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凌雄
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就是理解中國金融的創新。未來金融,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去理解。
第一,金融創新連接全球。這是近年來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是同樣。為什么以前金融危機對市場的沖擊有限,而現在卻可以快速傳染?因為通過金融創新,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場從宏觀到微觀以及監管體制,已經越來越相似,并且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
在全球金融市場、金融創新的推動下,不同金融子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但是風險的傳染也更迅速。這也使得我們不僅要關注中國的金融市場,還要關注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國際市場主要機構的舉措。金融市場運行的全球化,實際已對金融監管區別于國家的現狀提出了挑戰。
第二, 金融創新引導實體經濟。金融已不僅僅只是被動地、滯后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或者說金融創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人類的進步,金融的資源積累已足夠雄厚,這使得它越來越具有重要的、獨立的、甚至是超前性的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力,通過金融創新來帶動具體的實體經濟的創新。
金融創新巨大的影響力和沖擊力,不僅只是服務實體經濟,實際上還帶有越來越明顯的引導作用。金融周期正在脫離實體經濟的運行周期,變成越來越具有強烈影響力的相對獨立的波動周期。
第三, 經濟轉型為中國金融創新提供客觀環境。中國經濟的未來是服務業,而服務業的制高點是金融,誰能圍繞服務業+金融領域率先構建起生態,實現商業文明上的創新,誰就能引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