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素
摘 要:攝影是與科技聯系最緊密的藝術形式,隨著現代數字相機的生產和發展,降低了我們對拍攝技術性的思考,在這個數字圖像爆炸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舉起手機或相機制造影像,大量圖像充斥著我們的社會生活,本文通過對攝影發展現狀的兩面性分析,闡述在影像泛濫的今天需要加強攝影者自身的美學修養和攝影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攝影;科技;美學修養
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35-01
一、數字攝影的發展現狀
數碼時代的到來讓圖片能在千分之一秒被記錄,手機攝像頭的發明更是讓攝影變得沒有門檻,全世界數百萬人都在用手機捕捉圖像并添加特殊效果,圖像處理APP層出不窮,美顏相機的出現更是引發了全民自拍的浪潮。
這是否意味著人人都是攝影家,他們的照片都是藝術品?杜尚可能會說是,而藝術屆可能會傾向于受過攝影藝術訓練的人,即便如此縱觀攝影史還是有很多攝影師都自學成才。攝影被視為視覺藝術家欲望的表達,或作為引發旁觀者欲望的機制,人們很少能看到自己的形象,所以照片提供了我們如何看待差異感,攝影家沃克埃文斯一語中的“絕大多數的攝影都是由認識和炫耀這一簡單的愿望所推動的”?,F如今,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照片,他們存在在任何地方,廣告、電影、電視…我們的視覺被圖像所傳播甚至來不及選擇,它像液態物質般,通過網絡在無線信息中來回傳輸,讓我們的現代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浸透在影像中。
大部分人每天的生活場景,早起打開手機第一件事刷朋友圈、微博、空間、論壇等,我們通過網絡了解彼此,看到和聽到的少不了一些嘩眾取寵的畫面與蜚言,人們通過對圖像的修飾將自己的經歷與生活裝點的與眾不同,且習慣通過照片去接觸現實,卻對真正的現實視而不見,很多時候經常有出游的朋友抱怨說:“我以為這地方很美,但是當我去到那里的時候卻很失望”,還有一些朋友經常抱怨“網上購物跟理想的不一樣”。我們往往看到了圖片的外表而忽視了攝影的符號性,我們生活在一個機械復制的時代里,圖像卻并未是事物的本身,我們熟悉那些被潤飾的圖片和修圖的軟件,我們通過圖像了解世界,但真實卻早已在攝像頭前被定義,照片記錄證據的地位開始動搖,攝影理論家桑塔格在《論攝影》中描述:“工業社會讓人們患上影像癮,相機在美化世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如此成功,使得照片而非世界變成了美的事物的標準”。在此并不是要以此而悲觀,反觀攝影的現狀,它也不是簡單的再現真實,它成為一種大眾的藝術,一種社會儀式,提供了我們獨立認識世界的經驗,并且可以獲取和儲存,我們可以用它來做家庭相冊、地質、醫療、警務等工作。羅蘭巴爾特曾在《明室》中談論到,作為一個旁觀者,在新聞和現實主義中,他對攝影感興趣的原因是感性的,如德國士兵在公園進行展示,修女行進在尼加拉瓜等,這些都促使它去思考道德和政治,巴爾特用拉丁術語“studium”來形容這種熱情。
攝影在真實與虛構之間變得復雜又豐碩,但無論怎樣攝影的基本功能一直存在。
二、美學在攝影中的主觀意識
攝影相對于繪畫來說更多的激發觀眾對創作過程的興趣,如果你身邊有一些愛好攝影的朋友,你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當觀眾在看一些畫時,很少聽到有人去問藝術家所用的筆和顏料,然而當人們去觀看照片時,他們往往會問:“你用的什么相機”“什么鏡頭?”或許他們認為一幅好的繪畫歸功于畫家,而攝影確是設備和電腦促進了作品的產生,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給他相同的設備,他們也能做出類似的效果,而事實上好的器材雖然增加了創造良好照片的機會,但更好的設備并不一定能產生更好的圖片,攝影師的主觀意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拿掉拍攝者的主觀意識,攝影就如同一臺機器,因此一個人對美的客觀事物的發現和想象取決于個人的情感思想和審美經驗。
美學,在藝術與攝影的世界中,指的是美的本質與審美的原則,判斷美和審美素養是一個非常主觀的任務,因此,沒有一致的標準測量審美價值,盡管攝影缺乏堅定的規則,但圖像作為攝影的表達形式,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為了讓人高興而不是為了取悅特定的某一個人(商業攝影師除外),攝影被定義為拍攝和處理照片的藝術或實踐。攝影中的美學特征是人們通常如何以這種形式的藝術對美進行表述。對不同的人來說美學的定義是不同的,沒有一個單一的共識。它究竟是什么,從審美的角度來考慮,普遍的想法是,攝影是令人視覺愉悅的。大部分人可能感興趣的是如何營造一個舒美的畫面和畫面中特定的人物,一個攝影藝術家可能是在看照片的構圖,使用顏色和光,以及圖片所傳達的某些附加含義,另一方面,它可能會構想拍攝某一個特定的鏡頭過程的復雜性,它的清晰度、顏色、光比、白平衡等,所有這些問題都使得美學的標準在攝影中顯得非常主觀。盡管美學在攝影中定義曖昧,但它在這個數字信息時代顯得至關重要,一個攝影網站可以吸引超過三十萬人的注冊,不斷發展的智能機器及后期軟件,最后能突出和吸引眼球的還是審美和創意,
由此可見如今的影像并不是缺乏一個良好的例子,而是缺乏良好的審美理論和審美經驗。大街上四處都充斥著華麗的影像,久了也不免乏味,美觀效果的照片也并不總是美學的意圖,它的成分也可能包含故意不和諧或表現混沌和混亂,有時攝影也是關注一個情緒不舒服的范圍,丑惡、不和諧、恐懼、震驚都是美學的一部分。攝影是一個外觀的知識或是外觀的智慧,它所渲染出來的現實,隱藏多于暴露,因此當我們在影像中感知時間的流逝的同時學會欣賞和篩選美才不至于落入假像的圈套。生命像是若干碎片組成的氣流,而攝影用一道光,凝固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