,時常做出一些異樣的舉動,例如惡作劇、大聲喧嘩等,以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對孤獨心理做一些緩解和補償。
2.普遍存在逆反心理
后進生在班集體中的成員地位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認識不到作為集體的一員的價值和意義,便會自然地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對班級、老師和同學,對班級的一切活動,懷有厭惡之情,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3.自卑感較強
由于基礎知識打得不牢,學習遇到了困難,便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懷疑,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總以為自己不如別人聰明,好像比別人矮了半截。
二、幫助后進生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其轉化的措施
1.充分發揮“后進生”的長處,使其認識自身的價值
每個學生都有長處,都有閃光點。利用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是促成后進生進步的突破口。后進生的轉化過程,就是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斷擴大的過程。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佳,但是有許多其他孩子沒有的優秀品質,比如:善于動手,細心、誠實,衛生習慣好等。但后進生的長處與短處交織在一起不易被發現,因此老師不但要知道學生的弱點,更要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并讓其發光,使其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邁出前進的步伐,這是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最佳切入點。
2.創造條件,激發“后進生”的進取心
每個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以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后進生同樣具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由于長期得不到別人的贊揚,他們比一般的同學更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揚,因此,多給后進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們品嘗獲得成功喜悅的滋味,是實施轉變過程中的重要手段。
3.使后進生時時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在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除了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不能忽視,就是依靠班集體的力量。因學習成績下降或其他挫折而導致在心理上出現障礙的后進生,特別需要集體給予溫暖的力量。班集體的暖流可以溫暖受傷的心靈,振奮受壓抑的個性,給后進生以信心和力量,當后進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時,就會忘掉孤獨感,消除對集體、對同學的厭惡感和戒備心理,自覺地向好的方面轉化。
4.架起同后進生心理溝通的橋梁
關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后進生更加需要教師的愛護和幫助,真誠的師愛能使后進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生活狀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師用真誠的愛心、誠摯的語言與后進生進行情感交流就能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達到情感交融,心理溝通,從而使后進生達到熱愛老師、同學和班集體的效果。
三、后進生轉化分析
學生本沒有優劣之分,后進生不是天生的后進生,由好變差有其起因與變化過程,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學校里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冷落,在家庭中受到家長的指責,指責多于表揚,因而往往心理充滿矛盾,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和轉化,就容易造成后進生的特殊心理,這時我們要尊重他們,不時地給予表揚,尊重他們的人格,肯定他們的優點,向他們伸出溫暖的手,信任他們,鼓勵他們,就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消除障礙,迎頭趕上。
后進生在轉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反復,作為教師,應“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所以建議教師建立“后進生家校轉化同步教育聯系檔案”,一周或兩周填寫一次,既加強家校聯系,又促進雙方配合教育,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做好反復教育工作。
只要根據后進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障礙,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就一定能夠達到幫助后進生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其轉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吳讓賢.淺談后進生的轉化[J].時代文學月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