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輝 麻學艷
(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廣西桂林541000)
油畫藝術與彩色照片的對比研究
馬金輝麻學艷
(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廣西桂林541000)
長久以來油畫藝術的表現方式主要以寫實為主。攝影技術的出現,對以寫實為主的油畫表現方式造成了很大沖擊,但也因此促成了油畫其他表現方式的出現,如印象派以光和色為主的表現方式等。本文就寫實油畫與彩色照片的形成過程及畫面形式的異同點入手,分析比較二者的本質區別。
彩色照片;油畫藝術;對比;影響
(一)寫實油畫的形成過程
油畫的出現可追溯到15世紀,早期歐洲的畫家用蛋黃和顏料放上水攪拌在一起,這種方式被人稱為“丹培拉”。后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的改良,油畫逐漸形成。油畫顏料具有其他繪畫材料不具備的特性,它在變干后可保持畫面原本的色彩、不變色、覆蓋力強。由于它可以很逼真的再現現實生活中的色彩,所以油畫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逐漸成為了西方主要的作畫方式。
(二)彩色照片的形成過程
照相機的產生要比照片早的多,世界上第一副照相的作品是黑白照片,它由法國物理學家聶普斯創造。1904年,法國發明家盧米埃兄弟發明并創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彩色底片,這種底片畫面效果逼真,色彩鮮明。在1922年,法國發明家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發明出第一張照片。一系列發明家不斷地改良,使得照片成為攝影藝術并且廣泛的發展。從此照片變得更加真實,告別了只有單調的黑白兩色的攝影時代。
(三)彩色照片的產生對油畫的影響
彩色照片對寫實油畫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一是它可以將現實世界非常真實的記錄下來,并廣泛傳播。二是它本身的優勢對油畫的寫實和記錄客觀的能力產生了很大的沖擊。相機的問世令許多畫家哀嘆:彩色照片的誕生宣告了油畫藝術的死期將至。實則不然,這場競爭看似是攝影占了上風,但攝影并不能代替油畫,二者從本質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攝影的出現只會促進油畫表現方式的多樣化。
(一)在構圖方面的比較
在繪畫時往往是根據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去選取題材,然后在根據主題曲安排畫面布局。我們也可以靈活的運用照片,在照片中提取自己想要的場景、人物形象,然后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組合成一幅畫。
由于攝影自身的特點所致,攝影師不能像畫家那樣有足夠的時間經過精心思考,不斷調整處理才確定作品的構圖。在面對稍縱即逝的景觀時,攝影師往往要憑借經驗在瞬間做出理性判斷,選取最佳的拍攝角度。
(二)在表現形式方面的比較
1.創作方法的比較
色彩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念,即固有色和條件色。印象派出現以前,許多畫家都是以固有色的觀念作畫,如達芬奇、安格爾、拉斐爾等。而在印象派出現之后,他們推翻之前用固有色作畫的方式,他們利用光學原理,開始遵循在光的照射下事物的所呈現的色彩。
彩色照片是依靠機器去記錄,雖然后期也會進行主觀的處理,但歸根到底主要是依賴機器的,它缺少了去直接創造的過程,最后畫面產生的效果也同樣受機器材料的制約。同樣是對景寫生,畫家可以依據觀意圖對大自然中的色彩去提煉、加工、取舍,但是攝影師能做的只是拿起相機去客觀的記錄。
2.透視方面的比較
在欣賞一幅油畫時,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整個畫面的空間。在文藝復興期間,畫家發現了透視在畫面中的重要地位。在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中》中,通過左右兩排墻壁、屋頂、以及人物后面窗戶的透視處理,將整幅畫的空間感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錯落有致的構圖產生了一種精美絕倫的視覺體驗。
攝影師在拍攝時,在選取角度時要注意透視的問題,這樣有助于整個畫面空間的營造以及對安排畫面物像的主次關系、虛實關系。但是與繪畫相比,攝影只能機械的反映客觀對象,遠不像繪畫一樣充分發揮畫家的創造力去安排畫面的整個布局。所以說,攝影與繪畫的本質區別是人的創造性與機器機械性的區別。
通過一系列分析與比較可以看出攝影和照片各具優勢。我們不應該片面的斷定好壞。我們應該合理的利用他們的優勢,如在繪畫創作中我們可以以照片為參照物,再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繪畫語言去安排自己畫面的布局。也可以利用攝影客觀記錄的能力將繪畫作品拍下來,制作成冊子或者是出版成書。在攝影時我們也可以借鑒油畫的構圖、空間透視等獲得靈感創作出優秀的攝影作品。攝影的后期,我們也可以參照油畫的色調搭配進行后期制作。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許多的高科技攝影機器可以拍攝出我們想要的任何畫面效果,但是它永遠不可能取代架上繪畫的。油畫有它獨特的繪畫語言,它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不僅僅只是一張畫。它還包含了藝術家的個人情感的注入,以及對藝術獨到的體會和見解。
[1]顧錚.西方攝影文論選[M].杭州:浙江攝影藝術出版社,2010.
[2]蔣躍.繪畫形式語言研究[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9.
[3]曹暉.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吳煒.攝影發展圖史[M].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01.
J205
A
1005-5312(2016)02-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