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苛苛
摘 要:模因通過模仿傳播,任何想法、說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為模因。本文將模因論與幽默言語結合,探析《泰囧》中幽默言語形成的模因基礎,為研究電影《泰囧》幽默言語效果的解讀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關鍵詞:模因論;《泰囧》;語言模因;幽默言語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39-01
“模因”一詞由Richard Dawkins 于199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模因是仿造基因一詞得來的,基因通過遺傳繁殖,與此對應,模因通過模仿傳播。只要能夠通過廣義上稱為模仿的過程而被復制,就可以稱之為模因。任何想法、說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為模因。人們常常從語用學理論中的會話含義、禮貌原則、關聯(lián)理論、語碼轉換的順應性原則等角度解讀幽默言語在《泰囧》中的應用,或從多重語義模糊等方面來分析《泰囧》中臺詞的幽默效果。本文從模因論視角,探析《泰囧》中幽默言語的生成,為研究電影《泰囧》幽默言語效果的解讀提供一個新視角。
一、《泰囧》中模因語言的幽默分析
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主要有兩種基本方式:基因型模因和表現(xiàn)型模因。基因型模因指的是“相同的信息異型傳遞”,表現(xiàn)型模因指的是“不同的信息同型傳遞”。
(一)基因型語言模因
1.相同信息的直接傳遞。相同信息的直接傳遞指的是原始的語言模因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保持不變,直接通過復制的方式進行傳播。原始語言模因在新的語境下,往往會產(chǎn)生新的意義,幽默言語的幽默效果往往是由于原始語言模因與新的語境的不和諧造成的。如例1:王寶把手機歸還給徐朗時的一段對白:
徐朗:我不要了,送給你,送給你,你趕緊走!
王寶:不行,我媽說了,無功不受祿。
徐朗:你媽沒教你,恭敬不如從命啊!
王寶:我媽說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在例1中,王寶和徐朗兩人“針鋒相對”使用了這些俗語“無功不受祿”,“恭敬不如從命”,“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些俗語的使用,與當時倆人搞笑的爭吵的語境不和諧,從而引發(fā)出了幽默、逗樂的效果。
2.相同信息的異形傳遞。相同信息的異形傳遞的特點是語言模因內(nèi)容相同,形式各異。如:例2:徐朗在出租車里趕時間去酒店,下面是翻譯的他和泰國司機的一段對話。
徐朗:走那邊,趕快!
司機:不,不,不,淡定!
徐朗:沒警察,沒攝像頭!
司機:別那么著急嘛。
徐朗:按喇叭啊!
司機:不,不,不,先生不能按喇叭,淡定點嘛!
徐朗:我趕時間,我無法淡定!
在例2中,徐朗趕時間去入住酒店,但當時交通堵塞,于是徐朗催促司機繞道而行,但是司機必須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所以泰國司機撫慰徐朗說“淡定”、“淡定點嘛”、“別那么著急嘛”。“淡定”和“不要著急”所表達意思是相同的,只不過語言形式發(fā)生了改變而已。“淡定”這個詞從大多中國人口里說出來是不足為奇的,但是譯者卻故意把泰國人口中的“不要著急”翻譯成“淡定”,這與當時的語境是相矛盾的,讓觀眾覺得滑稽可笑,忍俊不禁。
(二)表現(xiàn)型語言模因
表現(xiàn)型語言模因的特點是模因形式相同而內(nèi)容各異。表現(xiàn)型模因變異指的是原來熟悉的模因經(jīng)過變異用于另類語境,造成語義或語境的不協(xié)調(diào),從而形成一系列的“妙語”,引發(fā)幽默。根據(jù)復制傳播過程中形式的變異情況,表現(xiàn)型模因可分為同音異義類推和同構異義類推。
1.同音異義類推。同音異義類推是指保留語言模因原本的讀音,原語言模因的意義根據(jù)不同的需要而發(fā)生變化。如:例3:
王寶:三克油(thank you )!
王寶:放心吧,我不會發(fā)圍脖(微博)的。
在例3中,電影編劇充分利用諧音,通過同音異義的類推,將大家耳熟能詳?shù)娜粘S谜Z“Thank you”, “微博”等進行了巧妙的改裝,給觀眾造成一種不和諧的語義對照,造成語義或語境的不協(xié)調(diào),引發(fā)幽默。
2.同構異義類推。同構異義類推是指保留原始語言模因的結構,用新的詞語去填充原有結構使原始語言的內(nèi)容和意義發(fā)生改變。這是一種舊瓶裝新酒的變異模式。例4:
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有傳奇?
徐朗:我告訴你,世界上最土的事情,就是拍照的時候比出剪刀手!
徐朗:你是觀世音派下來折磨我的嗎?
在例4中,“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有傳奇”套用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歌詞。“世界上最土的事情,就是拍照的時候比出剪刀手”是模擬的泰戈爾的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中的句式,這句話恰當貼切地描繪出了王寶樸實憨厚的一面,從而引發(fā)出了幽默效果。“你是觀世音派下來折磨我的嗎”套用的是《西游記》里觀世音所說那句“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的句式,成功地表達出來當時徐朗對王寶的無可奈何之意。
二、結語
《泰囧》中,許多語言模因是由大家熟悉的原始語言改裝而來,僅在內(nèi)容、形式或意義等方面發(fā)生了變異,打破原始語言與語境的和諧,從而達到幽默的效果。本文從模因論視角分析電影中的幽默言語,為研究電影《泰囧》幽默言語效果的解讀提供一個新視角,進一步推動模因論在語言文化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06).
[2]李捷.模因論視域中的言語幽默[J].外語學刊,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