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摘 要:推廣廣場舞是全民藝術普及的題中之義,是豐富和活躍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充分認識廣場舞在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升生活品質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有助于各級文化部門重視和推廣廣場舞的知識與技能,進而吸引更多的中老年婦女加入到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中來。
關鍵詞:廣場舞;現狀;地位;作用
中圖分類號:J722.1;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09-02
廣場舞因其簡單易學、節奏歡快而深受城鄉群眾歡迎的集體舞蹈。它既適合自我健身分散活動,又適合表演群體性的大型舞蹈,已成為普及性的健身娛樂方式,是一項融舞蹈與健身于一體的文化體育運動。在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中,推廣廣場舞,學跳廣場舞,表演廣場舞,不僅能夠發展全民舞蹈藝術,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跳出健康快樂,舞出激情自信的精神氣質。本文從反映廣場舞現狀入手,以提高廣場舞在全民藝術普及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一、廣場舞的普及發展現狀
樂清大致從2007年開始流行廣場舞,經過8年多時間的宣傳、推廣、比賽活動,廣場舞已經形成了城鄉居民全民參與、上下互動、老少皆宜的健身舞熱潮。
1.上下互動,參與者多。從2007年廣場舞在樂清市開始推廣普及以來,樂清市區、鄉鎮(街道)、農村自上而下風靡廣場舞活動。起先是在市區的幾個人群集中的廣場流行起來,隨之而來的排舞很快代替了廣場舞。排舞以節奏明快的樂曲、流暢優美的舞姿、鮮艷靚麗的服飾、熱情洋溢的神態等特點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學跳排舞成為中老年婦女的一大時尚。如今樂清城鄉各地,每當華燈初上之時,在文化廣場、小區操場到農村臺門道地、曬谷場等地,常見三五成群,少者十幾人多則上百人,忘我健身,歡快起舞,成了夜幕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內外齊動,輻射面廣。樂清廣場舞不但在城市廣場、社區等健身場地立足之地,而且已影響到了企業、學校、鄉村,以及外來人口集聚地等區域。一方面,廣場舞走進外來民工區域。在推廣和組織廣場舞的過程中,民營企業成了普及推廣的一個重要領域。廣大民營企業員工往往會利用較為完善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地,堅持每夜學跳廣場舞。另一方面,廣場舞悄然舞進校園,引起了廣大中小學師生們極大的興趣,有的學校已經開設了廣場舞“興趣課”,結合體育活動來普及舞蹈藝術。
3.比賽促動,交流性強。隨著廣場舞的普及,廣場舞的規范管理以及廣場舞愛好者的素質亟待提升。為此,樂清市率先成立了廣場舞協會,這是一個由愛好廣場舞的人士自愿發起、自愿組成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旨在依靠協會章程和行業自律,使廣場舞健身活動健康有序發展,為廣場舞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學習、推廣舞蹈的平臺,廣場舞將伴隨著協會的成立走向普及與提高。在此基礎上,廣泛舉辦廣場舞比賽活動,如2013年8月,為展示新時期樂清女性自信、奮發的精神風貌,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樂清市婦女聯合會、樂清市體育事業發展局、樂清市社區辦和北白象鎮人民政府決定聯合舉辦 “群舞飛揚,舞動夢想”樂清市首屆社區廣場舞大賽。大賽吸引了眾多廣場舞隊伍的目光,得到了不少熱愛舞蹈的社區居民們的支持,積極報名參賽,準備讓自己的隊伍大放異彩。
二、廣場舞在全民藝術普及中的地位
廣場舞作為廣場文化其中的一種,充滿了活力,在新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廣場舞有著自己的文化內涵,對于全民藝術普及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1.廣場舞活動已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主項目。當代廣場舞融入現代舞蹈的理論、舞步和技巧,從而形成具有現代風格、地域特色、時代特征的廣場舞蹈。隨著城鄉群體自我表演意識、參與意識的增強,各級廣場舞比賽活動的不斷開展,廣場舞正越來越受到廣大中老年人群的參與,得到文化部門、群眾團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成為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內容。與此同時,廣場舞在繼承、創新、發展民間舞蹈中處于引領地位和主體地位,已經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更使得社會文化建設走向多樣化發展,幫助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是很有意義的一項群眾文化活動。
2.廣場舞場地已成為群眾文化舞臺的主陣地。在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最好的地點就是在廣場,廣場不僅開闊平整,而且環境也比較好,很多人平常都會在廣場散步,在廣場開展群眾活動能夠吸引很多群眾共同參與。近年來,隨著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市、鎮、村(社區)的文化廣場和公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已然成為城鄉廣場舞愛好者健身表演的舞臺,每當夜幕降臨或晨曦初上,就會看到身著不同服飾、從事不同行業的中老年婦女,不約而同地齊聚到公園、文化廣場,和著優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文化廣場已不再是鍛煉身體、自娛自樂,而是交流切磋跳舞心得,分享健身帶來的喜悅和幸福的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
3.廣場舞群體已成為群眾文化隊伍的主力軍。廣場舞組織是群眾自發的民間組織,具有自發、自愿、自立、自新的優勢,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現在參加廣場舞活動的隊伍越來越多,涉及到各個年齡段,各個層次的人群,作為廣場舞隊伍組織者文化館站,就要注重發揮每個人的能量,豐富民間舞蹈的種類,滿足絕大多數隊員的需求,讓每一位參與者都盡可能融入到廣場舞的隊伍中來。樂清市共有廣場舞隊伍645支,占全市文藝團隊數的57.3%;廣場舞人數29350人,占全市文藝團隊人數的42.4%。她們常年活躍在城市、社區、鎮村的廣場公園,活躍了城鄉的文化生活,已成為全市文藝團隊的主力軍,
三、廣場舞的作用
廣場舞源于民間,產生在人民群眾之中,群眾是廣場舞的創作者和表演者,廣場舞作為廣場文化的重要表演形式,成為全民藝術普及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廣場舞活躍在各個公共空間,幾乎遍布了城鄉的每一個角落,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1.娛樂作用。廣場舞蹈是利用舞蹈抒發情感,使舞者內在的情感得以宣泄,產生精神振奮的愉悅感,同時在一旁的觀賞者也得到精神享受,跳舞的過程是歡快的,輕松的,無關乎任何名與利,完全是為了自娛。
2.健身作用。現在的人群每天處工作繁忙之中,精神狀態緊張,身體素質每況越下,亞健康越來越多。而堅持跳廣場舞能消除疲勞、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加速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伴奏下,舞蹈動作與節奏的協調配合,活絡了四肢的筋脈,同時也能讓大腦活躍,使舞者身心得到愉悅,有利于健身健心。
3.和諧作用。廣場舞是城鄉老百姓相互溝通、抒發感情、消除隔閡、交流文化的好舞種。它既能增進舞友之間的感情,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會提高參與者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廣場舞這種健民利民的文化形式,能夠降低各種低俗無聊的社會活動,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文明素養,沖破自我封閉意識,改善人際關系,促進鄰里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王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10).
[2]竇彥麗.廣場舞文化溯源與發展瓶頸[J].四川體育科學,2013(04).
[3]陳宇星.廣場排舞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J].大眾文藝,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