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寧
民國年間,康有為在文壇上的地位顯然不比在晚清那會兒。雖然后起之秀們對這位頑固的保皇派精神領袖多有批判,卻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發大財。
“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被慈禧軟禁,康有為流亡海外,組織“保皇黨”。當時康有為懷著一腔熱血,聲稱奉有光緒帝的“衣帶詔”,外結強援,內交豪杰,伺機助皇帝再掌大權。其時“六君子”被弒,全國有識之士無不扼腕,海外華僑對維新志士多有同情,故而康有為籌措經費,收獲頗豐。
手中握著大把資金,康老夫子的個人生活過得豐富多彩。1906年春,康有為訪問墨西哥,向華僑宣傳他的政治理念。當時墨西哥城正籌款修建有軌電車,他發現商機,買下電車軌道經過之處的大片房產。不久之后,這些房產價格上揚好幾倍,他賺了10多萬墨西哥鷹洋。1907年,49歲的康有為在美國西部演講,既發展了一批黨員,又募集了不少資金,還娶了第三房姨太太——年僅17歲的何旃理。
當時,保皇黨本就組織渙散,黨魁康有為怎么支出,有哪些支出,大家都不知道,故而這個賬絕對是糊涂的。
1915年,康有為剛一回國就又發了筆橫財——他的祖宅曾被清政府抄了,民國政府接收后,為了修建馬路,又將其拆毀。精明的康有為自然不依,聯名十幾個廣東縉紳,找廣東政府談賠償。當局無奈,將廣州永漢路(今北京路)附近的一座深宅大院賠給了康有為,還補償其一大筆錢。
1914年春,康有為攜全家遷居上海,他預測到上海的地皮肯定會漲,就迅速變賣了廣東的房產,在上海買了大片地皮。此后,上海地價連續飛漲,康有為一點兒一點兒地賣,大賺特賺。
除了投資房地產,康有為一年賣字也能賺不少錢。康夫子的字,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并不忌諱將此當做生意,明碼實價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在上海、北京各大書店還放置“康南海先生鬻書潤例告白”,中堂、楹聯、條幅、橫額、碑文等,有求必應、無所不寫,官僚軍閥、富商地主趨之若鶩。據有關統計,此項收入,每月就能為康夫子進賬1000銀圓。
不過康有為超級會賺錢,開支也驚人。此公好美人,六房妻妾生了12個子女(長大成人的有2子4女)。大小老婆的脂粉錢、公子小姐的零花錢,每月馬馬虎虎計都得上千。家中女傭男仆就有40多個,加上管家賬房、司機廚子、園丁保鏢,以及負責守門的幾個印度人,雇人的工資又花去了好幾百。
另外,康夫子頗有任俠之風,家中常駐的門生弟子、新朋故友,少則10余人,多則50余人,他們在康家都能享受到貴客般的款待。遇到囊中羞澀的青年才俊上門求助,康有為基本上是慷慨饋贈。
康有為喜歡大宴賓客,書畫大師吳昌碩、詩人陳三立、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是他常請之人。他也好收門徒,如畫家徐悲鴻、劉海粟均是他的拜門弟子,得其襄助不少……
據有關學者統計,康家最熱鬧的時候,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約160斤大米。仆役每天采購的日用品得用汽車拉。他在上海期間,每年花費不下1.2萬銀圓。
1927年3月,在上海過完七十大壽的康有為擔心北伐軍會對他不利,將家搬到青島。當月29日,康有為在赴宴后腹痛難忍,先后請了兩位醫生來診斷,其中一位日本醫生診斷他為食物中毒,并開了藥。50日,康有為精神好了些,自以為毒素已清除。可到了51日凌晨5時,康有為卻感覺非常不舒服,據其弟子、前清舉人呂振文和其外甥李云光的記載,康臨終前“七竅出血”。對于康有為意外身故的真相如何,已不可考,但康的去世,代表著一個文人時代的終結。
(摘自《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