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睿 趙明波 張博非
[摘 要]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創新工作,積極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活動開展。TRIZ理論作為提升發明效率的有效手段,受到各部委高度重視。遼寧結合自身特點,依托省創新方法研究會的平臺,整合各方資源,總結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培訓應用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TRIZ理論 “1+1”模型 帶題培訓 TRIZ沙龍 區域經濟發展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創新體系建設,各部委依托各自職能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TRIZ理論作為前蘇聯時期實現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的“國術”,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2008年,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和中國科協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開啟了專業化創新理論工具推廣的新模式。
遼寧根據自身重工業基礎雄厚、大型國有企業集聚的特點,積極整合政府、群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資源,探索適合本省的TRIZ推廣應用方法,逐步形成了基于“1+1”模型的工作機制,既以“科技型政府部門的政策導向+科技型群團部門的群眾基礎”為內生驅動力,并重“培訓體系建設+應用體系建設”。
一、 培訓體系建設
遼寧省創新方法工作是由科技廳和科協聯合推動的,在具體執行層面上形成了以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和省院士工作站服務中心為核心的主要承接部門。2015年5月,遼寧省創新方法研究會成立,進一步調動了相關方的主觀能動性,建立起了以重大儀器專項和企業帶題培訓為抓手的應用體系和以國際TRIZ報告會、國家創新工程師培育認證、國際TRIZ認證、高校學生創新大賽及普適培訓為主的人才培育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創新方法國際報告會
TRIZ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前蘇聯解體后在美國被繼續豐富和發展。隨著解題工具的多樣性,學習、理解的難度大大增加,為給遼寧省TRIZ理論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一個與國際專家交流的平臺,擴大創新方法影響力,縮短群眾認知時間,自2014年起,舉辦了創新方法國際報告會。科技部、中國科協、國家創新方法研究會、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和省科協相關領導全程出席,電視臺、報社等媒體積極報道,引導TRIZ理論在全省范圍內的研究和普及。
(二)師資培訓和普適培訓
1.講師團建設。創新理論的學習,培訓講師十分重要。國際TRIZ五級大師羅格維諾夫教授在授課時指出,教師對于創新體系的認知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員的判斷。因此,師資培育的前提是選擇好專業導師。研究會經過充分調研,結合遼寧行業布局特點,篩選出黑龍江特利智公司和北京億維訊公司兩家創新方法培訓團隊開展MATRIZ認證、國家創新工程師認證和國家創新培訓師認證工作。學員通過先期了解本企業技術難題和創新需求,帶著問題聽課學習,在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應用TRIZ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性高,效果突出,產生了多項專利預案。
目前,遼寧省師資團雛形已大體形成,并逐步依托本省專家開展普適性培訓工作。
2.普適性宣講。為推進普通大眾對TRIZ理論的認知,引導企業和技術人員應用TRIZ解決一線技術問題,研究會依托自有講師團在省內開展多次宣講,一大批技術骨干通過學習,在提升自己創新能力的同時,有意向參加更高層次的專業化訓練課程,組織建立起TRIZ研討沙龍,交流心得體會,深化理論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帶動效應。
(三)大學生創新大賽
為吸引、鼓勵大學生踴躍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普及推廣TRIZ理論,培養大學生動手能力,培育創新型人才,保護知識產權,推動成果轉化,助力大學生就業,研究會組織有關高校參加遼寧省“TRIZ杯”大學生創新方法大賽,經遴選后的優秀作品將推薦到年底在哈爾濱舉辦的國家創新方法大賽。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省內高校學生已從所學專業和身邊問題的角度出發,應用TRIZ工具產生多項創意發明,團隊多位學生直接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實現了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 應用體系建設
(一) 深入企業開展帶題培訓
帶題培訓是應用TRIZ理論解決一線生產問題的最直接方式。TRIZ專家指導企業科技人員運用工具,產生多種方向性預案,根據現場限制條件進行合理化篩選,形成最終解決方案。遼寧省研究會組織各市科技局和科協等部門推薦優秀企業名單,并組織專家深入企業,以技術需求為導向,以課堂培訓為載體,攻關重大技術難題。
(二)重大儀器專項
TRIZ理論解決儀器設備類技術問題具有獨到的優勢。研究會以專項基金為抓手,以政策引導為支撐,在全省范圍內組織申報和審批工作,在企業內部形成了巨大的應用熱情,有力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三 、結語
遼寧TRIZ工作在國家創新方法研究會和秘書長的指導幫助下形成了高效、務實的培訓應用體系,多次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
(一) 建立起完備的組織架構,形成了橫縱結合的發展模式
橫向方面,加強與兄弟省份研究會的交流學習;縱向方面,深入貫徹國家研究工作思路,積極推進丹東、錦州等市籌建研究會。
遼寧省科技廳、科協以服務本省企業為宗旨,緊密結合,攜手并肩,成立了遼寧省創新方法研究會。同時,依托研究會平臺作用,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積極參與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
(二)依托高級師資培訓,逐步完善創新方法人才梯次建設
形成學習、研究、應用三重模式,“以高帶新”,在探索中積累經驗,在學習中加深領悟,擴大培訓講師團規模。
(三)激發大學生和大眾對TRIZ的學習熱情
通過大賽和普適性培訓,結合TRIZ解決身邊問題的現實案例,激發起大眾的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就業,從大環境營造出良好的理論氛圍。
(四)依托政策導向作用,實現對理論應用企業的剛性支持
TRIZ理論從不被人熟知,到被大家認可,需要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政府的推動作用將大大降低時間成本,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工作的開展要符合客觀規律,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找到合適的契合點尤為重要。遼寧根據本省的客觀現狀,與重大儀器專項合理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TRIZ解決實際問題往往伴隨專利的產生,遼寧省將“科技信息服務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與創新方法培訓緊密結合,催生成果轉化落地,打包優勢服務,形成組合效應,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曉鷗,吳永志,李建峰. TRIZ理論基礎教程[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趙新軍. 技術創新理論(TRIZ)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劉訓濤,曹賀,陳國晶. TRIZ理論及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檀潤華. 發明問題解決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 TRIZ理論入門導讀[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