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振宇
(紹興嵊州市谷來鎮文化站,浙江紹興312400)
綜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角色思考
盧振宇
(紹興嵊州市谷來鎮文化站,浙江紹興312400)
找準綜合文化站的角色定位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客觀需要。本文在充分肯定綜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客觀分析了現階段綜合文化站面臨的三大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綜合文化站建設要在統籌城鄉發展、完善功能布局、轉變運作方式和創新管理體制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
文化站;作用存在問題;角色定位
所謂“角色定位”,就是要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中重新審視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性質、特征、功能、使命和作用,找出不適應新時期統籌城鄉文化建設的,甚至阻礙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制度性障礙,進而確立綜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位置。這既是加快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具體化的題中之義,又是不斷完善綜合文化站體制機制的內在措施。
本文在分析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在組織開展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地位、作用及存在問題,提出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要認清角色、強化職能、優化服務的幾點思考。
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是黨和政府開展農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陣地,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統籌城鄉公共文化文化發展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唱好主角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而文化站干部又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組織者、實施者和管理者。村級公共文化事業的規劃建設離不開文化站去指導,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管更離不開文化站去履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需要鄉鎮文化站去組織實施,鄉鎮大中型文化體育活動以及文體團隊的管理更需要鄉鎮文化站去發動、去發展。
(二)在發展文化產業中當好配角
一方面,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通過組織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資源的普查,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含,使一方山水富有靈氣和文化特色,以提高文化旅游景點的知名度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積極開發越劇、民間吹打、竹編、木雕、泥塑、石雕、舞獅、舞龍等民間藝術表演項目,將文化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成為農村致富一方的特色產業。
(三)在管理文化市場中履行職責
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整治,不斷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規范經營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一方面,對城鎮、鄉村的文化市場進行日常巡查,發現違反文化市場管理規定的,及時上報文化稽查大隊依法查處。另一方面,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在對文化市場經營行為依法進行管理的同時,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通過對經營者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務,積極維護文化市場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一)雙重管理的問題
目前,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受鄉鎮政府(街道)日常管理和縣(市、區)文化主管部門業務指導的雙重領導。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文化站與其他部門合并,鄉鎮文化站經歷了從文化站到文化廣播電視站的演化。文化站對應宣傳、文化、廣電、體育等多個部門,職能上表面看是得到加強,但機構性質界定不清,部門關系不能理順,實際上是不同程度受到削弱。鄉鎮文化站財產管理權、工作安排權在當地政府,業務主管部門雖有人事管理權、卻難以調配使用干部,文化站人員不能流動,缺乏活力。
(二)雙重角色的問題
據統計,嵊州市22個鄉鎮(街道)文化站在編干部有50多個,但專職從事文化工作的幾乎為零。鄉鎮綜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當鄉鎮干部和文化員的雙重角色,常年累月為鄉鎮政府完成中心任務,文化工作職能相對弱化,不太有時間去組織開展農村文化活動,出現了文化員專職不專干的現象。個別鄉鎮(街道)經常變換文化員的工作部門,有的則長期在編不在崗,有的文化站長是身兼數職,不務正業,導致文化站難以安下心來從事文化工作。
(三)雙重職能的問題
文化部《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雖然明確規定了基本職能和主要職能,但鄉鎮綜合文化站究竟管什么、怎么管一直沒有解決好。一是服務職能主次不分。鄉鎮綜合文化站就像一個小文化局,事無巨細一把抓,管了不少不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二是管理職能相對弱化。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權力層層上劃,而工作責任層層下壓,文化部門的工作任務層層加碼,導致權力與責任不相稱,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沒被賦予權力,只負責任。
(一)理順管理體制
在綜合文化站管理體制上,合理劃分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與鄉鎮的職責分工。要在政策層面明確鄉鎮(街道)對綜合文化站在編制、待遇、設施及經費保障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職能,進一步強化縣(市、區)文廣新局對綜合文化站的業務指導和績效考評。要進一步明確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最基層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通過鄉鎮綜合文化站法人登記,賦予獨立法人主體資格,確定一名專職的文化站站長為法人,使鄉鎮綜合文化站具有自主管理權限,并在組織形式、人員、經費上有更多的自主權。
(二)創新服務機制
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對文化站全年目標任務實施全員、全程、全方位的項目責任管理。一是實行站長負責制。站長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充分尊重站長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業務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權和決策權;對站內管理人員由站長聘用,并有權檢查、督促本站干部崗位工作職責完成情況。二是推行包片聯線制。按照地理位置和傳統習慣,將本鄉鎮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個工作片,每片安排一名干部負責該工作片所轄村的文化工作。同時規定每人至少聯系一條業務線,按照量化事項和責任到人的工作要求,落實每個人員的崗位職責和任務,避免職責不清、工作推諉等現象的發生。三是推行矩陣式管理。為破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困境,在工作中應推行矩陣式管理,明確每一項目的負責人、具體責任人、進度、要求等內容,并按縱向排列項目名稱、橫向羅列項目的要求,使全年任務呈矩陣排列,將項目轉化為矩陣管理圖,綱舉目張,井然有序,成為全年項目管理的總綱。
(三)發揮職能作用
一方面要發揮公共服務職能。在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應突出綜合文化站的公益性地位,制定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的服務標準,完善免費開放公示制度和服務質量評價標準,向社會公開文化站服務時間、內容、標準和程序,認真做好日常接待、活動引導、資料提供和內容講解等工作,進一步拓寬送文化下鄉的途徑,搞好供需服務的有效對接,為農村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普遍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另一方面要增強行政管理職能。明確工作責任,理順條塊關系,界定部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執法責任,承擔市級部門委托給綜合文化站的文化市場管理等相關行政執法授權事項,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體制。
[1]周航,王全吉.浙江百鎮綜合文化站發展研究[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
[2]金才漢.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研究[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
G258.23
A
1005-5312(2016)05-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