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霞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蒙古族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的造型與工藝特點解讀
張瑞霞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本文從服裝造型與工藝的角度解讀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的特點,以期啟發現代服裝設計,傳承與弘揚傳統服飾文化。
構成要素;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特點
布里亞特是蒙古族的古老部族之一。布里亞特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僅保留了本民族的特點,同時也受到了俄羅斯民族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影響,其服飾兼具蒙古族和俄羅斯民族特征,尤其是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特色鮮明。
在布里亞特人的傳統風俗中,有新娘在婚禮前后“改頭換裝”的儀式,由婚前數根辮子的姑娘頭改梳成兩根辮子的婦人頭,由婚前穿著的姑娘袍換成媳婦袍,從姑娘到媳婦,用服飾裝束的變化來標識身份角色的轉換。媳婦袍(哈瑪甘),即已婚女裝,作為一種身份標識性的服裝,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1.造型飽滿、渾厚,線條簡潔流暢。夸張肩部和臀部,收緊腰部,腰以下為及踝鐘形袍身,袍子外面加套坎肩,衣身整體呈X廓型,袖子呈羊腿型。服裝造型收放自如,飽滿處體現草原民族的渾厚之美,收緊處勾勒出女性的陰柔之態。
2.衣片分割較多。衣片分割較多,共有九片縫制而成,分別是領子一片、袖子四片、里襟一片、大襟一片、后襟一片、下擺一片。據傳說“不論什么材質的婦女長袍,都要裁成這樣的九片縫合,為的是紀念部落女英雄巴勒金夫人”。巴勒金是赫赫有名的阿拉坦汗(俺答汗)公主,遠嫁給呼倫貝爾的布里亞特部首領,后來率領百姓與敵人戰斗,寡不敵眾被敵人捉住,被施以分肢刑罰處死,布里亞特婦女袍服的樣式,有祭奠她的成分。
3.服裝細節獨具特色。主要表現在燈籠式的起肩袖、袖肘的拼接裝飾以及腰節的橫向帶飾和縱向褶飾。
燈籠式起肩袖的造型特點為肩頭高聳飽滿、褶量大,在袖身約三分之一的位置做斷開拼接,拼接處鑲嵌有庫錦裝飾,下半截袖管呈圓柱造型,袖口處也有庫錦裝飾。袖子的袖山部位高而寬松飽滿、袖筒部位直而合體流暢。在基礎袖山上起肩的量以及打開的褶量都比較大,同時將衣片的沖肩量減小,縮短了小肩寬,既能突出起肩袖的特點,又不會顯得肩頭太粗壯。所以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的起肩結構處理比較合理。
腰節的橫向帶飾,主要由類似于腰帶的兩條不同顏色的鑲條,起到了收緊腰部、固定裙身縱向褶的功能性作用,同時具有裝飾效果。腰節的縱向褶飾,不僅與收緊的腰線形成鮮明的對比造型,更具有方便活動的功能性松量。
4.袍服和坎肩的搭配。布里亞特已婚女子,穿著長袍時,需與長袍相同面料的無領對襟坎肩配套穿著,方顯婦女身材的婀娜多姿。坎肩的造型也獨具一格,袖籠開得很深很大,后背呈“幾字型”,既能容納袍服寬大飽滿的袖根,又能修飾女性應有的纖細之美。
(一)手縫針裝飾工藝
1.拱針工藝。拱針是一種上針進下針退、從右向左行針,將服裝兩層或兩層以上用細小線跡縫合固定的針法。操作時要求服裝正、反面露出的線跡很小,縫線顏色與面料顏色要一致或相近。一般用于服裝止口、衣領、腰帶等不緝明線需縫牢固定,也用于滾邊、鑲拼等部位,兼具固定與裝飾效果。
2.緝針工藝。緝針,也叫回針,是一種類似于機縫而且很牢固的手縫方法,彈性好、不易斷線,常用于衣服、帽子、靴子的表面縫紉。緝針的特點是先向前運一針,然后倒退一針,退針的進孔必須在上一針孔內,然后以兩倍與退針的針距再進針,以此類推。緝針表面針跡與機縫針相似,底層的針跡與鏈條相仿。
3.繰針。繰針有兩種,明繰與暗繰。布里亞特服裝中用明繰針法的比較多。明繰針,又稱扳針,是一種以直針斜線淺挑,由右至左運針,以正面的針跡小而整齊為好,且線的色彩宜與面料相近,多用于固定服裝的貼邊和袋夾里等。
(二)鑲邊裝飾工藝
鑲邊,是指在服裝制作工藝中將衣片某些邊緣部位或其他結構部位進行拼接、鑲嵌等縫制工藝處理,形成具有獨特裝飾效果的邊飾的一種式藝形式。鑲邊通常在裁剪時,根據需要復制或截取衣片的邊緣或其他部位結構,化整為零,在縫制時又通過連合工藝化零為整,再經過裝飾工藝手段進行裝飾,形成不同形式的各式鑲邊。布里亞特已婚女裝中的鑲邊工藝主要有滾邊、沿邊、飾絳三種工藝。其中滾邊兒主要起加固作用,沿邊兒和飾絳主要起裝飾作用。從鑲邊的數量和風格可分為單沿邊兒、加一道水流的寬沿邊兒、加兩道水流的寬沿邊兒、組合寬沿邊兒等。
民族化的服飾符號特征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審美經驗積淀下而產生的,具有強烈的民族代表性和存在合理性。因此,對蒙古族布里亞特已婚女裝的點進行分析與探究,可以有效連接現代審美與傳統文化和理念,使民族化語言得以傳承、發揚。
[1]李莉莎.蒙元時期蒙古族斷腰袍的類型結構[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5(03).
[2]敖其,張麗輝.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服飾之布里亞特服飾[J].內蒙古畫報,2010(09).
[3]包路芳,布里亞特蒙古族的服飾文化[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4(06).
J523.5
A
1005-5312(2016)02-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