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武昌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223)
基于可防衛空間理論的大學校園環境空間設計研究
王冰
(武昌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223)
大學校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每個學生都要生活四五年,且在這幾年的成長過程中,校園的安全以及環境空間設計影響著每位學生的成長。本文就針對在可防衛空間的基礎上,對大學校園環境空間設計作了簡要的分析與論述。
可防衛空間;校園環境;安全
校園是一個公共場所,必須保證其安全性,保障每位學生能夠順利的畢業。近幾年,大學校園屢次發生違法以及有違道德問題的事件,對此,大學校園的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因此,基于安全性與可防衛性,對于大學校園環境空間的設計值得我們探討與研究。
1.可防衛空間的起源。早在原始社會,在人們開始定居生活之期,建筑物一詞逐漸的進入人們的意識,并且認識到建筑物對于可防衛空間的重要性。后人也不斷地挖掘并且發現原始人所建的房屋中,其中絕大多數房屋的可防衛與防御性都非常的顯著,就拿干闌式的建筑來說,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下面呈架空的建筑形式,在那禽獸眾多,人民聚少的時代,先民們就想到干闌式建筑,此建筑對于禽獸蟲蛇具有非常好的防御功效。
2.可防衛空間的發展歷程。古文獻中就有記載:“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資保障者也”;“筑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這些都是基于防衛功能。在唐朝以前,大多是以封閉式的里坊制為主;緊接著到了北宋后期不斷地出現了街巷制的建筑形式;進入元代時期,興起了大街——胡同——院落建筑結構。追溯到奴隸社會時期,城市在不斷的形成過程中,在這一時期,最初的城市居民聚居組織—里坊制形成。
1.校園暴力與偷盜。近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繁發生,引來各界關注。危害性極大,暴力事件不僅影響學生的生命安全,它也會給學生的心理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甚至更嚴重時會造成學生人格的扭曲,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偷盜雖然是一件極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在校園中也會經常發生,甚至頻率更高,偷盜者不僅有校內人員,社會上的外來人員也很多。在大學中,數電子產品最多,例如各種款式各種型號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等,像這種物品一旦被盜,想要找回的幾率極其低,受害者只能自認倒霉。
2.詐騙與傳銷。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心理還不是太成熟,也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遇事時考慮不全面,最容易被人利用。相信很多大學生都受過詐騙,學生一般都很單純沒有心機,并且有很強的好奇心,詐騙者就是利用學生這一弱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上當。傳銷機構也是大學生的一大危害,很多傳銷機構針對的重點對象就是大學生,其一是因為大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不強,其二是大學生太單純沒有生活閱歷。對此,在校園設計時,對于學生經常出現的地方,盡可能的定期的做安全宣傳,比如配置相關的宣傳欄,張貼一些最新的詐騙傳銷實例,引起學生對其重視,在心理上有這個意識,遇到此類事件時能夠有自我防范意識。
3.交通問題。大學校園不比高中或是其它類似的院校,通常有很多校區,擁有非常大的占地面積,校園里經常也會有車輛來往,例如在上下學期間會有很多的汽車以及自行車之類的。學校必須在各十字路口以及拐彎處安排有關的安保人員,保證人員有序以及道路暢通,分段安放減速帶以及設立減速標牌,學校來往人員較多,在減速情況下,也要注意來往人員的安全,要嚴格的控制車輛來往的交通問題。
1.自然監督。自然監督就是使空間的可見度達到最優、最大化,主要是要對環境的物理特征、活動以及人進行合理恰當的安排。站在窗戶與門口可以使得道路與停車場可以在視線范圍之內,能夠對各個區域進行良好的自然監督。建筑間的空間距離以及照明設備是自然監督的基本條件。然而很多大學校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規劃校園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導致校園內出現很多盲區,對自然監督造成很不利的影響。對于道路以及走廊間的照明情況應該加以重視,要定期的檢查與修換,達到理想的照明范圍,使學生能夠在夜間有一定的安全感,在晚上如果沒有好的照明條件,將會嚴重影響道路的監控。基于以上問題,學校應該對校園的空間設計以及亮化進行全面的改進。
2.領域強化。合理分劃私人與公共的占地,使得學生公寓樓與教學樓劃分顯著。由于校園面積大使得學校在管理上有較多的不便,建筑樣式相同,區分感很弱,對于空間環境的領域余姚較長時間的適應。基于以上問題,學校應該分區設立圍墻以及隔離帶,合理配置監控范圍。
3.入口控制。入口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加強治安崗哨。每一個公寓樓都必須設有門衛處,晚上必須建立門禁制度,并且嚴格執行,也應該加強公寓工作人員的監督,培養責任性強的樓管工作人員,保證公寓的安全。
一個校園的安全性是基于這個校園的空間設計是否合理與其設施布局是否恰當。一個人的行為與空間環境的布局緊密相連,彼此相互協調。校園的空間環境襯托著一個校園的生機與活力,一個好的校園環境能夠給予人們愉快的心情,還能夠修身養性,使學生能夠自由的徜徉在書的海洋里,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合理的校園環境空間設計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1]于靜.城市空間環境與城市犯罪[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TU984.14
A
1005-5312(2016)02-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