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燕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027-01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標志著公益性文化單位免費開放工作全面啟動。自2011年6月1日起,我館全面實現了免費開放,落實了文化部關于免費開放所提出的“零門檻,無障礙”的鋼性要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如何開展免費開放活動,使公共文化資源最大程度惠及社會各界,更加有效地激發讀者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愛好,為我縣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以呼圖壁縣圖書館為例加以闡述:
一、轉變觀念,加強公共圖書館開展讀者活動的宣傳工作
呼圖壁縣圖書館成立于1983年,我館擁有館舍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實有閱覽坐席80個,其中兒童閱覽坐席為50個(含電子閱覽室坐席),實有電腦38臺,館藏總量累積達6.5萬冊(件)。
呼圖壁縣圖書館硬件條件比較薄弱,因此我們就在軟件方面下大力氣。首先在綜合借閱室針對服務對象,設立推薦專架,為讀者推薦新書、好書;其次電子閱覽室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影視資源優勢,開展優秀影片展播活動,根據不同的讀者群,不同的觀看興趣在電子閱覽室分別播放了動畫片、故事片、科幻片、法制片、科普類等,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群眾對免費開放的知曉度。我館在做好以往制作公示欄和宣傳標語的基礎上,特意為讀者制作了上千張“知識改變命運”的便民聯系卡和24小時開放的數字圖書資源介紹宣傳彩圖折頁,將圖書館登陸網址,聯系電話以及擁有的各類免費開放資源發放到給讀者;在圖書館網站將免費開放實施方案、開放時間、咨詢電話、免費辦證要求及書刊借閱、上網規則等內容進行發布,方便讀者上網了解圖書館動態。同時每月一期新書刊介紹定期在呼圖壁縣圖書館網站上發表,而且開通了讀者網上續借,查詢等業務。
二、以總分館制為依托,著力提升基層圖書室的服務功能
縣二中,二小,一小,總工會等單位相繼開啟了網絡自動化,以總分館制推進基層圖書室實現自動化,網絡化運行是我縣圖書館免費開放工作的一大亮點。今年縣圖書館與縣二中,二小分館軟件又成功安裝啟動維文版和哈文版圖書自動化系統,為呼圖壁縣深入推進總分館制少數民族圖書錄入起到表率作用,這標志著學校的圖書管理在業務上將與縣圖書館實現統一操作平臺,統一讀者管理,書目共建共享,圖書通借通還,共享數字資源,將大大提高學校圖書室業務自動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目前這兩所學校少數民族圖書數據庫已建立,錄入工作也在緊張有序的工作中進行。
三、以學校、社區 、社團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讀書服務活動,著力培養和提升廣大讀者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愛好
讀者服務工作,是公共圖書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如果離開讀者服務工作,就談上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同時讀者服務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圖書館的發展和辦館效益。 圖書館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地,只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讀者活動來才能真正提升圖書館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力度。
圖書館的讀者是多種多樣的,年齡、文化程度、工作性質各不相同,要舉辦一場適合每個人的讀者活動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我們策劃以元宵節為主題的讀者活動有:舉辦“馬馳萬里傳捷報,羊越千山奏凱歌” 充滿知識性、趣味性猜燈謎和 “面向微信時代 共謀圖書館未來”掃一掃微信關注圖書館網頁的有獎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加,在增加節日喜慶氣氛的同時,有效促進廣大市民對對圖書館免費開放相關業務的了解。
以學校為載體開展的讀者活動有:舉辦“讀書增知識 文化潤童心”、 “書香校園,閱讀的力量”詩歌朗誦、“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感恩伴隨人生”演講比賽、“共享六一,書香童年”作文演講、開展“筑夢高考”填報志愿活動系列活動,借此著力培養和提升廣大讀者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愛好。
呼圖壁縣圖書館借活動之機,為學校捐贈了一大批符合兒童實際、圖文并茂、喜聞樂見、易于理解的圖書刊物,滿足兒童精神文化需求,有效解決了兒童看書難的瓶頸制約問題。
四、為特殊讀者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是我縣圖書館的一大特色
為縣領導編印《東部看新疆》決策信息。為了讓縣領導集中了解國家對新疆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以及東部地區實施援疆方面好的措施,呼圖壁縣圖書館積極主動借助自治區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堅持每月搜集1期資源編印成冊,及時送達到縣領導的手中,備受領導關注。
在公益性文化單位免費開放工作全面啟動的形勢下,作為圖書館的領導和職工首先在思想應加強認識,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行動上著力提升開展讀者活動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對基層圖書室的服務功能、同時要以社區、學校、社團為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讀者活動,這樣才能真正 吸引住廣大讀者.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職能,實現公共圖 書館免費開放的涵義,從而為廣大民眾的文化權益提供 保障,推動公共圖書館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