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婷
摘 要:對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以及兩者之間如何平衡進行了分析,藝術品中藝術價值是保證實現商業價值的基礎,追求藝術價值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商業價值,所以兩者的完美統一達到有價有市必然是需要探索的過程。
關鍵詞:藝術作品;商業性;藝術性;平衡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4-0022-01
一、藝術商品化
藝術商品化,就是把藝術當作一般商品在市場上進行買賣。在顧兆貴的《藝術經濟學導論》中提到:“以貨幣和市場為交換媒介,通過藝術市場流通提供給藝術消費者的藝術產品,就叫做藝術商品。”“其中把藝術產品流通到藝術市場的過程稱為藝術商品化。”
如果追溯歷史,我國自古就有藝術商品化現象。史書上記載的“書肆”就是從漢代的京城洛陽開始,當時已出現了圖書交易市場。隨著隋、唐、宋、元的發展,明朝時期城市經濟變得日益繁榮,藝術商品化的發展有著上升的趨勢。但到了近代,清政府的閉關自守和重農輕商政策,讓我國藝術商品化進程遭到了遏制。經過戰爭洗禮,建國后的中國實行高度的計劃經濟,導致藝術商品化現象慢慢消失。直到8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藝術商品化才開始有了復蘇的跡象。
所以,藝術并不是必須成為商品或從一開始就作為商品出現。它是社會的一種文化形式,是隨著社會體制的變革,社會生產制度逐漸以商品交換為根本特征,才不可避免地走向商品化。
在中國,藝術從行政上計劃分配變為市場上自由買賣的過程稱為藝術商品化過程,是一個與歷史告別的過程,這讓很多思維已成定勢的藝術家開始變得不知所措。
作為商品來買賣的藝術,理所當然具備商品的一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藝術作品質量的關鍵取決于創作主體—藝術家。他本身的文化素養、世界觀、人生觀和對外界誘惑的適應能力決定一部作品的價值取向,若把不利的因素全部歸結于客觀存在的金錢是否過于極端呢?
事實上藝術家對金錢的追求和排斥,與藝術本身并沒有必然聯系。不能認為追求金錢的藝術家就不是藝術家,而排斥金錢的藝術家創作出的藝術品就是真正的藝術品。藝術家無論貧窮富有,其作品所表現的內容都是精神,都是生命理想,只不過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己。
二、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
(一)藝術價值的內涵
顧兆貴主編的《藝術經濟學導論》里指出:“藝術價值是藝術具體勞動創造藝術產品的使用價值。”“藝術的使用價值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社會認識價值、思想教育價值、情感交流價值、美感愉悅價值、精神怡養價值和鑒賞收藏價值。”“藝術價值是藝術產品滿足社會精神審美需要的自然屬性,它是以審美價值為中心,以社會文化價值為內容的一種認識價值與情感價值高度統一的精神審美價值。審美價值是藝術價值的核心,社會文化價值是藝術價值的具體內容。”藝術性和思想性是衡量藝術價值的兩方面內容。藝術家對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共同追求才能實現藝術產品的藝術價值。
(二)商業價值的內涵
章利國主編的《藝術市場學》里指出:“具體到在商品經濟范圍內運作的藝術品來說,它具有文化和商業雙重屬性,或者說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前者是指藝術品的特殊使用價值的體現,要求人們注重藝術品的社會效益和審美效益。后者是指藝術品的交換價值以及隨之而來的保值、增值或減值性能,藝術品交換價值的內容也就是藝術品價值。”
相對于藝術價值,商業價值更加直觀、易懂。它是一個較窄的概念,依靠貨幣形式表現和衡量。它在藝術價值的基礎上存在,藝術品沒有藝術價值就不能實現商業價值。
三、藝術作品中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平衡
若一定要在藝術品市場中的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之間分出高低、有所偏重的話,會出現以下四種狀況:第一種是追求商業價值,而完全不考慮受眾對藝術價值的需要,最終結果就是即無商業價值也無藝術價值,藝術作品變得無市無價;第二種是追求商業價值,商業運作非常成功,短期內獲得巨大收益,但過于偏重商業價值而放低藝術作品所承載的藝術價值的水準,最終結果就是有商業價值卻無藝術價值,即有市無價;第三種是追求藝術作品蘊含的藝術價值,但過于追求個性化、特色化使之無法與受眾達到共鳴,無法實現商業價值或商業價值極低,即有價無市。第四種是在追求藝術作品藝術價值的同時,也把握住了實現商業價值的商業運作,讓藝術作品不僅擁有藝術價值也擁有商業價值,即有價有市。
從藝術勞動的兩重性分析得出:藝術品市場里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體,同時藝術價值是藝術商業價值的負載者。從藝術審美價值標準角度分析得出: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在宏觀上絕對是成正比的,藝術的審美價值標準歸根結底還是得從藝術價值的層面去分析和研究。
綜上所述,藝術品中藝術價值是保證實現商業價值的基礎,追求藝術價值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商業價值。兩者同金錢與藝術的矛盾一樣是觀念沖突,人為矛盾。快速發展的消費市場與社會是同步的,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中,自然會存在很多時代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藝術品中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人為矛盾是社會快速發展必然經歷的過程,所以兩者的完美統一達到有價有市必然是需要探索的過程。現實情況下會遇到很多問題,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如何保持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簡單的事情,需要尋找它們的契合度,從而真正做到有價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