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琪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300000)
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王俊琪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300000)
在經濟快速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形勢下,加強人與自然關系的聯系、提高人類精神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成為了人們密切關注的問題。環境藝術設計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另一種表達,而生態理念與其相輔相成。本文重點介紹了生態理念和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必要性,并進一步探討了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生態理念實踐的內容。
生態理念;環境藝術;應用
生態理念:是指人類對于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具有生態發展和保護的人類對其生態保護和生態發展的觀點,此觀點包含了人類與自然環境、人類與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
環境藝術設計:是指以某一特定的環境為開發設計的對象,并且充分綜合考量環境中的各種相關因素,從而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規劃布局,保證環境承載能力與環境審美之間達到和諧共存的設計過程。
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的目的,是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為人類設計科學合理的空間環境,同時要保證生態系統良性的循環和合理的配置資源,并且還能減少物質和能量消耗,前提是,保證人們良好的生活質量和各項基本功能正常運行。“生態理念”在于強調人和自然共同發展,將它貫穿到設計中去,將人類與自然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生態理念重點強調人與自然應保持和諧的關系。而環境藝術設計的出發點,是保證人們良好的生活質量以及確保各類匹配功能正常進行,融入生態理念的環藝設計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關鍵。其基本特征包括:
1.高效循環性。高效性指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堅持消耗資源最少、充分并合理地綜合利用資源、杜絕浪費的原則,達到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高的資源效益的目的。循環性是重復循環利用生產原料和能量,高效性包含循環性,后者是前者得以實現的基礎。
2.藝術性。將生態理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本身就是對自然藝術設計的體現,藝術具有獨特性,正如自然界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融合自然的藝術其自身就具備獨特的特性,兩者無法徹底分開。兼顧生態理念的設計不過是遵照了自然和藝術的本質。
1.環境需求的必要性。隨著當今世界高科技之迅速發展,推動著社會生產力巨大的進步,人類從中受益良多。然而,人類在享受工業文明迅猛發展帶來的便捷以及舒適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生態失衡、資源緊缺、環境遭到破壞等一系列嚴峻的考驗。人類生存的環境更是受到了空氣質量差、飲用水污染等諸多威脅。在這樣巨大的環境壓力及生存壓力下,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存并發展成為了人類當下無法回避的首要問題。
2.人類心理需求的必要性。人類在社會生存中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而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渴望在壓抑的生活環境壓力之下,緊張的神經可以得到舒緩和放松。生態理念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越來越被設計師所重視,生態意識的觀念更好的迎合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心理需求。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計師根據不同人類的特性,綜合考慮人類多方面的需求,打造出最適合的生活、工作等空間環境。因而,融入生態理念的藝術設計,在保持生態、自然的同時,也要迎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堅持“以人為本”,這也是設計最終的目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們享受更舒適輕松的生活。
2.使用天然材料。合理使用天然原料是將生態理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路徑之一,這就要求設計師們必須掌握各類天然材料的特征、用途及加工工藝等。例如,在綠化種植中,應選用具有淡香無刺激氣味,并且無毒無害的樹木,用以打造出舒適悠閑放松的環境。
3.重視環保設計。環保設計,即是以生態學為基本原理的藝術設計,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維系生態平衡,保護物種多樣性,改善環境,從而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環保設計已是勢在必行。
4.開發、利用新能源。工業快速發展和能源的開發,為人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享受能源時代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應關注能源的消費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與此同時,引發了一些環境問題。所以設計師們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應該積極地研究開發新能源,代替具有高污染性的能源,這樣才能更好的將生態理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去。
綜上所述,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生態的理念,是當前社會及環境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們應該深刻了解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理念兩者之間的關系,后者幫助前者發揮效能,前者以后者為思想基礎。人們已經開始重視并有所行動,但在兩者的融合過程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相信隨著各學科的發展以及在此方面積累的經驗,生態理念會更加密切和高效的融合以及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進而才會更好地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終極目標。
[1]周凱.生態理念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的重要性[J].美與時代·城市,2014(08).
[2]李奇.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問題[J].美與時代·城市,2015(01).
J505;TU238
A
1005-5312(2016)05-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