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越來越注重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其中包括對室內環境藝術的追求。本文主要闡述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并根據這些現狀簡要分析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發展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088-0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面臨的挑戰。通過對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進行歸納,并分析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便于了解當下,面對現實,展望未來,從而不斷地促進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們越來越傾向于追求高質量的室內生活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應運而生,并得到快速的發展。但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現階段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缺乏合理性,盲目追求奢華的設計。現代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既要考慮室內設計的整體性,也要考慮室外與室內的協調性,更要注重室內環境的舒適程度。室內設計應當以人為本,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奢侈與豪華。過度的唯美與華麗而忽視了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實用性,這只會讓室內設計走進誤區,偏離了設計的正確理念。
2.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缺乏創新性,抄襲和模仿隨處可見。據目前我國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情況所示,較多的設計都存在抄襲和模仿的不良現象,包括設計框架、設計風格、設計材料和設計造型等等。倘若室內設計師們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味的模仿別人,沒有自身獨特的設計風格,只會讓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停滯不前,也無法促進設計師自身的不斷發展。
3.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缺乏生態型,忽視了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學文明觀的提出,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共識,室內綠色藝術設計也不斷發展。但是,部分室內設計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采用人工合成的材料進行室內設計,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不能循環利用的室內裝飾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等。
二、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
1.加強協調,注重室內整體環境的舒適化。室內環境設計是屋主身份和地位的彰顯,但過于奢侈和華麗卻會顯得俗套。因此,在未來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應更多地注重室內環境設計的藝術美感和舒適感。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時加強室內藝術設計的協調性,促成室內環境、藝術物品、空間色彩、擺放位置的有機結合,力求在簡潔中帶一些特色,在華麗中帶一些樸素,這樣才能襯托出屋主的個人品味,才能不落俗套,才能突出整體性。
2.不斷創新,注重室內整體環境的個性化。當今社會是一個價值、文化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征,每個人都崇尚于擁有凸顯個人特色的生活環境。這就要求室內設計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更多、更新穎的室內設計。而且,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所示,未來的室內設計必定走向個性化,室內設計師根據屋主的個人需求,設計出具有屋主個人特色的室內環境。
3.返璞歸真,注重室內整體環境的生態化。隨著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推廣和加強,現代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居住在環保、綠色、自然的生活環境中,未來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也會趨向于通過利用天然、無污染的設計材料和自然的設計色彩使室內環境呈現出田園式或風景化的主題設計。因此,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是實現人類生活環境的綠色生態設計,創造出符合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帶給人們健康、舒適的生態藝術設計。
4.關注科技,注重室內環境設計的現代化。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世紀,各種科學技術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中,也要關注科技帶來的便利,利用科學技術營造更具現代感、更便捷、更舒適的生活空間。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時,室內設計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最大程度地發揮室內空間中聲音、色彩和光度的搭配作用,促進其有機結合,創造出效率高、功能齊全、美感十足的理想的生活環境與空間。
三、結語
由此可見,雖然目前我國建筑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但該行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明朗的,也是充滿機遇的。我國的相關部門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室內藝術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室內設計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為我國設計出更多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周長積,傅娜,張潔.試論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及發展[J].美術界,2011(12).
[2]李海.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趨勢及流派傾向[J].才智,2010(01).
[3]趙曉霞.淺談現代設計與技術、環境、科學之間的關系[J].大理學院院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