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玉
摘 要 新聞記者要加強學習,努力實踐,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按照新聞的一般規律不斷開拓創新,使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更強、引導力更大、影響力更深遠、公信力更廣泛。
關鍵詞 新聞記者;職責使命;調查思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6-0165-02
1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新聞記者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必須遵循的正確指南和燈塔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牢牢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這一基本方針,做到團結、穩定、鼓勁。激發受眾團結一致,努力奮進、攻堅克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堅決站在黨的立場上,行動上以黨的要求完全一致;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黨性原則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學好時事政治,傳播好黨的政策,忠實地記錄好時代風云,推動社會進步,守望公平正義。
2 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是新聞記者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必備的職業
恪守
新聞記者時時刻刻都要牢記對人民利益的忠誠和對人民權利的尊重,增強新聞事業的責任感、事業心和組織紀律性。基層是新聞富礦,新聞記者只有眼往下看,腳往下跑,才能寫出真正反映社會實際、又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應當成為新聞工作者共同的職業遵循和操守,每一名新聞人應在職業生涯中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發揚團結協作精神,擺正位置,謙虛謹慎,深入實際,善于為別人做好嫁妝。
3 博采眾長拓寬知識面,是新聞記者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必備的個人
素質
媒體競爭說到底是傳播內容的競爭。傳統媒體欲在競爭中占領先機,必須在傳播內容上下功夫,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精對新,以深對快。而要做到“精”“深”,新聞記者就必須“沉下去”“走基層”。成為專家型的新聞人才。這就要求記者必須博采眾長并慧眼識金,學懂各個領域的基本知識。不斷提高新聞記者的報道水平。新聞記者的知識越豐富,新聞報道的敏銳性就越強,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就越準確,就越有利于各行各業各種信息的傳播,并保證其傳播質量。
4 刻苦鉆研提高技能水平,是新聞記者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必備的工作精神
新聞記者應以贏得群眾口碑為追求,以凝聚社會共識為旨歸,要始終牢記社會責任,提高業務能力,轉作風改文風。面對互聯網時代紛繁復雜的輿論傳播格局,要切實承擔起引導輿論、凝心聚力的責任,新聞記者必須要有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本領。首先,新聞記者要寫好稿件,根據新聞事實確定稿件題材,根據新聞價值確定稿件長度。電視記者還要掌握攝像機的性能、操作要領和拍攝技巧。其次,要掌握后期編輯、剪輯基本知識,以利于編輯傳輸。如果新聞記者的寫作能力達到一定水平,那么,通過編輯會使新聞報道更加生動。寫作能力和拍攝技巧應通過以下3點加強訓練。
1)多聽、多問、多跑、多記,養成腿勤、嘴勤、耳勤,手勤的工作習慣,注重細節的記錄,抓拍特寫畫面。
2)稿件寫作要及時,把當天所見所聞所感及時寫出來,把拍攝到的精彩感人畫面進行粗編,并做好標記記錄,為后期精心編排剪輯打好基礎,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編輯播發的工作準備,追求新聞的時效性。
3)提煉語言,精心修改,使文稿言簡意明,畫面編排符合邏輯,做到圖文并茂。
同時,新聞記者應具備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新聞記者要積極傾聽被采訪對象的談話,要提前做好溝通計劃,將交流的時間提前通知對方,確保被采訪對象注意力集中。選擇好溝通的時間和地點,把握交流主題,營造積極和諧、公平交流的談話氛圍。不要把個人觀點強加給被采訪對象,形成互動式交流方式。溝通的語言要簡練,給對方留出思考時間。注意把握好記者的語速、語調和音量,注意運用提示信息,試探性詢問。 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避免性別歧視。
5 培養自己獨特的風格,是新聞記者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必備的工作
特色
新聞記者要以自己的個性和人格魅力在新聞實踐中遵照傳媒規律性的一般特點,走下去、接地氣,認真觀察思考、以群眾的語言說實話、報實情,要有真感情,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努力推出思想先進、文風樸實、質量上乘的好作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成為牢記社會責任,保持一身正氣的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