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君
摘 要:近幾年,水利事業發展迅速,大量興修水利設施,成為我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為了能達到預期的工程質量的要求,也為了更好地掌控施工現場的工程進度,保質保量的完成工程,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對施工過程中壩基填筑的質量監測、半成品的質量監測、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監測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地控制,更加利于提高工程質量。文章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測方法進行研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監測方法,在水利工程質量中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水利施工;質量監測;方法
前言
眾所周知,充分利用水壩攔蓄的水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如果因為水壩質量問題,突然失控的水流會給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盡管大壩的實際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具體的施工及各方面的監測也是關系到水壩質量的重要保證,在水利施工過程中,質量監測方法要與具體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根據具體的施工地點的地理環境、水的流速這些因素進行調整監測方法或者改變監測數據,也是高質量的完成工程的重要保證。
1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的基本內容
1.1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的作用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施工是形成工程質量的基礎,通過監測施工的每一個步驟,才能保證工程質量;除了施工單位的監測外,還有監理單位進行抽檢來控制工程質量,并且提供權威、公正的工程質量監測報告,為評定工程質量、驗收工程和工程質量糾紛評判提供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質量監測不僅可以反映出工程的水平,還能了解影響質量的因素,隨時調整并改進質量,同時也能為查找事故原因提供重要的證據。
1.2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的依據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主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國家的標準、水利水電的標準,但這只是一個基本的衡量指標,具體的監測數據和結果還要根據某單位承包合同認定的標準和文件,有時可以根據所處位置的地形、地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進行調整監測標準,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質量。還要根據一些啟閉機、機電設備的安裝說明書及金屬結構進行調整,還有些水利工程,具有特殊的要求,監測要根據合同上要求的條款進行監測。
1.3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的原則
質量監測要進行隨機取樣,保證每個監測項目被抽取的概率是均等的,并且監測的時間也是隨機的,增加監測數據的可信度,可以采用分段抽樣的原則,盡量縮小組間的差距。監測的方法要符合水利水電行業的基本標準,一些操作流程及相應的監測方法也要根據現場的機電調整監測方法。數據處理要詳細,原始數據要進行保留,以備工程鑒定需要,一般都要采用數理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匯總后與標準的數據對比,給出監測結果。這些質量監測的原則,為施工建造水壩過程提供基本的標準。
2 水利施工過程質量監測的方法
2.1 填筑壩基質量監測的方法
填筑壩基過程中,要將地基壓實,而且需要強大的沖力,壓實是其中主要的一個步驟,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是將壓實的地方清理干凈,避免沒有其他東西影響壓實的效果,還要將放物料的區域規定好,壓實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常用振動高距法來壓實填筑區域,壓實一般有兩種辦法,自動壓實和手動壓實兩種,兩種方法結合壓實才更加的科學合理,因為兩種壓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自動壓實的沖擊力很大,但是壓實位置不準確,手動壓實位置更加的精確,但是沖擊力不夠,每個區域要壓很多次,并且前后位置都要壓好,重物上下運動的速度大約每小時兩千米左右,每個區域至少要重復5次進行壓實。在壓實后,還要對壓實的效果進行評定,根據壓實過程中記錄的一些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選定壓實參數。在壓實過程中還要隨時檢查壓實的區域,查看是否還有一些不好壓實的石塊,有沒有壓得不合格的地方,觀察一下有沒有光滑的地方,這些都是影響壓實效果的因素。壓實完成以后,還要進行取樣繪圖分析,不同的重碾有不同的壓實效果,這與壓實的變數有一定的關系,根據繪制的圖表分析最適合參數配置組合下壓實密度與水量的關系。在現有的技術支持下,這種壓實方法非常適用于基本的壩基填筑,同時也是壩基填筑的基礎,在壓實結束后還可以根據分析結果了解壓實的效果,根據不同的壓實階段含水量的關系,檢查壓實的效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2 半成品質量監測的方法
在施工中,砂料、石料、水泥、鋼筋以及一些外加的物料都屬于半成品,在施工時都要進行檢查,這些半成品的檢查需要有一定的隨機性。石料的很多物理力學性質都要抽樣檢查,檢查的項目有石料的本身密度、使用時的密度、吸收水分的比率、抵抗冰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這些半成品的質量,水泥砂漿的主要作用是粘合砂石的,它的質量關系到整個壩基填筑的質量,它的進場都要符合設計規格,一般都是抗壓的強度28天要達到80%合格,在檢測中,攪拌的速度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技術人員自行控制。鋼筋也是填筑壩基時必不可少的材料,因為它能夠支撐起整個壩基的框架,是壩基唯一的金屬結構,它的檢測就比較嚴格,將不同批號,不同粗細的鋼筋抽檢,分組檢驗,檢驗時要注意編號,在進行測量時注意精確,通過計算得出測量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比對。混凝土的檢驗標準比較多,同時操作步驟也比較復雜,一般都采用現場檢測,著重檢查它的攪拌完成時間、塌陷的程度、氣體占有量,還有待用的混凝土的防滲、抵抗壓力強度,抵抗嚴寒的強度都要進行監測,如果不符合標準就要進行重新調整。
2.3 筑石質量監測的方法
漿筑石體工程除要求中間產品質量符合要求外,在施工的工藝上都要注意方法,一般筑石工程都是在基礎的驗收及基本檢查合格后,開始砌筑,在砌筑之前應該講石料洗刷干凈,主要是為了保持石料的的濕潤度,采用鋪漿法砌筑砌體,上下層之間應該有錯縫,并且灰漿要保持充盈緊密排列。在壩基的底部、坡部和墻內部石塊間會有很大的縫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填加一些粘合作用的砂漿或者含有小石料的混凝土不斷的壓實,然后再使用一些碎石塊嵌實的方法。然后在放一些碎石塊,后塞放水泥砂漿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后,坡體的抗壓力強,坡體間隙率應該符合要求,坡體要保證緊密性,因此每新砌一層,都要做一些簡易的試驗。筑石的某一個部位要求達到多少的抗滲標準,必須采用打孔分級壓水試驗,打孔壓水試驗[2]:用栓塞將孔分隔出一定長度的孔段,并向該孔段壓水,這是巖體滲透特性的一種,又稱原位滲透試驗,是水利工程勘測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試驗方法。它是在鉆孔的某一巖段施加一定的水壓,吸水量是測定裂隙巖石體的單位,試驗段周圍一定范圍內相互連通的裂隙的發育程度是以每個壓水段的Lu值體現的一種標志,也是巖體有效裂隙的量化表征。
3 結束語
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給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為了保證水利施工過程的順利完成,各種監測方法都需要一定的實踐基礎,逐步形成完備的操作方法,這些方法利于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效率,對提高水利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測也有重要作用。雖然水利事業發展迅速,在監督、監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環境、地貌水文、地質很多因素都影響監測的結果,同時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薄弱,進而影響到水利事業的監測,甚至導致工程質量差。
參考文獻
[1]姚池,姜清輝,葉祖洋,等.裂隙網絡無壓滲流分析的初流量法[J].巖土力學,2012(6).
[2]鐘德良.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管理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