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外動畫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灌輸。縱觀走在世界前列的各國動畫形象,無不蘊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民族精神。民族風格是各國動畫的獨特魅力所在,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動畫作品才能經歷長時間的考驗,才能在世界優秀文化產品之中真正立足。著眼于傳統荊楚文化,將傳統荊楚吉祥紋樣的藝術精髓加以吸收,把荊楚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動畫劇情進行融合,把荊楚文化的人文特色與動畫角色的性格進行匹配,把荊楚文化的民俗文化與動畫場景設計的構架進行研究。以楚文化中的吉祥紋樣作為國產動畫片藝術元素的來源,開拓中國自己的動畫市場,創新出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動畫形象。
【關鍵詞】傳統;吉祥紋樣;動畫形象;創新
一、傳統荊楚吉祥紋樣概述
什么是荊楚文化?荊,就是牡荊,楚是指灌木。古語用“荊楚”一詞表示荒完之地。所以先秦時把荊楚一帶的文化視為蠻夷文化。荊楚文化以長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兩省為主,仰韶文化向南進入鄂西北,居家嶺文化向北、龍山文化向南交匯于這里,互相激蕩,催生了楚文化。湖北作為荊楚文化的中心,“惟楚有、“九省通衡”、“魚米之鄉”、“湖廣熟,天下足”等美名享譽神州。是故,“荊楚”成為,“湖北”的代名詞。
吉祥紋樣,從字面來看它是古老中國留下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圖案,是極具裝飾功能的表現形式。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善美的理想,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征。傳統荊楚吉祥圖案是吉祥紋樣的一種,蘊含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體現了荊楚文化的地理特征、風俗民情、審美情趣和文化習慣。反映了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人們對當地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它是一個民族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荊楚傳統吉祥紋樣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現荊楚民族歷史的藝術形式。傳統圖案代表著一個時期的文化和審美,楚人通過這些直觀可感的完美形式,表達對幸福美滿生活和財富的熱切和渴望。荊楚吉祥紋樣豐富多彩,內涵豐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目前對荊楚吉祥紋樣的研究已涉及諸多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根據人們的不同標準和不同功能,可以將吉祥紋樣劃分出不同的類別體系。根據吉祥紋樣的載體不同,可以分為建筑裝飾紋樣、家具裝飾紋樣、瓷器紋樣、印染織繡紋樣、漆器紋樣、陶藝紋樣等。根據吉祥紋樣的題材可分為人物類、動物類、植物類、幾何紋樣等(圖一、圖二)。把傳統荊楚吉祥紋樣融入到動畫形象中,進行創新運用,是本課題要研究的內容。
二、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研究意義
1、傳統荊楚吉祥紋樣與動漫產業的商業嫁接研究
動漫有一個極長的產業鏈條,它鏈接服裝、服飾、文具、玩具、影視傳播、圖書出版、音像制品、旅游、主題公園等數十個行業,動漫產業的核心是創意內容,最大的利潤卻來自衍生品,國外動漫產業的盈利模式不僅僅是直接產品的銷售,而且是附加衍生產品的銷售。因此,創意設計出具有文化底蘊的動漫形象產品不僅迎合市場的需要,更有助于衍生品的開發和銷售,從而實現動漫產業的良性發展,尤其是在原創動漫產業投資回報率低的市場現狀下,將荊楚吉祥紋樣特色賦予動漫衍生品是促進動漫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總結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為前提,并結合荊楚吉祥紋樣和湖北動畫創意產業的地域特點。在此基礎上,首先將荊楚吉祥紋樣的多樣性和動畫創意設計的多元化相互結合,明確吉祥紋樣的多樣性和創意元素的多元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嘗試搭建兩者間的關系模型,分析關系模型的內在應用機制,總結應用特征。
2、中國動畫民族風格中傳統吉祥紋樣的創意體現研究
我國動漫走過了80多年的歷程,曾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在世界動漫歷史中留下光輝的一頁。我國動漫藝術家從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為己所用,力求表現出我國獨有的風格。中國的動畫創作從創始初期就積極開拓,題材和藝術表現手法豐富多彩。中國動畫在輝煌時期逐漸形成了以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背景設計,借鑒皮影和剪紙等技法的人物造型設計和以二胡、鑼、笛子、古琴等民族器樂為主的配樂設計為主要特點的鮮明民族特色。把傳統的荊楚吉祥紋樣造型元素融入到動畫形象中,將更能體現本民族的特色。
但中國動畫產業在許多方面也存在著不足,動畫缺乏關于社會和自然等方面更深層次的思考,動畫缺乏娛樂性,生活氣息,動畫整體風格較為單一,動畫角色的動作設計不夠夸張,實驗性的個性動畫短片萎縮,對傳統戲曲過分依賴,僅僅是淺層次形式上的民族化,民族化未能真正深入民族精神本體。但隨著近些年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動畫創作也有了很大提高,行業間的交流和研討也逐漸多了起來,與國外進行的國家間、行業間的交流與溝通也逐漸深層次化,這些都造成國內動畫創作在原創上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強,對民族產權產品的尊重氛圍也逐漸醞釀。
3、荊楚吉祥紋樣的應用性研究
隨著湖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保護重建,荊楚大地的文化內涵得以充實,給相關紋樣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歷史依據。近年來對荊楚文明中的服飾、剪紙等吉祥紋樣元素的應用性研究增多,得以為作品創作的引用提供了學術支持。把傳統荊楚吉祥紋樣與動畫形象相結合,既體現了荊楚大地的非物質文化,也豐富了動畫形象的表現手法,使得動畫創作有著飛躍性的發展。
總體上看,荊楚吉祥紋樣對動畫創意設計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當前的研究一方面從宏觀上給了研究方面,從國內外民族文化與動畫創意的融合,說明荊楚吉祥紋樣對動畫創意設計的影響是積極的,正向的,有巨大價值意義的;另一方面也從微觀上給了進一步研究的理論基礎,從荊楚吉祥紋樣與動畫創意設計的結合上,場景設計、角色設計的研究已將服飾、紋飾、人文景觀等藝術元素結合起來,給動畫創意設計提供了理論借鑒。但在系統的創意設計上沒有統一結合起來,只是從創意的某一角度進行的研究,不能系統的將動畫創意設計與荊楚文化統一起來,深層次的挖掘荊楚文化底蘊。
三、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創新運用
1、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設計思路
荊楚文化博大精深,荊楚吉祥紋樣源于民間特色,又蘊涵吉祥寓意,通過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動植物的形狀,結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幻想與猜測,誕生出寓意深刻的紋樣圖案。把這些吉祥紋樣與動畫造型結合起來,必須要有奇思妙想。比如美國的動畫《功夫熊貓》就非常有想象力,不論從角色上還是場景上都運用了許多中國元素,目前的國產動畫片就缺乏本土文化元素。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制作出很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很多都是借鑒中國水墨畫、皮影、剪紙、木偶等本土藝術,但近年來卻很少有突破性的發展和創新。所以把傳統吉祥紋樣與動畫形象結合起來,更具有現實意義。在大量深入的調研中,開始逐步感受到傳統荊楚吉祥紋樣藝術具有很強的審美意義,其造型形象有待開發的潛力是巨大的。
在核心研究問題的選擇上,考慮到國內外研究既涉及宏觀層面的民族文化與動畫產業的融合,也涉及微觀層面的地域文化與角色造型、場景設計、音頻設計的融合。因此,荊楚吉祥紋樣與動畫創意產業的融合既是時代特色的具體表現,也是地域經濟發展趨勢的集中體現。具體來說,在經驗總結上,動畫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吉祥紋樣的文化底蘊是動畫創意表現的應有之意;在相互關系上,荊楚吉祥紋樣的特點與動畫創意設計單元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雖各屬兩個平行的研究領域,但其內在特性在同一矩陣框架內具有引導與被引導、弘揚與被弘揚的互動鏈接。在實際應用上,分析細化荊楚吉祥紋樣的特性和藝術元素,建立可適用的藝術鏈接,并與動畫創意設計的多個單元進行適應性分析,得出實際應用的特征。通過基礎理論經驗、關系特性、應用特征的研究,進而分析荊楚吉祥紋樣與湖北動畫創意設計之間存在的關系、現狀問題,為動畫形象的民族性設定創造更好的條件。
2、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設計方法
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設計方法首先從收集荊楚文化開始。應用理論分析來構建荊楚文化與動畫創意設計間的關系和應用,把兩者之間進行巧妙的結合。總結歸納國內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對動畫創意設計的影響方式和適用類型,構建荊楚文化與動畫創意設計的關系模型和應用特征。對動畫創意設計單元的影響因素、適用類型、適用特征進行分析和評價。應用動畫設計理論中設計元素的表現特征研究動畫創意設計對荊楚吉祥紋樣的文化承載和創意表現。
傳統荊楚吉祥紋樣造型豐富,風格獨特,與繪畫風格類似,基本上以寫實和裝飾為多數,還有少量的抽象風格。寫實是指按人的眼睛看到的自然物象進行的一種風格,是力圖尊重自然和接近自然的描述,寫實的紋樣以自然現象為基本參照對象,其形態運動規律都力求接近自然狀態。裝飾風格紋樣在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夸張變形,并呈圖案化趨向,色彩上多重視平面空間的對比關系,不強調光影的表現。裝飾性造型也是動畫形象造型的一個重要特點,動畫形象大多具有自由的構成形式。裝飾風格的動畫形象,形式感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如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那富有裝飾性的流暢的線條、靈動的身體結構、明快的色彩搭配,恰如其分地適應了動畫片的主題“鬧”字。無論人物還是場景,都借鑒或引用了中國民間藝術的裝飾風格。大量的造型靈感來自于古老的壁畫、年畫和古代建筑。作品體現強烈的裝飾性:以線描和平涂為主。多處用到傳統吉祥紋樣中的對稱手法。如:猴王臉譜的運用。
3、傳統荊楚吉祥紋樣在動畫形象中的創新運用
動畫形象是一部動畫片的靈魂,是動畫作品里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我們能記住一部動畫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好的動畫形象設計,優秀的形象設計不僅能充分表現出角色的性格特征還能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更加意味著動畫片的成功。把動畫形象與傳統荊楚吉祥紋樣結合起來,能夠傳播楚文化,樹立本土動畫品牌形象。
例如動畫片《黃鶴樓的故事》是根據民間傳說進行的再創作。創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以荊楚文化背景作基礎,為這個經典的傳統小故事注入了新的血液。如所周知,以荊楚文化為依托的動畫題材廣泛,有多個角度可供選擇,如民間傳說故事,風土人情故事,歷史傳奇故事等。制作者經過反復篩選、探討,最終決定從民間傳說故事著手,搜集有關黃鶴樓的傳說進行創作,最大限度地還原荊楚文化的歷史風貌,讓那些代表荊楚文化的圖騰(如少數民族的哭嫁儀式,和氏璧等)、建筑、文字、物產、風俗、紋樣等,在新的故事中得到展現,不動聲色地影響大眾,提高他們對荊楚吉祥紋樣的關注度;在歷史傳奇故事中加入現代元素,使大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傳統民間故事,引發大眾自發地主動地去了解傳統的荊楚吉祥紋樣。
《黃鶴樓的故事》中角色設計從人物的服裝、發型多個方面與吉祥紋樣結合起來。如主角老夫婦在貧富兩個不同時期的服裝、發型,就參考了大量唐代下層民眾以及因經商而致富者服裝中的紋樣圖案,同時還借鑒了隋、宋兩代普通民眾的相關紋樣資料進行補充,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服裝紋樣款式進行設計和再創作。針對片中老婦人的女性角色,特意搜集唐代中老年婦女的妝容資料,結合老婦人的性格,進行了認真地設計與創作。在場景計方面,搜集了大量的繪畫資料,如《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以及影視資料。酒館房屋的外形外貌、結構則參考了唐代的建筑紋樣資料,盡最大可能地還原當時荊楚的自然風貌和建筑景觀,讓觀眾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古代荊楚建筑的特點特色。
傳統荊楚吉祥紋樣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在現代設計領域中的動畫造型中若能將其利用好,會給設計帶來深厚文化內涵的同時,荊楚文化也會得到更大范圍的認識和傳播。
四、結語
傳統荊楚吉祥紋樣有著鮮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是荊楚文化的集中體現。正是基于這一點,楚紋樣給予我們很高的研究和利用價值。湖北作為楚國中心,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同樣又是一個教育大省,其動畫設計和設計教育理應擔當起傳播本土文化的重任。在現在動畫崛起時期,動畫形象設計不能做到特立獨行,便極其容易地被忽略和消解。
【參考文獻】
[1] 胡 嘉, 邱九欽. 荊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
[2] 王祖龍. 楚藝術圖式與精神[M].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3] 李 剛. 楚紋樣構成特征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解析[J]. 包裝工程, 2010, (4).
[4] 曹 方. 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 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5.
[5] 張正明. 楚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作者簡介】
閆萍(1982—),女,漢族、河南焦作人,武昌理工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