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50歲時辭去公務員選擇當一名畫家

英國作家毛姆曾以畫家保羅·高更的經歷寫下《月亮與六便士》。和高更相似,對藝術的向往和天賦,讓亨利·盧梭在50歲時辭去了公務員職務,最終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
人如果沒有了夢想,那與咸魚有什么區別?
而在美術史上,也有人這樣評價一位藝術家:“當人們從遠處和表面來觀察被稱為‘關稅員’的畫家亨利·盧梭的生活時,得到的印象同小市民狹窄的屋里堆放的那些平庸物品沒有任何差別。”

《熱帶風暴中的老虎》1891年
亨利·盧梭,1893年時,他已經50歲了。按照東方的說法,他該“知天命”了。自他1871年進入巴黎海關處起,成為一名低級別的稅務員,每天檢查運往巴黎的貨物已經有22年了。 然而重復的勞動沒有磨滅他對藝術的向往與天賦。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毅然決然的辭去了手中公務員的鐵飯碗,開啟了另一種傳奇人生,成為了一位世界聞名的藝術家。他曾對年輕時收藏他作品的畢加索驕傲地說:“我們是當今世上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你用埃及的風格作畫,而我體現了現代的畫風?!?/p>
這樣傳奇的經歷,即便是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依舊令人不可思議。
這一切,源于他對繪畫的真正熱愛。
1844年5月20日,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出生在諾曼底半島西部的拉瓦爾市。父親是一位鐵匠,因子女眾多而掙扎于生活困窘。盧梭7歲時,他的父親便不得不將房子出售,全家遷往郊區。他從小便顯示出對繪畫的濃厚興趣,但他的父親對此無法理解,迫于生計,他只有放棄藝術之路。
19歲那年,他在一個律師事務所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但因被同事發現他偷竊了大約25法郎的郵票,而被判一個月的監禁。緊接著,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他自愿入伍,在中美洲當了幾年的兵,成為步兵團軍樂隊的單簧管演奏,這段熱帶叢林中的生活,成為了他后來一再描繪的綠色世界。
1869年,盧梭迎娶了他18歲的新娘,一位裁縫姑娘克蕾曼斯,并為他生下了7個子女。然而盧梭并不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他會為一點小事對妻子、孩子大發雷霆,隨著他的妻子因肺結核去世,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另外兩個孩子孤單的過日子,可命運注定要他孤獨下去,兒子幾年后去世,女兒被他人收養,發誓永不原諒父親的過世。
十年家業竟成南柯一夢,到頭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1871年,27歲的盧梭成為一名公務員,開始了長期的、照本宣科的重復工作。他在海關中不能勝任復雜的工作,與同事的關系也相處得一塌糊涂,成為了大家嘲笑的對象。一次同事們的惡作劇,把骷髏吊在了倉庫里,盧梭不僅沒有被骷髏嚇到,反而禮貌地向骷髏打招呼,極其嚴肅的問他是否口渴想喝水。這樣的經歷令同事懷疑他的精神是否正常,直至他退休。

花束》1910 泰特美術館

《埃菲爾鐵塔》1898年

《饑餓的獅子咬斷羚羊的喉嚨》1905
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盧梭是什么時候開始畫畫的,史學界傾向于大致在他進入海關處的時候,這個“周日畫家”常常帶著速寫本去工作。在中午休息、各種閑暇時間,他大都專心致志地拿起畫筆,記錄周圍的景物。在創作的早期,他主要以妻子、孩子、公園和身邊的景色為主,《海關收費站》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蟄伏50年,盧梭終于真正走上了繪畫的道路。
與其他藝術家一樣,生活并不因年老而寬待盧梭。沒有了工作他連日常開銷都難以解決。為了生存,這位知天命的老人做過抄寫員、推銷過報紙,最困難的時候甚至上街演奏樂器。甚至顏料都需要以畫向畫商交換,可笑的是,畫商的老婆為了賺些蠅頭小利而將他的畫從畫布上刮掉,而將畫框再次出售。
物質生活的艱難并不可怕。一個50歲的外行進入嚴苛的法國藝術圈,受到的冷嘲熱諷可想而知,1885年盧梭的作品第一次公開參展,在面對盧梭筆下那些憨厚可愛、甚至有些呆板的人物形象時,保守的巴黎群眾很不適應,在官方的香榭麗舍沙龍中,他的兩幅作品遭到了侮辱性的對待,其中一幅被觀眾用刀子割破,而兩幅畫如今都已失落。而評論家則挖苦到:“這是6歲小孩的胡亂涂抹之作,比業余愛好者的淺薄練習還要低劣,是繪畫沒落的開始?!?/p>
但盧梭對自己的信任強大到不可動搖,他自豪的將所有污蔑他的文章貼在自己的相冊中,并充滿自信地說道:“我的全部作品里包含的偉大的真誠必將得到廣泛的認同?!?/p>
作為一個大器晚成到極致的畫家,他對自己的藝術天賦深信不疑。他將生活的痛苦與磨難寄托在對美好世界的描繪中。日常生活中的盧梭天真單純、輕信人言,所以總是被別人欺騙和作弄,關于他被人欺騙和捉弄的故事數不勝數。所以,他的筆下描繪的是一個天真的世界:人物、樹葉、花朵大多是正面排列的給人親切貼近之感,仿佛世界就環繞在你的周圍,自然而然地顯現著事物的本質。比如他受印象派畫家之邀,首次在畫展中亮相的《狂歡節之夜》,便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浪漫情調,這種意境神秘的早期作品被梵高、瓦羅頓等印象派畫家高度評價。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夢》,堪稱為現代藝術中最迷人、奇妙的繪畫。在這個作品中,盧梭描繪了他對熱帶雨林的全部幻想:皎潔的月光燦如白晝,輝映著繁茂似錦的熱帶植物。在緊簇的花草和枝葉間藝術家安放了兩頭獅子、一頭大象,還有野牛和黑猩猩的身影,在兩頭獅子之間,站立著深色皮膚的笛手,他悠閑地吹奏著豎笛。而最令人矚目的是在沙發上的裸體女人,她安然地欣賞著笛聲,其身邊一頭獅子和一條蟒蛇相安無事地打量著她在窄小緊湊的二維平面中,人與動物、植物以及構成這一切的幻象達到了超乎想像的和諧,沒有絲毫的緊張感,沒有彼此的敵視和戒備,甚至連月光也隱去了其陰影。這位艱苦生存在大都市的男人,無時無刻不在向往那熱帶叢林般的桃花源。

1.《爭斗中的獅子與野?!?/p>

2.《可愛的蛇》奧賽博物館 1907

3.《獅子的盛宴》1907

4.《狂歡節之夜》
這源自盧梭對藝術本質的追求,在他看來,藝術家的任務不再是客觀現實,而是應當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立世界。當印象派的畫家在戶外捕捉光與流動的大氣時,盧梭則靜靜的呆在畫室里,專心描繪他心中的熱帶叢林。他根據自己的想法任意改變地理,將不同地區、氣候的植物、動物組合在一起。
《沉睡的吉普賽女郎》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整幅畫面恍如夢境,一輪明月照在廣袤的沙海中,一頭雄獅靜靜地從一個神秘的吉普賽女郎身邊走過。她身穿中東的服裝,而疲倦地躺在沙漠中。她為何流浪至此?她要去哪?每個觀眾都將有自己的解答。西方史學界將此畫看作是具有重要影響的作品,未來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先鋒。
當19世紀末的歐洲年輕藝術家們對死板的產生強烈抵觸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開始將眼光看向全球,而熱衷于在各國民間藝術、土著藝術中尋找藝術創作的源泉。這令盧梭的畫成為了年輕人的榜樣,他成為了前衛藝術家們的精神偶像。年輕時候的畢加索便收藏了一副盧梭的油畫,無論他走到哪里,畢加索總是把這幅油畫放在畫室最顯要的位置。
如今,盧梭已經毫無爭議成為19世紀末法國的繪畫大師,他以后的立體派畫家從他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同視角觀察靜物的方法,而盧梭的夢幻世界給了超現實主義畫家以靈感的啟發。他對形體與色彩的分開對待,給現代藝術打開了一個新的窗戶。

5.《夢》 1910

6.《沉睡的吉普賽女郎》 1897

7.《自畫像》 1890
但認同來的總是太遲,1910年,貧困交加的盧梭因敗血癥告別了他的夢幻世界。
(文章來源: 今日頭條)
ROUSSEAU RESIGNED AS A CIVIL SERVANT AT THE AGE OF 50 CHOOSE TO BE A pA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