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偉 馮 天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遼寧鞍山114000)
包豪斯時期幾何抽象繪畫主義對現代主義建筑設計的影響研究
郭偉馮天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遼寧鞍山114000)
本文旨在研究抽象繪畫時期的一個節點——包豪斯幾何抽象繪畫主義時期對現代主義建筑的建筑形式和空間關系的影響與創作,以此為基準點探索包豪斯時期幾何抽象繪畫主義對現代主義建筑的設計的影響。
包豪斯幾何抽象繪畫;現代主義建筑;建筑設計手法;空間關系
二戰過后,各國建筑破壞嚴重,而細節復雜、構造繁瑣的古典主義建筑并不能滿足當時的“房屋”這種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新一代的建筑師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他們要從建筑最基本的功能出發,兼備到當時的經濟技術水平與人們現式的審美觀念,設計出可大量生產及制造的建筑(現代主義建筑)。故產生于20世紀初的抽象主義,則給建筑師們一個明晰的方向與模板。
包豪斯時期的抽象繪畫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重要成果及其在抽象繪畫中不可分割的支流,與大部分的抽象主義類似,均由抽象的點、線、面、色、形等組成的以表達內在情感需要為媒介的藝術。從一定程度上說,藝術均要經過抽象,不能絕對的表現客觀自然。其中以荷蘭的“風格派”對包豪斯抽象主義教學研究體系的建立為標桿,“風格派”的代表們主張用抽象的幾何圖形來表現內在情感需要,從而強調藝術的簡化性與抽象性。他們把幾何圖形和三原色進行排列組合,創造出以抽象為媒介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包豪斯愈漸傾向于理性主義,“包豪斯抽象風格”也是成熟于這個時期。從歷史的角度看:該時期的精神無疑是包豪斯區別于戰后國際風格最有意義的地方。1928年之后直到關閉,先后繼任校長的漢斯·邁耶和米斯·凡·德·羅的理念,比格羅皮烏斯更加功能主義,從而也將現代主義建筑推上了新浪潮。漢斯·邁耶和米斯·凡·德·羅戰后與一大批聲名顯赫的建筑師們設計過的現代主義建筑,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他們將集成抽象繪畫主義精神的功能建筑推上了現代的歷史舞臺,他們讓抽象繪畫不在孤立的成為一門藝術,而是進行了聯系,提煉并整合讓藝術為人們服務,讓藝術歸于生活。從此,人們也逐步了解到包豪斯的特點與進步,連同與抽象繪畫主義的印象感同身受并凝固下來。
包豪斯時期的抽象繪畫理念主要歸于三個方面:一是提倡該理念指導下的理性與結構選型美;二是提煉抽象繪畫主義下的情感需求,將其運用到設計中去;三是解放抽象繪畫的抽象性與簡化性,從而讓抽象繪畫運用到的手法來促使該時期設計手法趨于成熟。在此影響下,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與包豪斯時期抽象繪畫理念相輔相成,包豪斯主義理念的革命性,以致改變了整個現代設計和現代建筑設計的面貌。
包豪斯校舍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繼承包豪斯抽象繪畫主義精神及其理念下設計的建筑,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在設計包豪斯校舍時,遵循形體和空間關系的自由,與當代抽象繪畫自由卻有章可循的構圖布局相呼應,依照功能分區,又按使用關系而相互連接,給人成熟的空間感受。公共空間和辦公空間底層架空,可通行車輛、行人來達到一種初入建筑內部空間時的一種輕盈感,也類似于抽象繪畫作者給予讀者初讀畫作時表觀的感受。設計者創造性地運用現代建筑設計手法,從建筑物的實用功能出發,按各部分的實用要求及其相互關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體型。利用鋼筋、鋼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從而使得包豪斯時期抽象繪畫所提倡的結構與理性美得到升華。
在建筑形式與材料上上充分運用玻璃窗與混凝土墻、橫向豎向的體量關系、光與影的建筑對比設計手法,也是包豪斯時期的抽象繪畫中對線、面元素乃至體量的成熟的分析,而這種嚴謹的分析下的建筑設計理念使建筑空間形象顯得靈活多變,體態輕盈,其中尤其通過無線腳等修飾的屋頂、橫向大長窗和連續的白色混凝土墻產生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在造型上采取不對稱構圖和對比統一的手法,從而也拋棄了古典主義中對稱為美的限制條件,通過不同體量的立方體的組合,使得類似于抽象繪畫中理性的構成主義般錯落有致。而此次的建筑設計也反過來使得包豪斯抽象繪畫理念在此時期得到實踐的驗證和推進。
抽象派畫家在建設和塑造包豪斯抽象繪畫主義精神的過程中起過關鍵的作用。“包豪斯”這個囊括著抽象繪畫與建筑設計的名詞,伴隨著將來抽象繪畫的進一步發展與成熟,在現代主義建筑設計中起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1]朱迪思·卡梅爾-亞瑟(英).包豪斯[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唐驍.包豪斯與抽象主義[J].包裝世界,2013(05).
[3]李宏亮.淺談“包豪斯主義在現代主義建筑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2).
J53
A
1005-5312(2016)05-0071-01
遼寧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抽象繪畫與建筑形態和空間設計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