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峻
摘 要 我國電視新聞不斷發展,直至現在,我國的電視新聞都還處在發展成熟期。《新聞調查》作為一個深受我國廣大群眾喜愛的電視欄目,有著它極具真實的特色,從主題型新聞深入調查等其表現來影響到了廣大的觀眾。文章從《新聞調查》電視欄目的發展前景談到了我國電視新聞未來的網絡化大趨勢。
關鍵詞 電視新聞;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6-0095-02
1 深度報道在新時期電視新聞中的挖掘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狹義來講就是對于某一新聞事件進行進一步的信息挖掘,盡可能詳細的展示該新聞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并發展新聞背后的故事。廣義來講就是根據現有新聞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完成信息的整體完整化。就我國整體的情況而言,深度新聞報道普遍更重視報道本身,而忽視了群眾對于新聞事件的言論內容。而實際上,言論本身也是新聞報道的一方面,觀眾的想法是新聞報道需要不斷參考的重要意見。因此,在實際報道過程中,還應注重言論和報道兩方面的平衡性,就《新聞調查》而言,早期也是重報道輕言論,將編輯記者對事實本質的認識直接以報道的形式揭露出來,而忽視了觀眾的想法,這種報道帶來的后果是觀眾對電視新聞的抗拒甚至非議。
2 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觀察生活中的真善美
動態思維是電視新聞創作保持鮮活的基本。動態思維是指在調查新聞現象中采用多角度、多方面去剖析和調查,以動態的思維狀態洞察新聞價值。因為跟隨大眾的思維,越來越多的新聞記者習慣了被動的思考,按照老套路去調查和分析時間,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令觀眾感到厭煩。在《新聞調查》節目中如《行賄日記》《少女董書君》《黑色交易》《溫嶺黑幫真相》《絳縣的經驗》《海登神話》《慈善之惑》《范李之死》《遠華大案》《假將軍現形》《性侵犯:隱》《黑哨內幕》《藥品回扣內幕》《奪命快遞》《記者站的秘密》《追查轉基因大米》等優秀作品都是采用了動態創新思維來表現人物,最大的突破是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就是對于“真相”的探索。真相對于整個新聞事件而言都是模糊的,只有不斷深入的探索挖掘,才能突破現有的屏障,完成對于整體內容的報道,即報道出新聞背后的新聞。這讓我們對新聞攝影主題、對新聞題材的報道,有了嶄新的認識。
3 創新思維創建富于魅力的品牌媒體
在電視新聞的創作上,是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在攝像人員全面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增添一些創作特質,如即興創作,新聞的突發性、短暫性、還有不確定性都決定了攝影者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創作的構圖、拍攝。在此期間需要不停的調整思路,理性思考,《新聞調查》紀錄式調查篇《尋找中國遠》和《隴上難題》,記者在記錄拍攝的時候要根據現場的變化及時地調整,不能按照傳統的思維一成不變地拍攝,不同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想法也不一樣,電視新聞傳播必須要建立在創新思維的基礎之上,不斷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使電視新聞發揮它最大的魅力。《新聞調查》經過多年的播出,已經積累了大批的受眾,創造出了屬于《新聞調查》獨有的品牌魅力。
4 互聯網時代對電視傳播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電視新聞的整體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因此,電視新聞未來的發展勢必要與新興媒體進行交流合作,實現整體的變革,為自身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以當下互聯網媒介中新興媒體的傳播為主,通過互聯網這一網絡平臺,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地域、不限頻道、不限容量地進行三維的傳播,不僅能夠提高電視新聞整體的傳播速度和范圍,也能夠借用這一新興媒體來完成新聞的深入探索與調查。由此看來,互聯網時代對于電視新聞傳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也是電視新聞傳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總方向。
5 結論
《新聞調查》在我國的電視新聞報道形式上一直都是獨樹一幟的,從主題型新聞調查、“探尋事實真相”的事件調查到最后的提出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的內幕調查,實現了央視新聞評論部副主任袁正明“從現實到理想”的“三步走戰略”。本文通過對全文通過對深度報道在新時期電視新聞中的挖掘、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觀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創新思維創建富于魅力的品牌媒體、互聯網時代對電視傳播的影響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對《新聞調查》這檔節目的前景進行分析,展望我國電視新聞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民.從調查節目到調查性報道——電視調查性報道暨《新聞調查》欄目發展高級論壇綜述[J].現代傳播,2004(1):106-108.
[2]于芳.中國電視調查性報道的本土特色——以《新聞調查》為例[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5):312.
[3]劉倩,周晶.從《新聞調查》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畫面的敘事功能[J].新聞知識,2011(11):84-85.
[4]史雪頌,邢建美.深度調查類節目的啟蒙功能——以《新聞調查》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1(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