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汪琪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優雅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以斯蒂格·林德伯格陶瓷藝術設計為例
潘汪琪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是一種現代主義風格,它將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簡約又精致,是優雅設計的代名詞。斯堪的納維亞的日用品的設計占據設計中很大部分比例,而林德伯格的日用陶瓷設計很好地體現出這一風格,本文將從林德伯格的陶瓷作品中來解讀優雅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
優雅;斯堪的納維亞;斯蒂格·林德伯格;陶瓷藝術設計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主要指北歐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五國,斯堪的納維亞在設計上注重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風格嚴謹樸素,簡約優雅。研究表明,20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日用陶瓷設計取得巨大成功,斯蒂格·林德伯格以“更加漂亮的日常用品”這理念來開發設計陶瓷制品,他的陶瓷制品設計風格簡潔較好地體現出了“斯堪的納維亞式”。
早在十九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形成的一些協會和社團有意識地對工藝進行培養。他們歷來對設計都是比較考究的,提倡好的設計是人人都覺得好的設計,好的設計就是不僅僅注重功能也為大眾提供更好的表現形式。這也體現出了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民主精神,設計上從造型、線條、色彩到質感一切都是那么貼切。斯堪的納維亞地處高緯冬季漫長,室內活動多過室外活動,生活日用品的舒適性尤為重要,設計師在設計任何一種產品時,都必須考慮到功能與形式。地區資源并非十分豐富,造就了他們重視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設計追求簡約而精致,“越簡單越好”的設計宗旨。盡可能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多而精致的產品,減少浪費與污染,尊重自然使產品與環境達到和諧。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獨特之處在于能夠巧妙地將功能與形式結合,將現代設計思想與本國傳統文化相融合,賦予產品情感特性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這樣的設計風格,只能用“優雅”這一富有內涵的詞匯來形容。
斯蒂格·林德伯格是斯堪的納維亞現代主義設計代表人物之一,是瑞典工業設計師、插畫師,1916年生于黙奧,1935-1937年先后求學于斯德哥爾摩的國立藝術與設計大學學院和皇家理工學院。之后的三年,他在古斯塔夫斯伯格陶瓷廠師從威廉·卡格,并在其指導下完成了一系列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作品。
1.優雅的造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工業化大生產中,依然保持本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工業的迅速發展政府也較為重視本民族傳統風格的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以及成立了瑞典設計協會,旨在提高設計水準將現代設計與傳統結合。兩大陶瓷企業古斯塔夫伯格和羅斯特朗,最早響應這個組織號召。林德伯格在出任古斯塔夫斯伯格陶瓷廠的藝術總監之后幾年,推出了一系列造型新穎的陶瓷,這些陶瓷的造型有趣、功能良好實用,造型線條優美流暢。和很多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一樣,斯蒂格·林德伯格也擅長將自然材質融入設計中,1953年林德伯格設計的“小布袋”,瓶身造型簡潔圓潤可愛,開口處呈現出有優雅的弧線。他善于從自然中提取元素,大多造型模仿自然物體形態,陶瓷造型是一片樹葉又或者是其他更多形態。1950年設計的花瓶“維卡拉”很好地詮釋了林德伯格設計作品中優雅的非對稱形式。
2.優雅的民俗化裝飾。在陶瓷制品的裝飾上,將傳統自然的圖案用在陶瓷制品中,傳統圖案與現代風格綜合,充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使瓷器看起來富有個性,民俗化的裝飾更是喚起人的情感,使產品貼近生活,讓陶瓷器具在具備功能的同時又不失情感關懷。1960年設計的“帕薩”系列餐具,將自然元素在陶瓷制品上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更加顯示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3.優雅的色調。斯堪的納維亞設計上追求簡潔大方,尊重自然致使他們作品體現出自然的莊重與潔凈,整體色調簡潔淡雅,從自然界中吸取色調如綠、藍等純凈的色彩。干凈的自然色在器物裝飾上體現出清新淡雅給人溫馨的感覺,能與自然環境相呼應。斯蒂格·林德伯格設計的陶瓷常用自然色調來裝飾,賦予其自然生機,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色調豐富卻淡雅。他設計的蓋碗造型奇特功能性強,碗蓋可以打開,裝飾采用的是彩條,色調依舊是自然色綠色與黑色,宛如春天般色彩斑斕。
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典范,盡管現代各種風格的沖擊,它依舊根據地區的傳統文化吸取其它設計風格精華,融合到自己的設計理念,使本土設計在創新中保持傳統,林德伯格的陶瓷藝術設計中較好地體現出一種優雅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尊重自然、簡約主義的設計思想是先進的,并且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后來的綠色主義、極簡主義等。
[1]周裕蘭.試論斯堪的納維亞樸素功能主義設計風格[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報,2011(02).
[2]曹帽,徐雷.萬物皆設計——感受斯堪的納維亞設計[J].美與時代(上),2012(02).
[3]林楠,王秀青.淺談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特點[J].現代裝飾,2012(01).
[4]孫娜蒙,李雨紅.北歐設計中的簡約之美[J].家具與環境,2006(06).
J53
A
1005-5312(2016)05-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