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早期教育的意義早已被人們認知,但人們常把早期教育誤解為早期的智力開發,從而忽視了幼兒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教育。幼兒教育最根本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培養身心健全的人,培養具有良好情感素質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對這種現象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轉變觀念,注重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我們的幼兒教育才是負責任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教育 情感教育 途徑
教育是情感的催化劑,合理的教育能激發出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并能將生理機制、思維機制協調發展到最佳狀態,使幼兒的潛能超常發揮。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意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那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應怎樣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呢?
一、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睆亩梢钥闯觯楦薪逃鞘孜坏?。國家教育部在世紀之交啟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程,也將學生的情感目標放在了綜合評價的第一位,從此更不難看出情感培養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占據的主導地位??删C觀當前幼兒園的教育現狀,可以發現,在教育過程中與現代兒童觀、教育觀背道而馳,重智輕德、倚技弱情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如果這些做法長期堅持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幼兒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1、創設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環境
幼兒期是情感體驗迅速發展的時期,這時期幼兒對教師的關注特別敏感。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會對幼兒產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因此,我們努力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在平等、融洽、和諧的人際氛圍中獲得教育和發展。首先,尊重并理解幼兒。每個幼兒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他們都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自我意識等,我們要求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他們的興趣愛好,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其次,鼓勵并支持幼兒。教師贊許的目光、鼓勵的微笑、肯定的口吻等積極性評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另外,家園配營造“情感教育”氛圍也非常重要,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在家里,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則更持久、更深遠。老師和家長應該互相配合互相督促,努力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環境,讓孩子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浸潤在情感教育的環境里,通過師長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將所受教育逐漸地內化于孩子的人格之中。
2、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實施德育的主要途徑,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如:我在組織大班社會活動《親情樹》和《我當爸爸媽媽》時,孩子們通過我創設的環境,借助具體生動的事例,體驗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幼兒了解到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家里的親人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愛心,鼓勵孩子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回報親人。另外,我還把情感教育滲透在幼兒游戲和日?;顒拥恼麄€過程中,實踐活動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在具體實踐活動中體驗“情感教育”的內涵,促進了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
3、運用移情訓練、意志訓練等方法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并非一個封閉的教學活動能夠完成,而一個活動的學習也并非是終止性的。因此,教師除了要關注幼兒的某個具體活動中的情感變現外,還要關注幼兒其他活動的態度及以后的延展作用。教師在活動中應適時的將話題、內容轉移或擴展,以使幼兒對某一事物的活動興趣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幫助幼兒形成多方面的穩定興趣,進而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比如在幼兒社會活動“喜歡不喜歡”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生活中的人、事、物展開具體的討論,引導幼兒對美好的事物產生積極的情感,對丑陋的事物或社會現象予以抵制,并創設生動的情感體驗環境,讓幼兒對事物進行切身的體驗。這就是移情教育,移情在幼兒道德認知和品得行為之間架起一座自覺地橋梁,使其內在調控系統起到更好的動力、中介作用,促使幼兒資源的調控自己,多一些積極友好的行為,少做或不做出消極的行為。能體驗他人情緒情感的幼兒,在做出消極行為前便會回想起以往的體驗,于是就會抑制自己消極行為意念,做出積極行為。
4、用節日活動或社區活動,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各種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民俗傳統性節日,如:中秋、端午、春節的等,可增進幼兒對熱烈、喜慶、歡快的節日氣氛的感知體驗,對健康的民俗習慣、社會禮儀規范的了解,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以及人際的交往能力;社會政治性節日,如:國慶、三八、五一等,可以讓幼兒感知社會政治性情感,增進對社會的了解。在國慶的活動中,可以請幼兒畫畫家鄉最美的景象,夸夸爸爸媽媽怎樣為建設家鄉出力,講講家鄉的豐富物產,嘗嘗家鄉的風味小吃,做一做祖國的萬里長城等。深入淺出地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使幼兒的愛國、愛家鄉情感在操作中得到升華,讓他們在歡樂、溫暖、新穎的情境中產生對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感。近來,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形式—感恩教育在幼兒園中成為熱門話題。為了培養幼兒的感恩之心,有的學校讓幼兒給家長畫一幅感恩的畫,以體悟來自父母的慷慨無私的愛;有的學校給幼兒播放分娩的錄像,以體會母親的偉大;還有的學校在三八婦女節為媽媽們獻上一臺精彩的晚會,為媽媽倒杯茶,捶捶背;在父親節的時候為爸爸們制作賀卡、禮物;平日里給孩子布置作業時,要求幼兒回家后做小幫手,說感謝的話,以感謝家人的養育之恩……這些活動對幼兒的情感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幼兒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我們重視幼兒時期的情感教育,使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柴玲玲.幼兒情感教育探究[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6年01期
[2]余瑤.論幼兒情感教育與培養[J].現代教育,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