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成
摘 要: 大型百貨企業就是在大型建筑物內分別設有不同類型銷售區域,采用不同種銷售形式,以服務消費者為主,力求滿足消費者的日常物質需求或時尚品質需求的大型綜合性零售企業。長久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隨著社會進步不斷提高,日益發展的消費者市場需求對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大型百貨企業運營的有效性提高,使其內部商品的綜合性、質量與環境舒適程度逐漸提升,滿足當今社會消費者的百貨消費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于電子商務與大型百貨企業運營方式的創新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 大型百貨企業 運營方式 可行性 創新
中圖分類號:F7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081-02
前言
一般來說,我國大型百貨企業的定義較為寬泛,營業面積大于5000平方米,低于10000平方米的百貨企業都可稱之為大型百貨企業,并且經營品種的組合需要高于1.5萬種,企業內部的各個層級人員,包括領導管理結構和基層銷售結構的員工在內最少應為500人。大型百貨企業的商品種類繁多,占地面積較大,員工數目也較多,因此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過程想多來說更加復雜,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有效緩解了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壓力,為其創造了各方面機遇,但仍需要根據時代變革積極創新企業運營方式,力求適應消費者的市場需求,促進百貨行業經濟穩定增長。
一、電子商務運用于大型百貨企業的可行性分析
電子商務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被首先提出的,雖然電子商務的概念存在已久,但對于我國來說,電子商務目前仍屬于新興產業的范疇。電子商務最早被定義為“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的商務交易活動”,意為在線買賣,其商務性質的活動包含商貿服務、經濟行政等相關內容,利用適應時代發展的先進科學技術運行。但隨著時代更迭,我國社會經濟結構逐漸趨于穩定,科技信息以及互聯網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普及,雖然電子商務的定義仍然未被量化,但人們越來越能夠接受和使用電子商務產業進行的線上交易,也越來越看重電子商務與百貨企業的融合[1]。
大型百貨企業作為城市化發展的經濟產物,承擔著服務于廣大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各方面消費需求的重要社會責任,然而大型百貨企業又與電子商務概念中的“網店”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網店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其電子商務應用過程相對來說較為基礎,而大型百貨企業依托于實體店存在,其電子商務的應用實際上是對實體店銷售的一種補充,作用于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過程本身。不僅如此,電子商務自投入于大型百貨企業運營中使用時起,就已經具備國家相關政策對其的支持,眾所周知,政府在國民經濟調控中起到重要作用,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實施從根本上引導和規范了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方式,大型百貨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協作受到國家政策的保護和支持,非常有利于二者之間的協調配合;不僅如此,大型百貨企業想要良好的運用電子商務進行企業運營,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市場引導,線上市場引導是電子商務的主要內容,近年來我國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額逐年增長,已經與傳統零售業拉開了較大差距,由此可見,電子商務對大型百貨企業的線上市場引導作用非常強,并已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電子商務品牌對大型百貨企業的影響也十分巨大,2010年凡客誠品火遍大江南北,與其知名度成正比的就是廣告量投入,企業品牌的知名度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選擇取向,目前為止我國電子商務相關品牌建設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廣告量的投入已進入穩定階段,因此,將電子商務與大型百貨企業運營方式相結合已經不再艱難[2]。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的興起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型百貨企業銷售渠道單一的實際問題,大型百貨企業若能將運營方式與電子商務良性且有效結合,不但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實體店銷售壓力,還能直接促進經濟效益提高,加之不乏法律政策支持,擁有成熟穩定的客戶與品牌,大型百貨企業未來的經營趨勢依然可以預見[3]。
二、創新大型百貨企業電子商務運營方式的具體內容
1.商品方面
1.1 問題
在經過了對電子商務應用于大型百貨企業運營過程的可行性分析之后,就是要立足于市場經濟,結合各個大型百貨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源頭上找到目前二者協作所產生的問題或挑戰,實現大型百貨企業運營方式具體內容上的重要創新。大型百貨企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商品方面的問題,大型百貨企業規模較大,其零售商品的規模自然也相對較大,但就當前企業的發展形勢和過程來看,其零售物品的實體店面價格要遠遠高出電子商務平臺價格,造大型百貨企業線上線下不同渠道銷售商品的價格歧視,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銷量,促長營業額,然而追根究底,價格歧視實際上會為大型百貨企業線下銷售帶來壓力,導致大型百貨企業的實體店口碑下降,損傷品牌形象,降低消費者的信任程度[4]。
1.2對策
解決商品方面問題的第一點,就是要分類進行商品定價。目前我國大型百貨企業在電子商務平臺的商品定價普遍低于實體店,不符合統一定價的銷售原則,因此會造成因人群劃分而導致的心理落差,為大型百貨企業帶來經營商的難題。因此,大型百貨企業需要進行實體店與網店的統一定價,讓不同消費人群擁有同樣的消費感受,表面上看來似乎縮小了銷售面,實際上是為長遠利潤做鋪墊;另外,大型百貨企業最常用的銷售策略是低價促銷,價格某種程度上主導了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企業需要在實施策略時注意減少實體店與網店的價格差距,平衡二者的價格形態,使消費者盡量“忽略”差價;大型百貨企業的自身定位以及經銷商品的定位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經營,雖然電子商務應用于大型百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時間已久,但并不能保證商品的對稱性,在這一方面,大型百貨企業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分類出時尚、精品和折扣的差別,對各個定位中的區域采用不同的經營方式,突出重點發展的領域與商品,實現大型百貨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水平真正提升[5]。
2.物流方面
2.1問題
對于物流方面來說,科技信息技術的和互聯網的普及加快了大型百貨企業物流方面的發展,但對于實體店來講,更注重的是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式直觀購買服務,因此就目前來看,多數大型百貨企業都未曾設立專業的物流配送,雖然表面上看來節省了商品倉儲和配送的成本,但實際上對電子商務平臺中商品發展十分不利,現代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不僅局限于實體店體驗感受,更拓展到方便快捷,在家中,在電腦前就能完成的網絡消費上,由于大型百貨企業對營銷利潤十分重視,忽略了物流配送的長期效益,也就制約了企業發展家電、家具等商品的網絡平臺推送,使得大型百貨企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局限。
2.2 對策
針對物流這一方面來講,大型百貨企業首先要明確物流配送對電子商務平臺中企業商品銷售的重要意義,明確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逐漸趨于便捷化,更在意“送貨到家”的服務,大型百貨企業可以建立完善的企業物流配送體系,加強企業的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從根本上減少物流配送的基礎成本,掌握大型百貨企業實體店與網店同步的貨物流通主動權,或者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利互惠關系,使雙方能夠在成本最小化的情況下達到利益最大化,在物流速率和安全性方面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這兩種方式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型百貨企業的電子商務效率,強化服務水平,獲得更長遠的利潤。
3.管理方面
3.1問題
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管理過程是開展電子商務的重點,從成本上來講,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維護是從大型百貨企業的總體運營中扣除成本的,這就使得一部分大型百貨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選擇謹慎對待電子商務,甚至拒絕對其涉足,以求減少資金的投入,降低成本的損耗,而電子商務平臺的隨機性較強,風險較高,也使得大型百貨企業的風投資本擴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加之企業中技術人員的匱乏,很難維護電子商務平臺中網店的日常運營,也限制了大型百貨企業的網店發展,縮小了企業的銷售范圍。
3.2對策
針對管理問題,大型百貨企業在對待成本管理和技術管理時都要加強現代化意識,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的運營管理中,明確電子商務平臺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和未來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趨勢,立足于當前企業經營情況,放眼于未來經濟效益,使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管理計劃更加具有前瞻性,更加符合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物質消費服務需求,從而促進大型百貨企業的長足發展進步[6]。
結論
從大型百貨企業的運營機制來看,非常符合當今網絡普及社會的發展需要,電子商務溝通了我國各個地區乃至整個世界,以消費共通的形式強化了世界的聯系,這對大型百貨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商機。大型百貨企業需要了解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并找到自身運營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強與電子商務的通力配合,以現實的角度提出對企業發展有力的策略,從而不斷的推動大型百貨企業優化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促進大型百貨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嚴艷,鐘曉蘭,李江濤等.我國大型百貨商場的多角化經營戰略[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7,14(05):142-143.
[2]李盛竹,楊萬福.電子商務對傳統商貿企業運營模式的影響[J]. 商場現代化, 2015,01(34):115-116.
[3]李鋼.我國百貨業如何應對電子商務的挑戰[J]. 中國商貿,2015,01(07):129-130.
[4]劉寧江.中國百貨業電子商務的戰略選擇分析[J]. 市場周刊(商務營銷), 2016,01(02):131-132.
[5]馬慶國.電子商務與企業管理理論的變革[J]. 研究與發展管理, 2014,01(05):178-179.
[6]肖鍇.網上商城購買者行為還原分析及啟示[J]. 價值工程,2012,11(33):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