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寒
摘 要:在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中,市級文化館,要打好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主動仗,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的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機制,廣泛吸收并優化志愿者及其隊伍,在志愿者活動中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文化館;志愿者服務;文化生活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91-02
在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廣大群眾對業余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的背景下,市級文化館面臨的人才總量不足、業務人員結構不合理、專業人員缺乏等問題日益突出,致使很多基本服務項目無法開展,嚴重地影響了自身職能和優勢的發揮。如何在短期內破解這個難題,根據多年的文化館的工作經歷和許多兄弟館所志愿者服務的成功實踐,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廣泛招募志愿者并優化其服務的途徑來解決。本文擬就市級文化館志愿者服務實現途徑作點探討。
一、高度重視:打好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主動仗
作為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市級文化館是服務和滿足群眾公共文化生活,讓他們充分享受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由此可見,市級文化館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擔著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黨和政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開展文化普及和文化活動,架起連接政府和廣大群眾聯系橋梁的重要使命和作用。市級文化館要高度重視自己的職能,在向廣大群眾開放基本服務的基礎上,引進來,延請專家學者舉辦諸如講座之類的活動;也要主動地走出去,有組織和有計劃地派出單位業務骨干到群眾中去積極開展音樂、舞蹈、書法、美術等培訓教育活動。同時,還積極主動地開展公益性服務活動,為社區群眾、養老院和殘疾人、環衛工、外來工等特殊群眾開展針對性強的服務。
二、筑巢引鳳: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的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機制
近年來,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發展,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核心的志愿者精神也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推崇,逐漸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踐行的一種具體行動。文化館向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體現的公益性原則與志愿者精神是高度契合的。鑒于地區文化館如果要全面開展好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展覽展示、培訓基層隊伍和業余文藝骨干、指導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仍有較大的人才隊伍缺口,如何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進來是市級文化館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由此可見,市級文化館在自身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志愿者來開展服務的問題。在此,介紹下筆者所在文化館就如何利用文化志愿者來開展活動的一些具體做法。首先,搭建領導架構。即成立以常務副館長為主任、以文藝部等相關主任為副主任的文化志愿服務中心。各鄉鎮街道也成立相應的志愿者服務站點;其次,明確工作任務和運行機制。在市級文化館層面,即承擔市級文化志愿者服務的日常工作,建設文化志愿者人才庫,為文化志愿者、服務對象、活動項目等詳細情況建檔備案;定期組織文化館業務干部開展義務輔導。總結志愿者服務活動情況,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相關理論研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優化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等。在鄉鎮志愿者服務站點層面,即接受市級文化志愿者服務中心的業務指導,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規劃和實施本鄉鎮(社區)開展的相關活動,掌握本服務站點文化志愿者的相關情況等。
三、利用好自身優勢:廣泛吸收并優化志愿者及其隊伍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所具有的受眾面廣的優勢為市級文化館發展與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市級文化館的需要不斷探索如何組織文化志愿者隊伍,改善其服務人才不足的局面。因此,在區文化館層面,要將吸收志愿者的范圍向社會拓展,不斷招募各方面的志愿者參與其中。在鄉鎮層面,文化服務站點要吸收在組織力和文藝特長的群眾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來。而且,要實現兩個層面的互動,逐步推動文化志愿者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優化、覆蓋范圍不斷增大。
機構建立了,志愿者招募到了,并不等于文化館開展文化志愿者服務的活動取得了最終的成功,恰恰相反,這只是開展文化志愿者活動的開始。文化活動能不能開展起來,能不能走進群眾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關鍵還在于志愿者隊伍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對于吸收進來的文化服務活動的志愿者,文化館要加強管理和建設。通過對本館近幾年來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的參與、考察和研究,筆者認為,文化館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搞好“領頭羊”建設。即在市、縣域、鄉鎮、街道、自然村聘用一名優秀的文化業余骨干為“領頭羊”,請他(她)負責管理相關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人員的選用、培訓、管理,推動其演出活動的常態化、規范化。二是打造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的“中堅”。要善于把退休老干部、老教師和民間老藝人等動員起來,并充分發揮其作用,聘請他們去相應站點去開展培訓和輔導的工作,把他們打造成開展文化志愿者活動的中堅力量。由于有知識,懂文藝,又有經驗,只要稍加輔導和培訓,他們就能很快勝任文化培訓和輔導的工作,從而實現文化館以點帶面的工作高效率,對推動文化館文化服務區域全覆蓋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比如,吉安市青原區退休的鄒老師,就是該區文化服務中心的“中堅”之一,她是一名廣場舞愛好者。無論是市區還是青原區舉辦的文化志愿者活動,都能見到她那忙碌的身影。只要市文化館有什么文化活動,她都一次不落,每每在市文化館學了新的舞蹈,都回去再教給其他隊員,積極性特別高,其他隊員深受感動,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每當華燈初上,她都會早早地來到小區的小廣場上,打開音響設備,開始她們快樂的美好時光。鄒老師是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她的事例充分見證了市級文化館利用好自身優勢廣泛吸收并優化志愿者及其隊伍的實踐過程。
四、多管齊下:在志愿者活動中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作為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志愿者服務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來越強烈。為了彌補我國文化服務機構及其人員配置存在較大的缺口,不少文化服務機構開始通過廣泛招募志愿者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國在志愿者的數量規模和服務能力等方面與廣大群眾的需求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有鑒于此,市級文化館應該在向全社會弘揚志愿者精神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匯集志愿者的力量、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多管齊下,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實行“走出去”戰略,讓文化館的業務骨干下到基層去調研、創作及編排節目,為群眾提供藝術指導。市級文化館的業務骨干是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主力軍,是文化志愿者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和中堅。在實際工作中,市級文化館的不少業務骨干在開展志愿者活動中,起到了戰斗堡壘和先鋒隊的作用,他們精湛的技藝、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品德無不感動著廣大群眾,推進了文化志愿者活動的不斷深入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極大了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
其次,整合市群眾演出和文化資源,構建地區群眾文化生活志愿者服務網。具體做法就是由各層級的文化服務機構集中人力物力進行組織創作和演出,不僅把歷次演出中的具有強烈時代氣息、濃郁地方特色、謳歌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的節目錄制建檔進庫,而且也把德藝雙馨、成績突出的志愿者建檔進庫,還由市級文化館統一調配,挑選適合基層演出的作品,安排團隊進行跨區、跨縣演出,特別是深入到全區的山區等經濟欠發達的農村進行流動演。通過構建這個網絡,不僅實現了志愿者隊伍的“招兵買馬”,也鍛煉和培養了一大批文藝骨干,極大地改觀了基礎群眾文化生活貧乏的落后局面
最后,搭建諸如演出、交流等平臺,促進志愿者共同成長和進步。市級文化館要經常搭建演出交流平臺,提供各種交流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互相切磋、交流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其達到不斷學習進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家恩.淺談省文化館在文化志愿者活動中的作用[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1(03).
[2]李敏.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分析與思考[J].江漢論壇,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