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
摘 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針對多種類型電視節目頻頻發布禁令,背后影射的不只是廣電對傳媒市場的收緊政策,更多的是反映了我國傳媒行業及從業者缺乏創新性、一味模仿外國電視模式。只顧市場經濟忽略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等問題。
關鍵詞:廣電總局;從眾;現象級節目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031-01
一、我國電視及網絡媒體節目現狀
近年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不少廣播電視方面的禁令,例如限制真人秀節目數量、一劇兩星,網絡劇被下架等。這些政策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而也引起了大量觀眾和網民們的熱議。
我國媒體發展較晚,綜藝節目也是2000年左右才從國外引進的,數量較少。直到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成功正式開啟了我國電視歌唱類真人秀的狂潮,此后幾年間所有的電視臺幾乎都在輪番的進行歌唱類選秀,例如《我為歌狂》、《絕對唱響》、《中國好聲音》等。 8年之后同樣是湖南衛視,以《爸爸去哪兒》開啟了新一輪引進國外電視臺節目的收視熱浪。天真可愛的孩子與笨手笨腳的爸爸一次次的旅游故事讓更多中國人關注親子關系,收視率遙遙領先于同期的所有節目。除此之外,節目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凡是節目中出現的地方都成了大熱的旅游景點,明星父子的代言身價也紛紛上漲。湖南衛視也迅速推出了“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也成功的在賀歲檔取得了7億的高票房。看到了這一變化的其他電視臺、網站也紛紛走上了新一輪真人秀節目的制作中。但由于國內制作水平較差,國內的電臺大多選擇購買韓國綜藝節目版權這種輕松且便捷的方式。短短3年間,韓國所有綜藝節目幾乎都被國內的制作公司、電視臺買了回來,我們可以依次在電視、網絡上看到《爸爸回來了》、《媽媽是超人》、《女婿進門》等家庭類綜藝,觀眾深感視覺疲勞。為此廣電依次在2013年頒布了控制歌唱類選拔節目的“限歌令”和2015年控制明星親子類節目的“限孩令”。
同時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也推動了網絡劇的大熱,以《盜墓筆記》、《無心法師》、《太子妃升職記》等為代表的網絡劇迅速走紅,劇中的臺詞成為了流行語言,劇中的演員也迅速由普通演員上升為當紅明星。正當網絡媒體都在試圖推出自家劇集時。今年初,所有的網絡劇忽然被下架。被下架的理由是這類網絡劇觸及了廣電總局的審片標準。
二、廣電禁令背后的原因
廣電總局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發布禁令,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媒體、制作公司一味的追逐熱門,追逐收視率,制作相似類型卻粗糙的節目擾亂正常的傳媒市場。以綜藝為例,真人秀節目席卷整個互聯網、電視、自媒體。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新推出的綜藝節目接近200余檔,其中明星真人秀節目占主要部分,節目類型大致分為親子類,競技類,旅游類三個類型。而這些節目的受關注度主要取決于嘉賓的知名度。當紅的明星總是有限,受資金及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制作水平較弱的單位在搶奪嘉賓方面本身就處于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單位選擇了惡意炒作,惡俗營銷等方式吸引觀眾眼球。例如在旅游類真人秀中,剪輯嘉賓對話,將原本相差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片段用技術手段生硬的剪輯到一起,造成嘉賓不合的假象以引起觀眾熱議。或者與嘉賓協商拍攝一些有爆點的畫面,例如《花樣姐姐》節目中每一期都會安排嘉賓林志玲下水或者游泳的環節,以嘉賓的身材、胸部作為賣點進行前期宣傳,行為媚俗且非常不符合東方衛視一向嚴謹的媒體形象。
網絡劇的市場則更為混亂,在《盜墓筆記》、《無心法師》等劇火爆小熒幕后,一夜之間各家視頻網站上多了幾十部相似類型的電視劇,它們通過更為夸張的表現手法和浮夸的片名以獲取關注度,例如《白衣校花與大長腿》、《都市妖奇談》等。而描述同性戀感情的網絡劇《上癮》,讓媒體們發現了同性戀題材的巨大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即將要上映的耽美題材影視劇就有9部之多,但并不了解這個群體的導演們只是為了獲取關注度和資金收入。并沒有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有細致的了解,在影視拍攝中強加了不少個人意志,受到耽美群體不小的反對聲,因而也造成了不小的惡劣影響。
我們的媒體、制作公司們之所以缺少創新性,一味的追逐熱門。首先是因為我國媒體和制作公司基礎水平較差,從業者業務水平不足,在技術尚且不過關的前提下更無法要求創新意識。目前我國省級電視臺中能獨立制作出一檔真人秀節目的單位寥寥無幾,甚至是擁有著最先進技術、最多人才的中央電視臺,在cctv1播出的綜藝《了不起的挑戰》中的攝像師都是從韓國請來的,更不要說前期節目策劃和后期制作了。
再者,在市場經濟下,媒體過度追逐利益。2000年后,省級電視臺和互聯網逐漸發展起來,湖南衛視以“娛樂立臺”為口號,引進瓊瑤劇,制作真人秀節目等迅速成為省級衛視的領頭羊,吸引了不少廣告商的投資。巨大的經濟收入使得其他電視臺看到了甜頭,一窩蜂的走上了“娛樂立臺”的道路,但又缺少湖南衛視多年技術和人才的積累,做出的節目既不叫好也不叫座,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
消費不斷升級、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市場需求等都將文娛產業推向了風口浪尖,而我國十三五規劃也指出,2020年“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因而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的媒體必須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創新點,而不是一味的引進國外模式,然后無限制的復制粘貼,廣電這種強制性禁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媒體從眾行為,但想要完成十三五規劃,我國媒體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