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鋒,賴志花
(河北地質大學經貿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31)
京津冀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機理與實證研究
王必鋒,賴志花
(河北地質大學經貿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31)
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協同發展是京津冀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京津冀應在空間布局、發展模式和產業創新方面促進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的協同發展。實證研究表明,天津市先進制造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的協同程度在總體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據不同產業的不同情況,采取價值鏈延伸協同發展模式、價值鏈嵌入協同發展模式和價值鏈重組協同發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帶動京津冀先進制造業的協同發展,建立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平臺,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協同創新。
京津冀;高端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
國內外對于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關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間關系的研究。學術界有四種流行的看法,即“需求遵從論”“供給主導論”“互動論”及“融合論”。圭列里(Guerrieri)等[1]認為,制造業是服務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埃斯瓦蘭(Eswaran)等[2]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知識要素”,是制造業的中間投入,其質量和效率制約著制造業的發展;巴斯拉(Bathla)等[3]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系,兩者互為發展基礎;周振華[4]提出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存在著相互“融合”的趨勢。(2)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或競爭力。拉奧和沃爾夫(Raa&Wolff)[5]認為,服務中間投入的增加與制造業部門的生產率提高正相關;王子先[6]認為,生產性服務貿易能夠有效地提高我國制造業的生產效率。(3)生產性服務貿易自由化有利于提高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法爾克(Falk)等[7]以及姚星、楊錦地與袁東[8]等國內外學者認為,生產性服務貿易開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相關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水平的不斷提升。(4)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存在技術性中間需求。于誠等[9]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性需求,并利用城市面板數據和投入產出模型,指出制造業對外轉移并不會削弱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
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協同發展是京津冀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有利于京津冀之間實現共生、互促的新型產業系統。在京津冀經濟發展過程中,北京市由于集聚效應對優質要素資源具有優先配置權,對天津市、河北省經濟發展不但沒有產生輻射效應,反而表現為“虹吸現象”,吸引大量的優質資源和生產要素,阻礙了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在京津冀產業結構升級優化調整過程中,如果能夠促進北京市的高端服務業和天津市、河北省先進制造業間的產業協同與融合發展,將在中長期內有利于發揮京津冀地區服務業和制造業間產業分工的積極效應。因此,本文在測度京津冀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耦合協調度基礎上,提出產業協調發展模式和路徑選擇。這對于促進制造業服務化、先進化,服務業高端化,促使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從而實現京津冀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表1 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界定
國內外學者沒有對“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做出明確的界定,本文對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界定,主要借鑒了曹東坡等[10]對兩者的劃分(參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高端服務業都是基于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化,從而帶動制造業和服務業協同發展的服務行業;而先進制造業所屬的各行業都采用了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
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6 815億元快速攀升至2013年的8 436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1.3%,比同時期服務業的年均增長速度高出1.3個百分點,占服務業的比重則由55.13%上升至56.29%,說明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增長迅速,在服務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北京市高端服務業構成中,金融業所占的比重最大,2013年達到18.83%;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所占比重居于第二位,基本維持在12%左右;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比重居于第三,由2011年的9.4%快速上升至2013年的10.25%。雖然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占高端服務業比重略低于10%,但其總產值由2011年的1 136億元增加至2013年的1 444億元(參見表2)。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和結構優化為天津市與河北省的先進制造業提供了技術、資本等優質要素,并促進了天津市、河北省環京周邊城市的先進制造業集聚。

表2 2011—2013年北京市高端服務業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的總產值由2011年的10 483.6億元增加至2012年的11 088.37億元,增長了5.77%;天津市先進制造業的總產值則由2011年的9 317.07億元增加至2012年的10 434.75億元,增長了11.99%,增速是河北省的2倍。雖然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遠高于天津市,但河北省先進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僅為26%,而天津市則高達45%,這表明天津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先進制造業占有絕對性的優勢,天津市制造業的結構優于河北省。從具體行業看,河北省的先進制造業主要分布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其產值占先進制造業的比重由2011年的67.04%上升至2012年的70%;天津市的先進制造業則主要分布在交通運輸設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其產值占先進制造業的比重由2011年的70.61%略微下降至2012年的69.68%,但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設備電子制造業的比重增加了2.68個百分點。河北省的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業等先進制造業占比大致相當,而天津市的交通運輸設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設備電子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占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意味著天津市先進制造業結構優勢明顯,并且具有明顯的產業集聚特征,將進一步提升相關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空間。河北省和天津市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業等三大先進制造業均具有相當的優勢,這意味著兩地先進制造業的優勢產業具有雷同性,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兩地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不利于產業協同發展。如何提升天津市和河北省兩地產業協同,關鍵問題在于延長產業價值鏈,使不同價值鏈在區域間合理布局,發揮產業發展的空間協同效應。

表3 2011—2012年河北省和天津市先進制造業情況
(一)空間布局上的協同發展
高端服務業屬于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能帶動制造業的升級,而先進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表現出顯著的空間集聚性,通常集聚在各類產業園區。先進制造業的產業集聚增加了對作為其生產要素投入的高端服務業的需求,從而帶動高端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由于先進制造業對知識和技術含量高的高端服務業存在剛性需求,因而可以通過高端服務業的集聚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空間集聚,各地應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促進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空間臨近集聚。即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優的北京市大力推進高端服務業發展,從而促進環京的天津市、河北省周邊城市實現先進制造業的空間集聚。產業間空間集聚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先進制造業對高端服務業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作為先進制造業高級生產要素的高端服務業的技術進步。
(二)發展模式的協同演化
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協同演化包括演化基礎和演化模式兩個方面。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外部環境協同發展是產業間的演化基礎,也就是說,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協同演化需要相互協調的政策、市場環境,從而為兩者協同發展打破產業、體制、地區之間的壁壘。在金融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協同發展過程中,由于先進制造業發展極需金融業的支持,但是金融業對企業的信貸存在“門檻效應”,那些效率高、效益好的大型先進制造業企業容易得到金融業的支持,而小型先進制造業企業難以籌集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形成了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障礙。從產業協同發展角度看,可從市場一體化、政府梯度政策等制度協同方面為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協同發展提供完善的外部協同條件,最終促進產業系統的協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保障和基礎是制度協同。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最初的協同發展模式表現為投入—產出關系,但隨著分工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兩者將實現一體化發展,但不同于兩者空間上的協同,而是形成一個共同的產業系統,實現產業功能的協同演化。長三角地區在經濟協同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基于產業價值鏈的空間分工合作促成的,其加工制造業產業價值鏈較長,在產業布局上把總部、研發和銷售及生產布局在不同區域,從而形成不同產業的空間布局。由于不同功能的企業分布在不同區域,企業在不同功能間是相互聯動的,因而,產業間聯動就帶動了區域間協同聯動發展。并且,這種聯動是市場自發形成的,無形中形成了區域市場一體化。在京津冀產業發展過程中,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價值鏈較短,不能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延伸;而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先進制造業沒有形成空間上的功能互補發展,不利于實現產業聯動協同發展。并且,河北省的經濟和技術水平與北京市、天津市的差距較大,難以承接京津轉移的制造業。因而,通過制度一體化即主要通過市場一體化和政府梯度政策,可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三)產業創新協同
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最高階段是兩者實現最優動態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協同創新則是實現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優化系統的驅動力。通過協同創新,可為先進制造業提供更先進的要素,通過兩者間要素優化為兩者動態演化選擇最佳的協同路徑。在創新協同方面,應強化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的原始創新、天津市的研發創新轉化以及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的推廣應用。
(一)耦合協調模型
為了分析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兩個產業協調發展的問題,本文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京津冀產業協調發展程度分省市、分類型進行實證分析。鑒于指標選擇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全面性,本文從產業規模、生產競爭力和市場規模等三個維度選擇相關指標以評價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協調程度。具體指標體系如表4所示。

表4 先進制造業與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協調發展評價指標
首先,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本文根據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先進制造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的評價模型:

其中,m是先進制造業選取的指標個數,n是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選取的指標個數,由表4可知,m、n均為7;wi、wj為各指標觀測值的因子載荷系數。為了消除負數的影響,同時使評價更為客觀,本文采用下式進行歸一化處理,使其得分在0~1之間:

其中,fi為行業得分,fi,min為最低的行業得分,fi,max為最高的行業得分。
其次,耦合度的測算。本文依據物理學中的耦合協調模型,測算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耦合度:

式中,C為耦合度,在0~1之間波動。耦合度取值越大,表示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之間發展越協調;反之,則表示兩個產業系統發展越不協調,處于失調或者無序狀態。
再次,耦合協調度的測算。當先進制造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得分偏低但數值相近,可能會導致測算的耦合度數值偏高,從而不能真實反映產業間的協調發展狀況。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對評價的誤導,本文構建產業間的耦合協調度模型,從而真實地反映產業間的耦合協調度情況。具體模型如下:

其中,D為耦合協調度,C為耦合度,T為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綜合調和指數,反映兩大產業間的整體發展水平;a、b為待定參數。本文認為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兩個產業系統在相互作用中具有同等重要性,a、b取值均為0.5。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和本文研究的實際情況,本文將耦合協調度劃分為四個層次,如表5所示。
(二)耦合協調度的測算結果
本文數據來源于2014年《河北經濟統計年鑒》《天津統計年鑒》《北京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和《第三產業統計》。首先采用因子分析計算出綜合發展水平,然后計算出制造業各行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度,最后計算出制造業各行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如表6和表7所示。
河北省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業等先進制造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屬于極度協調發展類型;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等產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屬于高級協調發展類型。相對于天津市而言,河北省的產業協調度較低。天津市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屬于極度協調;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屬于高級協調發展類型。這意味著無論是天津市還是河北省,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協調程度都比較高。河北省屬于極度協調的先進制造業只有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兩大產業;而天津市屬于極度協調的先進制造業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6大產業,這進一步說明制造業越先進,作為知識和技術投入的高端服務業就越有可能與之融合協同發展。

表5 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耦合協調分類

表6 河北省先進制造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的耦合度及協調度

表7 天津市先進制造業與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的耦合度及協調度
京津冀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不僅與京津冀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價值鏈等相關,而且與其所處的市場環境、經濟環境等相關。高端服務業為先進制造業各生產環節提供知識和技術密集的服務,先進制造業可為高端服務業開拓巨大的市場需求,從而促進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北京市在高端服務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天津市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兩者具備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條件。北京市高端服務業發展能夠為天津市和河北省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等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知識與技術支撐。
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模式主要有價值鏈延伸協同發展模式、價值鏈嵌入協同發展模式和價值鏈重組協同發展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其中,價值鏈延伸模式主要是指先進制造業價值鏈向上或向下延伸,從而與高端服務業產生交集,將交集部分剝離出來分包給高端服務業,帶動產業間協同發展。這種模式要求先進制造業具有重大創新能力,能夠延伸產業價值鏈。價值鏈嵌入協同發展模式主要是通過高端服務業產業價值鏈延伸,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知識和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提升先進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這需要高端服務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為先進制造業提供多樣化、差異性的需求。北京市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等具有知識和技術密集特征的產業不具備明顯的優勢,高端服務業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價值鏈重組模式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這就要求兩大產業高度發展。
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主要表現為價值鏈的延伸模式,這一模式促進了區域內產業間的協同發展。長三角制造業價值鏈較長,同時產業內部的功能性分布是由企業來主導的。企業把總部、研發、銷售等放在上海市,而把生產制造放在江浙,從而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市場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又大力促進了產業協同發展。但是,在京津冀產業布局中,北京市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該產業的價值鏈相對較短,難以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延伸,無法形成產業功能布局的空間協同。從天津市和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傳統制造業,現代制造業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短期內難以培育重大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同時,河北省與京津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相比差距較大,京津冀一帶存在著行政區劃所帶來的“貧困帶”,難以承接京津轉移的制造業。因而,實現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當務之急是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實現要素的自由流動,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實施“梯度政策地帶”,提升河北省制造產業轉移承接能力,加強關聯產業區域間聯動。
北京市在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的引領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應以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帶動京津冀地區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從而推進京津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從區位優勢看,北京市對優質生產要素的集聚效應非常顯著,短期內北京市發展高端服務業有可能會產生擠出效應,不利于天津市和河北省兩地的服務業發展。但從長期來看,先進制造業會對高端服務業產生大量的需求,而高端服務業反過來也會對先進制造業產生需求,兩者呈現相互需求、互相促進的態勢。京津冀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在空間上協同定位,錯位發展,充分利用了區位比較優勢和分工專業化,從而有利于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協同發展。
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協同發展主要表現在產業發展的三個維度上。在空間布局上,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和京津冀先進制造業應實現區域協同發展的分工格局;在協同發展模式上,外部制度協同發展為兩大產業優化動態系統提供基礎和保障,從而實現產業系統優化演進;在產業優化升級的驅動力上,以協同創新為主驅動力。促進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和京津冀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大力發展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協同京津冀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
北京市是京津冀地區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區位優勢使其集聚了大量優質生產要素,從而為其發展高端服務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和保障。北京市通過高端服務業發展不僅能滿足本地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強化對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經濟輻射效應。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大中城市要根據自身比較優勢,避免產業雷同,實現先進制造業空間上的錯位發展。
(二)推動制度協同,建立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平臺
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的關鍵在于演化制度和演化模式,從而為兩者協同發展提供平臺。目前,京津冀一體化舉步維艱,存在諸多的制度性約束和障礙。由于集聚效應,大量的優質要素流入北京市,從而產生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負面效應,阻礙了要素的進一步集聚。通過制度協同,推動市場一體化進程,促進制造業價值鏈的延伸,優化企業分工的空間定位,把企業總部、研發放在北京市,而生產制造則放在天津市和河北省,從而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和中心城市的涓滴效應,促使優質生產要素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回流。建立高端服務業公共信息平臺,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和定期交流機制,提高天津市和河北省對高端服務業的利用效率。同時,京津冀三地應主動協調區域政策,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探索三地協同發展下的利益共享機制,從而為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和京津冀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提供外部保障。
(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協同創新
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創新協同是促進兩者協同發展的動力源,因而需要改變目前以單一產業創新為協同創新的政策設計。相對于高端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具有專業化程度高、創新速度慢的特點,有可能阻礙兩者的協同創新。但是,相對于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對制度創新非常敏感,可通過產業梯度政策推動高端服務業發展,最終實現產業間融合發展。
北京市通過加大高端服務業的改革和創新,實現高端服務業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等創新,推動高端服務業大力引進外資,促進國內外高端人才流向高端服務業,為高端服務業發展注入創新資本。同時,天津市建立不同功能的產業轉移集聚區,河北省提升產業轉移承接能力,提升天津市和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的產業集聚力,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促使資本、高層次的技術人才、先進的管理和技術源源不斷地流入,通過政策梯度為協同創新提供有利環境,最終實現北京市高端服務業和京津冀地區先進制造業的協同創新。
[1]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4):489-502.
[2]ESWARAN M,KOTWAL A.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2):401-42.
[3]BATHLA.Inter-sectoral growth linkages in India:Implication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forms[R].Institute of Economic Growth,Delhi,India,2003.
[4]周振華.產業融合拓展化:主導因素及基礎條件分析(上)[J].社會科學,2003(3):5-14
[5]Raa Thijs,Edward N Wolff.Outsourcing of services and the productivity recovery in U.S.manufacturing in the 1980s and 1990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1(2):149-165.
[6]王子先.服務貿易新角色: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綜合性引擎[J].國際貿易,2012(6):47-53.
[7]FALK M,WOLFMAYR Y.Services and materials outsourcing to low-wage countries and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u countri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8(1):38-52.
[8]姚星,楊錦地,袁東.對外開放門檻、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生產效率——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動態,2012(5):24-28.
[9]于誠,曹東坡,林思宇.制造業轉移會抑制本地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嗎?——以上海為例[J].經濟經緯,2014(6):71-76.
[10]曹東坡,于誠,徐保昌.高端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協同機制與實證分析——基于長三角地區的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3):76-86.
責任編輯:方程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WANG Bi-feng and LAI Zhi-hua
(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31,China)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cor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indust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and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shoul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spatial arrangement,development patter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the coordination level between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ianjin and the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in Beijing i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Hebei and Beijing.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should,first,adopt such development patterns as the extended value chain,the embedded value chain,and value chain reorg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second,they should make the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in Beijing to lea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ird,they should establish the platform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industries;and fourth,they should formulated related policies to encourage the coordinative innovation of these two industries.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high-end service industry;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260
A
1007-8266(2016)10-0112-08
2016-08-30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京津冀跨區域碳排放交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HB16GL042)
王必鋒(1977—),男,浙江省奉化市人,河北地質大學經貿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賴志花(1976—),女,浙江省龍游縣人,河北地質大學經貿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統計、數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