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摘 要:本文運用例證法,對新農村建設中傳統種植景觀類型及其效應等進行了研究,結論認為,科學實施新農村建設的硬件建設藝術規劃、農作物測土配方的適應作物種植規劃,尊重基礎地勢、依托傳統文化,建設各具特色的農業種植景觀,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與美好鄉村建設的創新舉措之一。
關鍵詞: 傳統種植;藝術設計;新農村建設;農業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071-01
一、新農村建設中現代農業與農業景觀之間的關系
1.方向與模式?,F代農業是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經營理念升級與時代發展在農業方面的綜合要求和理想;農業景觀則是現代農業的耕作模式、經營模式與生態保護模式統一的載體。前者為后者的發展確立了方向、指導思想與知識框架的層面規劃了發展的藍圖;后者則從“農業產業、文化、科技、創意與生態休閑” 等方面,或以某種獨立的模式或以兩者以上結合的模式,去具體地踐行、豐富與創新發展的載體,把鄉土的農業元素以藝術的形式提升和運用,推動農業文化、園林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與地方人文的結合。
2.規劃與舉措?,F代農業作為農業領域的“科學發展觀”內涵之一,是有序發展、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發展與順應自然的發展觀,在保護、修復與提升“青山綠水”的基礎上,為農業景觀發展規劃了硬件功能區塊、布局了不同傳統作物的種植園區、計劃了地區整體經濟發展的階段。
二、新農村建設中傳統種植藝術化設計的景觀類型
1.季節性景觀。季節性是傳統種植作物的根本屬性的體現之一。根據作物特點而言,其景觀的谷峰時期有兩個:花期與成熟采摘期。因此,種植與經營設計時,就要注意運用品種的多樣性去實現景觀效應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這種類型適合經濟類的果業種植,如杏、桃、櫻桃、梨、蘋果、葡萄與香蕉,以及一些特殊的花菜類的作物(葛花)等。由于此類作物的花期、花色、花型、樹形、果子形狀與成熟期等都有著較為顯著的區別,對于土壤適合種植果樹的區域,顯然具有典型的比較性優勢。
2.集約性景觀。由于作物自身的外在特點不夠鮮明,顯然采取集約化或規?;乃囆g種植模式,是保障食品安全與創造景觀效應的主要路徑之一。這種景觀的打造及其效應追求,適合主糧與其他的民生大宗需求的作物。主糧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與等,其他民生必須物資如紅薯、土豆、花生與各種中藥藥材等。
3.美術性景觀。把農業種植、農業生產與地方的地理地勢結合起來,依靠不同的農作物去創造特殊時節性下的美術效果。這種景觀的設計和創造,是地方政府、農民與相關設計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在實際的種植操作中,以同類作物的不同品種或者不同作物,作為美術景觀搭配的色彩,尤其隨著季節或作物成熟期的變化,去追求作物創收與農業景觀的實現。
三、新農村建設中傳統種植藝術化設計的景觀效應
1.地方特色經濟廣告效應。根植于農業藝術化種植的農業景觀,既具備傳統景區旅游的觀光元素,更具有農業生產、農作物宣傳推廣的廣告效應。首先,直接推廣了景觀農業產品。在景觀受眾的景觀欣賞和體驗活動中,會對相關農作物產生最為深刻地印象,游客會結合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需要,加強對農產品的了解、研究,為其種植、營銷和加工做出廣告貢獻;其次,推廣了地方特色的關聯性農產品與其他農產品的加工品。
2.地方旅游發展宣傳效應。當前實效性較高的宣傳形式有三種:(1)現代媒體的主題宣傳。以報紙、電視廣告、網絡媒體與各種移動媒體為主,開展的農業景觀介紹及其產品推介活動,具有農業發展與農業景觀推廣的導向性作用;(2)外地游客美好印象的自宣傳。即指外地游客通過微信、微博、QQ群、個人QQ空間、個人博客與其他的自媒體等媒介,發表旅游心得、旅游照片、旅游評論與旅游記錄等,在游客的旅游體驗交流、農業景觀美譽傳播中,達成對農業景觀及其產品的宣傳。這種宣傳在擴大地方農業景觀效應的基礎上,有效地推動了農產品的營銷和當地其他產品和服務的營銷。
3.地方農業文化結晶效應。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提升農業景觀的旅游經濟效益,地方政府、社會組織與農民會自覺地凝聚起來,深入地方農業、農村與農民中去挖掘地方傳統的優秀人文文化、耕作文化與民俗文化,使其以地方特色性的農業文化被結晶和傳承。實踐中,通過對地方主打農產品的某種品質提煉為工作路徑,以精煉、簡短、朗朗上口與易傳唱的語言為文化載體,既代表著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的理念,對當地農民和其他人民具有教育意義;也對外地游客起到了文化的熏陶和宣傳作用。
四、結語
新農村建設中傳統種植業在土地集中、土地整理與土質檢測的工作基礎上,為現代農業科技設施裝備、農作物種植板塊的科學設計和運用創造了藝術化的空間,使農業景觀與農業生態、水系治理、土壤保墑、自然風光結合起來,打造出山清水秀、物華天寶的農民富裕、農村秀美、農業發展的美景。
參考文獻:
[1]梁發超,劉黎明.鄉村尺度農業景觀分類方法及其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11(11).
[2]趙巖,石曉景.農業元素在農業觀光園景觀中的創新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