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坤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084-01
城市環衛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環衛工作發展建設的現狀和環衛工作管理水平,不僅是衡量廣大市民群眾綜合素質水平,更是展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當前,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人們對城市環境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目前環衛管理現狀
城區統一管理面積553萬平方米,垃圾日產量500余噸。統一管理環衛工人700余人,各類環衛車輛173輛,垃圾桶6300余個,環衛部門管理的公廁43座。保潔工人普掃時間為上午6:00-8:00,9:30-11:30,下午2:00-6:00;普掃間隔實行電動車撿。其余區域由屬地街道管理。
我市現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場兩個,分別是西部垃圾場和靈山垃圾場,其中靈山垃圾場已封場停止進垃圾。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占地80畝,采用BOT模式,由中國環境保護公司投資建設,計劃2016年6月建成。
二、當前管理體制
2013年我市出臺《關于對城區衛生保潔、垃圾清運、園林綠化和市政設施進行統一管理的通知》,市城建局按照政企分離、市場運作、統一管理的要求,成立我市第一家具有專業資歷資質的環衛企業———即墨市環衛服務中心,在衛生清掃保潔、垃圾收運處置工作上實現企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環衛隊伍工作水平、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自2014年以來,我市環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綜合性的成效,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既凝聚了民心,又促進了城市文明發展。城區環境衛生管理在青島市環衛行業考核中,一直位居青島市十區市前列。環衛設施設備比其他四市少有不足。
三、目前管理方式
衛生保潔清理是基礎,日常精細管護、目標責任落實是關鍵。為此,城區環衛建立了網格化管理、全時段保潔、20分鐘快速反應等長效制度,提升城區環衛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一是責任落到網格。根據人流和車流量,將城區統管區域劃分為5個環衛大王個和30個環衛小網格,每個小網格設1名網格管理員和25名環衛工人,明確網格內每名環衛工人的保潔區域和職責,負責對網格內道路、果皮箱、小廣告等衛生清理,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做到了“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格中”,實現了橫到邊、縱到底的環衛管護全覆蓋。二是日間全時作業。建立合理的日常作業機制,實行“機械清掃+人工普掃+三輪車撿拾”的作業模式,對城區重點路段增加人員,保證每天普掃兩遍以上,對外圍重點路段提高機械清掃率。為解決環衛工人在休息期間出現空檔問題,實行AB角錯位保潔模式,充分利用電動三輪車巡回撿拾廢棄物垃圾等方式,保持了路面日間保潔全時段覆蓋。三是建立即時呼叫調度系統。實施20分鐘快速反應機制,各級管理人員人手一部對講機,按照工作區域全天候巡查,發現問題現場落實、迅速解決,確保日常保潔、垃圾清運等問題從產生到解決在20分鐘之內完成;四是建立車輛設備運程監控系統。對垃圾清運車和督查車實行GPS全程監控,實時掌握垃圾清運和車輛運行軌跡,動態監控、及時調度,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五是建立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首先,根據城區道路形狀不規則、面積不一樣、質地不相同等各種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和薪酬待遇,由環衛工人自己選擇適合的工作量,以工作量確定工資待遇,解決了“保潔難度高低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的管理和勞資模式。其次,設定了100元的技校考核工資,完全按照規定標準完成任務的,每月可得到績效獎金,其中環衛管理員達不到考核標準的扣除50元,環衛工人超過3次不達考核標準的將予以辭退。同時,制定了巡查、考評、獎懲等制度,從負責人到保潔員層層制訂崗位考核辦法,實行月考核、月公示、月獎懲。六是建立環衛工人保障機制。為每名環衛工人建立了完整的人事檔案,簽訂勞動合同,及時繳納“五險”,并辦理了不低于50萬元的意外傷害險,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逐步提高工資標準。
四、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城鄉環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1.環境衛生多頭管理標準不一。屬地管理、物業管理、農貿市場管理等多頭管理,各區域對環境衛生的管理標準不統一,環境衛生管理狀況、管理效果也參差不齊。另外,城區大型商場廣場衛生保潔時間不一致也給環衛工作帶來影響
2.環衛隊伍及環衛設施力量不足。城區環衛車輛、設備還需增加,垃圾壓縮車和掃路車等環衛專業車輛還有缺口。環衛管理隊伍力量不足,與平度設置方式管理人員相差較大。
3.城區公廁選址困難,公廁建設難度大。
4.市民環衛意識較為薄弱,亂扔亂倒、毀壞市政設施等不文明行為嚴重。
五、解決措施
1.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責任。不斷細化城建局和街道、鎮的管理權限,著力解決部分區域職責交叉、責任不清的問題。一是進一步發揮好城建局的城鄉環衛行業管理職能,高標準做好城鄉環衛各類保潔作業服務的操作規程、質量標準、考核指標的制定、監督實施和技術指導等工作。二是鎮、街道作為屬地管理主體,要對城區河道、城中村、無物業管理小區和鎮村等城建局具體管轄以外的區域,嚴格保潔標準,規范環衛流程,并引導廣大居民、村民。
2.加強環衛隊伍建設力度,充實環衛工作力量。一方面,加大投入增添設施,提高機械化清掃覆蓋率,實現真正的現代化管理。建議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社會投資為輔助,使機掃率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10至15個百分點,達到85%的覆蓋率,減少人力成本、提高保潔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加強環衛管理隊伍建設,充實指導監管力量。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以來,我市環衛管理范圍已由城區擴展至全市行政區域,管理力量明顯不足,建議借鑒平度設置方式,強化綜合管理、督查檢查及協調落實等工作。
3.積極動員全民參與,增強全民環衛意識。加大宣傳和監督力度,研究實施環境衛生監督員模式,借鑒湖南株洲等地的做法,充分利用網絡、報刊、電視等新聞媒介,宣傳正面典型,曝光不文明現象,對隨地吐痰、亂扔煙頭垃圾、車窗拋物等不文明行為嚴管重罰,提高公民的環境衛生意識,營造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