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飯不要亂跑!
你這樣吃飽了到處跑會得闌尾炎的!
得了闌尾炎可是要開刀的!
……
關于飯后不該跑步,估計大家聽過很多版本的壞處,其中得闌尾炎的這個屬于流傳最廣的。
飯后跑步確實不是什么好習慣,而把闌尾炎的鍋都扣在飯后運動上,就沒有科學依據了。翻遍國內外各種權威外科學雜志或文獻,并沒有找到支持飯后運動會導致闌尾炎的資料。
這或許只是一個口口相傳的認識誤區,或者可能是很早之前某位爺爺為了嚇唬小朋友飯后不要亂跑而編造的美麗謊言……
要逮真兇,首先得了解下闌尾的背景。闌尾是一條又細又長的、只有一端有開口的盲管,闌尾的內徑僅2~3mm,一端在盲腸上開口,另外一端是封閉的,所以叫盲管。
正因為一端是封閉的,如果糞石、腫大的淋巴結壓迫闌尾的話,容易出現堵塞闌尾的現象,導致闌尾腔的梗阻。
而一旦梗塞就四面不通,而闌尾腔內,本身不斷產生的黏液使闌尾腔內的壓力越來越大,就好像一個不斷往里面吹氣的氣球。
越變越大的氣球最后會咋樣呢?
砰……
不過闌尾一般不會跟氣球一樣。當闌尾的壓力過大時,會阻礙闌尾壁上的血液供應,血供斷了,闌尾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加上闌尾屬于腸道,本身就有許多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厭氧性鏈球菌等,內憂外患,闌尾就容易被細菌攻陷,導致闌尾炎。炎癥反應、血運障礙進一步加劇,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出現闌尾壞疽、穿孔的結局。

除了梗阻,導致闌尾炎的原因還有胃腸道的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過于敏感,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超過一定時間和強度也可導致闌尾血供障礙,繼而出現細菌感染的發病過程。
不是所有人飯后運動都會出現肚子痛的癥狀。
有一部分人是餐后本身就要出現腹痛的癥狀,剛好與餐后運動時間上吻合,讓人誤以為是運動導致了疼痛,而有一部分則可能是運動加劇了餐后疼痛。
飯后運動肚子痛的原因可能是本身有消化不良,或平時容易出現消化不良。
平時有消化不良的基礎再運動后,可能導致胃腸道血供不足,加劇了上腹不適或腹痛的癥狀。餐后消化食物需要更多的血液分配到消化系統,而運動則使得分配到胃腸道的血流減少了,可能會誘發或加劇消化不良的癥狀。
因消化不良而導致的肚子疼,休息后基本可以緩解。
腸易激典型的癥狀是餐后腹痛→腹瀉1~2次→腹痛緩解,疼痛部位多在肚臍周圍。
由于餐后腸道蠕動加劇,容易在餐后出現腸易激、腸痙攣的癥狀,與是否運動關系不大。
胃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由于胃粘膜屏障薄弱,胃酸侵蝕了胃粘膜引起胃潰瘍。
典型的癥狀為進餐后疼痛,疼痛部位在中上腹,持續一小段時間后緩解,疼痛與疾病本身和進餐相關,與運動關系不大。
一些不大不小的膽結石如果卡在膽囊頸或膽道,在進食后可能由于膽囊收縮,引起膽絞痛。
尤其是在進食油膩食物時,這也是餐后腹痛的常見原因,疼痛部位一般在右上腹。
腹部手術后,腹腔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輕或重的腸粘連,有些粘連形成后,食物通過時可能會牽扯腹膜或內臟,出現疼痛或不適感,餐后運動可能會加劇這種疼痛。
例如乙狀結腸或小腸扭轉,這種情況比較嚴重,需要急診手術,但較少見。
闌尾炎是怎么個痛法呢?
若是闌尾炎鬧騰的,可不是這么個痛法。
一旦器官或組織發炎就會出現充血、紅腫、疼痛,闌尾也一樣,闌尾炎的主要癥狀是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肚臍周圍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階段的疼痛實際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范圍較分散,常不能確切定位,容易與胃痛混淆,常常合并有惡心、嘔吐。
當闌尾炎進一步加重時,疼痛會固定在闌尾所在的右下腹,醫生按壓某一特定位置時,有明顯的痛感。
根據這些疼痛特點,闌尾炎就可以甩掉餐后腹痛這個黑鍋,除了疼痛的不同,闌尾炎發作時還會有發熱的癥狀,這也是餐后腹痛沒有的表現。
整理、來源: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