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摘 要: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縣級圖書館由于技術落后、資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難以實現數字化管理,處境非常尷尬。要想走出困境,必須重視對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和研究工作,做好特色資源服務,以滿足不同層面的讀者的需求,這對于圖書館自身的發(fā)展和地方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 特色資源 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5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069-0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壯大,圖書館作為圖書資料收集、保存,信息整理、加工重要機構的作用正日益削弱,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危機,走出困境,更好地為讀者、為社會服務已成為圖書館工作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縣級圖書館限于資金、技術、人力等條件的原因更需找準方向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一、新形勢下的縣級圖書館必須重視對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和研究工作
1.互聯網的沖擊使縣級圖書館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形勢非常嚴峻
互聯網由于具有強大的兼容作用和快速傳送的特點,在信息的檢索、存儲方面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紙質圖書資料,同時由于其具有及時、可互動的特點,可通過媒體傳播和人際傳播等多種形式傳播信息,從而形成高效、共享、豐富的信息資源傳播方式,已日益成為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使圖書館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局面。要想擺脫這種局面,走出困境,必須順應形勢,改變服務理念、引進技術、拓寬服務項目、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多元化的立體服務模式,才能適應讀者需要,跟上讀者對知識、信息需求的步伐,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發(fā)揮圖書館應有的作用。
近年來,很多圖書館在服務機制與模式的創(chuàng)新方面都作了較大努力與調整,許多大中型圖書館特別是高校圖書館已率先實現了數字化,建立了自己的特色資源庫。但相較于高校圖書館和上級圖書館而言,縣級圖書館作為基層一線的公共圖書館,無論在技術層面上來講,還是資金、人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很多縣級圖書館根本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特色資源庫。
2.豐富的地方特色資源,是縣級圖書館最為珍貴的資源
縣級圖書館雖然在資金來源、人力、技術等層面上無法與高校圖書館和大中型公共圖書館相比,但是作為地方專業(yè)的文獻、信息收集、存儲、傳遞和開發(fā)的服務機構,在本地的地方文獻、圖書資料、音像光盤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地方特色資源的收藏、整理、加工方面卻有著其他機構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源一流的中華文化在不同的地區(qū)也會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文化即地域文化。它指的是一個地區(qū)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fā)揮作用的文化傳統(tǒng)。圖書館所收藏的地方文獻作為地方文化的紙質載體,所記錄的是該地區(qū)特有的文化信息資源,而這個特色文化資源,正是其最為寶貴的價值所在。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要想查找某一地區(qū)、民族的文化共性,或某一地區(qū)的地理風貌等基本信息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要對該地區(qū)在某一歷史時期的史料或該地區(qū)特定的民族文化作詳盡的考察和研究,恐怕就只能借助于當地圖書館館藏的文獻資料了——因為那些沒有數字化或難以數字化的古籍、拓片等歷史文獻往往還是需要讀者親自到圖書館查閱的。
所以,地方圖書館,特別是縣級圖書館要想在互聯網時代不被淘汰,必須重視對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和研究。
二、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含義
要想做好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和研究工作,首先必須弄清楚“特色資源”的含義。
“特色資源”指的是那些本館擁有而別館卻不具備,或本館收藏豐富而別館卻相對貧乏的各種館藏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該館所收藏的涉及到該地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物產等領域的珍貴資料。由此可形成歷史特色資源、地域特色資源、專題特色資源等幾個方面。歷史特色資源主要包括歷史文獻、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等;地域特色資源主要包括該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志、地方人物、地方法律法規(guī)、家譜、民俗等方面,是認識和了解一個地方社會沿革和發(fā)展動態(tài)的重要途徑;專題特色資源則是圖書館根據不同讀者的特定需求而建設的不同主題領域內容的集合。
三、縣級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與服務應根據自身情況,把握好原則,順應讀者需求
1.縣級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應“重在特色,兼顧實用與多樣”的原則,并努力達到規(guī)范化
特色資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點 。縣級圖書館由于條件的限制,只能在本館的館藏資源中尋找具有吸引力的與眾不同的內容,而不能貪大求全,失去特色。要結合本地區(qū)的地理、歷史、民族、民俗、物產等背景因素,精心選擇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地方性史志文獻專題,突出地方民俗、風情、歷史人物、史料匯編等方面的內容。
特色資源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讀者服務,所以在選題之初,一定要考慮讀者需求,做一些調查工作,開展對特定人群比如大學生、專家、學者等研究性讀者的有針對性的特色資源服務。同時,在建設的過程中,也要考慮讀者所需,不能純粹的以文字資料形式表現,而應當適當收集一些圖片、影像等資料來豐富其內容,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多樣化。
縣級圖書館限于自身條件的因素,絕大多數都無力單獨建立數字化的特色資源庫,但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對現有的館藏地方文獻、史實資料、音像光盤等做一個系統(tǒng)的歸類整理和研究,整合、優(yōu)化館藏資源,并按照國家對圖書館檔案文獻資源的管理標準和規(guī)范來進行管理,形成規(guī)范的電子檢索系統(tǒng)。對某些專題可以作為研究的重點做一些特色專題資料庫。
2.縣級圖書館應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在資金、技術上的支持,早日實現數字化
數字化圖書館是信息時代圖書館的必然發(fā)展方向。由于其具有豐富的多媒體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多種電子技術工具和服務手段,可為讀者提供高速的信息存取服務,實現更大范圍的知識信息的交流;資源的共享化,使得各圖書館之間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能在網上相互融合,促進了信息資源的合理流動,使得信息資源能夠得到不斷的更新。
數字化圖書館以其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迅速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因此成為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建立數字化特色資源庫的必要條件。
縣級圖書館在現有條件下很難在短期內實現數字化,主要是資金匱乏和缺少技術人才。要想在未來真正適應形勢,建立數字化的特色資源庫,必須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援助,多引進一些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盡早實現數字化,才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特色資源庫。
3.縣級圖書館應加強特色資源服務的宣傳,根據實際,搞好特色資源服務
我們搞特色資源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和社會的需求,更好地為讀者為社會服務。但如果不加以宣傳的話,即使開通這類服務,由于讀者不了解,還是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縣級圖書館作為基層一線的圖書館,更應加強對民眾的宣傳,以發(fā)放傳單、設立廣告欄宣傳、開展專題活動、專題培訓等多種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當地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吸引讀者主動利用圖書館特色資源,從而達到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實施目的。
總之,縣級圖書館應根據本館實際情況,重視對特色資源的建設與研究,把握好建設原則,根據讀者需求,選擇一些具有特色的專題,依托館藏的文獻資源,輔以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來豐富其內容,形成具有地域鮮明特質的特色資源,并應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早日實現數字化,形成數字化的特色資源庫。
同時,應加大對特色資源的宣傳、服務,使讀者能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從而提升縣級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實現其社會價值,進而達到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石梅. 公共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芻議[J]情報探索,2005年第9
[2]曹海霞. 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與服務[J]圖書與情報,2010第期
[3]范曉鵬. 關于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