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徐州221116)
刀法組織在黑白木刻創作語言中的運用探討
田雨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徐州221116)
刀法語言是黑白木刻版畫的表現本質,刀法的繼承、豐富和發展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黑白木刻版畫在當下文化背景下的存在價值和時代特點。全文對黑白木刻版畫刀法語言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希望能為黑白木刻版畫創作發掘一些新的突破和擴展。
黑白木刻創作;刀法語言;組織形式
版畫,是通過制版后經過印刷而得到圖形,是一種具有重復出現特點的藝術表現形式。黑白木刻版畫,在版畫藝術中則是更為重要的藝術形式,也是最早出現的版畫藝術形式。本文即是從黑白木刻入手展開對刀法語言的全方位探討和研究,通過認識黑白木刻版畫本身特有的規律和語言魅力并加以合理的運用,使版畫藝術更具創造力和感染力。
有句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版畫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對畫面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只有熟悉掌握版畫工具的特殊性能,才能充分發揮出工具及材料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一)不同刀型的視知覺及其表現
木刻雕刀的基本類型有三角刀、圓口刀、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不同的刀具運用所產生的效果有很大區別,圓口刀的刀刃圓潤渾厚,一般用來表現曲線和較為柔和的點和線;三角刀表現的刀痕給人一種尖銳鋒利的感覺,是最常用、最有豐富表現力的刀具;方口刀的刀痕雄渾有力,刀痕變化萬千,一般用于大面積部分處理;斜口刀刀痕活潑,變化多姿,適合表現富有節奏韻律的線條;平口刀刀刃呈橫平線,主要用于鏟除大面積部位斑駁陸離的肌理效果,變化較豐富。版畫創作中各種刀具的表現所構成的豐富的點線組合會產生出復雜的畫面結構,從而更好地傳達出畫面所蘊含的情感內容,就像克萊夫·貝爾曾經說過的那樣,“只有這種純粹的形式關系,才能喚起審美的情感,形成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不同的刀具表現出不同的刀痕效果,在版面上形成不同的形態,換句話說就是簡單的點線通過各種形式的排列組合形成復雜有趣味的藝術形象,從而引起觀者共鳴。
(二)刀法的組織形式及規律在版畫中的運用
掌握木刻版畫的刀法組織形式與規律是一幅作品成功的關鍵。康定斯基在他的《論藝術里的精神》中說道:“形式是內在含義的外觀。”可見形式是決定畫面質量的首要因素。故而需要在創作之前掌握運刀的技巧及刀法組織的規律。刀法組織,內在的包含了刀的走向、刀與刀的銜接、刀與刀的搭配及刀與黑白灰。運刀的走向是決定畫面統一變化的重要前提。手眼結合,利用一定的方式確定整幅作品的畫面結構。倘若一個版畫創作者的刀法組織生疏,運刀方向毫無章法可言,那么畫面效果也一定是雜亂無章混亂不堪的。總之,一幅好的作品既要能夠表現出畫家巧妙地構想,也要能夠體現出運用刀法銜接的智慧和經驗,刀法貴在組織,版畫創作者須有獨特的刀法組織功夫,才能創作出令人贊不絕口的版畫作品。
(三)刀法與情感表現
刀法組織處理從屬于藝術處理范疇,不同的表現內容與情感需要決定著刀法組織方式與工具運用方式的不同。康定斯基說過:“一件優美的作品是內涵和外表統一和諧的結果:換句話說,一幅畫是個精神有機體,它象一切物質有機體一樣,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因此如果想要創作出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僅僅在刀法形式的變化中尋找出路未免會流于形式。只有刀法的情感表現與創作者強烈的表現意識結合起來,木版畫作品才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很多美學家也都將情感表達視為作品的靈魂,比如有的創作者用變化多端的豪放刀法表現熱情與激動的心情;有的創作者以三角刀、小圓刀交錯銜接給人以溫柔、細膩的感受;又有一些作品追求不加修飾的樸實無華的效果;這些都是可以在創作者的版畫作品中清楚的表達出來的。
以上就是筆者個人對黑白木刻創作語言所做的理論研究,通過這次研究也大大提高了筆者對版畫藝術的認知水平和專業知識,對版畫藝術也具有了比以往更強烈的熱愛之情。雖然現在我國研究黑白木刻版畫的人數并不算多,但筆者認為它的魅力和其他畫種一樣博大而精深,值得更多的人去重視,去了解。它原始的形式觀感體現了現實社會的人們的一種源于內心深處的精神追求,給予我們一種莫名的震撼和觸動。每個創作者都應該從自己的情感和立意出發,在加深對黑白木刻理論知識的理解的同時,提高黑白木刻創作的專業水平,深入、系統的研究黑白木版版畫的材質語言和刀法語言,探索出黑白木刻作品的獨特創作手法,凸顯出個性特色。
[1]張天星,薛華強主編.版畫藝術[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
[2]蘇軍國.談刀味和木味在木刻版畫創作中的意義[J].美術大觀,2010(01).
[3]瓦·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1987.
J217
A
1005-5312(2016)05-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