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摘 要 結合《中國平煤神馬報》的成功實踐,探討全媒體視野下,傳統黨報應對新興媒體挑戰的策略,提出黨報要更加精準地定位目標受眾,更加了解受眾心理并為其提供所想知道的信息,以獨家報道和深度報道占領受眾市場,并認為黨報也應借鑒互聯網媒體的傳播方式,為自己謀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關鍵詞 全媒體;黨報;新興媒體;讀者定位;數字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6-0063-02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互聯網、微信、微博等的迅速崛起,使得報紙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沖擊。發行量下滑,讀者流失,收入減少,一些報紙被迫停業。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新興媒體的發展,也給報紙獲取和傳播新聞帶來更開闊的空間。
報紙特別是黨報如何拓展生存空間,獲得更大的發展?每份報紙都在進行著自己的有益嘗試。但無論哪種嘗試,弄清新興媒體優勢所在,精準定位目標讀者,充分、主動與新興媒體互相融合,進而更好服務讀者,無疑都是最基礎、最淺顯,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1 全媒體視野下,新興媒體優勢不可替代
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采用不同媒介形態,融合多個網絡平臺的全媒體自然而生。受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終端都能獲得想要的信息。在這種視野下,新興媒體無疑具有更多優勢。
傳播速度快。新興媒體傳播與事件發生幾乎同步。特別是,全民微信、微博時代的到來,新聞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無縫”傳播。
提供海量信息。報紙信息必然是經過選擇的。新興媒體雖然每一個頁面承載信息有限,但通過鏈接卻能提供無限信息。
互動性強。新興媒體的技術特性,決定其可以與受眾,以及在受眾之間形成多向性、互動性傳播。網民通過互聯網、手機平臺,可以廣泛參與信息傳播、新聞話題討論等活動。
信息更易保存和查詢。新興媒體發布的信息只需保存在安全的網絡空間中,讀者往往只需輸入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就能快速找出自己希望得到的
信息。
2 傳統黨報要避新興媒體鋒芒,發揮自身優勢
針對新興媒體的傳播優勢,《中國平煤神馬報》在獨辟蹊徑,避其鋒芒,發揮自身所長上不斷努力。
精準定位目標讀者,拉近與受眾間的距離。該報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下屬的報紙。在應對新興媒體挑戰時,該報不與其比“大”而與其比“近”,選擇報道的都是發生在職工身邊的故事。
例如,該報關于民生的報道,注重傾聽基層群眾的心聲,進而實施媒體的輿論監督義務,贏得了社會各方關注。其中,一版的《民生系列報道》欄目,二版開辟的《職工生活》特刊,周末版的《百姓視點》欄目,等等,均通過平民的視角,采用平民化表現方式,關注和反映了與職工群眾生存發展相關的一系列內容。讀者十分認可。
發揮權威性優勢,提供能夠影響職工群眾生活的各類信息。新興媒體,速度是第一優勢。黨報,公信力、權威性是第一優勢。
新興媒體傳播信息的海量性、即時性、交互性,決定其很難主動或被動進行嚴格的信息審查,公信力難免受到影響。黨報的權威性通過長期積累而成,并在繼承、鞏固、創新中不斷提高。黨報發揮權威性優勢,除了做到新聞真實、客觀之外,還要深度解讀影響職工群眾工作、生活的政府、企業重大決策,最大限度釋放新聞應該有的傳播效應,以提高黨報在受眾心中的權威度。
比如,2016年,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提出“全面解放思想,實施二次創業”。對此,該報及時跟進開辟專欄,動態報道各單位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典型做法和經驗,同時推出系列評論,引導干部職工投身“全面解放思想,實施二次創業”。這些報道選題定位全局、信息來自權威、內容鼓舞士氣,在干部職工中產生了廣泛
影響。
追求深度、獨家。新興媒體追求傳播速度,往往短小精干,讓人知其“所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這就給傳統黨報一個機會,可在新聞追蹤和新聞解讀等深度報道上做到后發制人。同時,黨報還應該發揮自身長期以來與受眾建立的密切關系,尋找與自身相關范圍內的第一手報道,以獨家新聞取勝。
這幾年,《中國平煤神馬報》的很多深度報道、獨家報道被網絡媒體轉發,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效果。例如,該報《經濟周刊·記者觀察》欄目堅持“透視經濟、引領消費、服務職工”,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社會消費熱點、行業前沿動態等,每期策劃一篇獨家報道,受到讀者和同行的廣泛關注。
創新形式,積極與讀者互動溝通。為了彌補無法與讀者互動、溝通的不足,《中國平煤神馬報》在重大題材或與讀者密切相關的事件發生后,積極嘗試利用互聯網,讓記者在線聆聽讀者意見,并找相關專家回答網友問題。
3 借鑒新興媒體,補己所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平煤神馬報》不斷借鑒新興媒體的成功做法,進行數字轉型和全媒體報業的實驗性探索。
首先,該報推出了電子版,方便讀者在互聯網上瀏覽該報當天和往期發布的新聞。其次,陸續推出手機報,以及鷹城微媒、抱團購消費聯盟等微信平臺,拓展了對外傳播的新渠道,報紙內容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到企業任何一個角落,并可以收到來自職工家屬的反饋信息,使報紙的影響力大大增強。
特別是,鷹城微媒、報團購消費聯盟發布的信息立足報紙,不斷創新,甚至不乏獨家,具有加強的網絡傳播特色,深受讀者喜愛。據該報統計,這兩個微信平臺發布的一些消息,關注用戶達到5萬多,超過報紙發行量(每期4萬份)。
4 路漫漫而修遠,仍需上下求索
雖然不少黨報做了很多有益嘗試,經驗也值得借鑒,但要想讓讀者滿意,仍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
首先,互動性不強的局面未從根本改變。如何跳出“紙上交流”的框框,搭建即時平臺,為讀者解疑釋惑,讓記者及時聽到讀者聲音?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現代新聞日趨“快餐化”,報紙要在主動向新興媒體學習,在不失新聞價值的前提下,做活“短、平、快”新聞,既滿足讀者獲取信息需求,又給讀者營造輕松、愉悅的讀報環境。
再次,淺閱讀時代,“視覺沖擊”更能觸動讀者敏感點。現在,不少報紙尤其是黨報的新聞圖片較弱,多存在千篇一律,甚至擺拍的痕跡。關于這一點,報紙應多下功夫,做大做強圖片新聞、圖表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