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熊
(西南林業大學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224)
淺談東方園林中的凈土思想
季熊
(西南林業大學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224)
東方園林又被稱為塵世凈土,凈土思想與造園關系密切,并以具體的形式呈現于凈土園林中,至今仍對環境設計有著重要啟示。
東方園林;凈土思想
東方園林被稱為城市山林或塵世凈土,凈土思想在魏晉至唐宋逐步完善,盛唐敦煌壁畫中半數以上為凈土變,變相圖中較完整的再現了當時園林的樣式,甚至能與日本現存的凈土式庭園相對應。足見凈土思想對東方造園影響之大。
凈土宗是大乘佛教的宗派之一,以西方彌陀凈土為主,清靜莊嚴、平等無垢的凈土,是覺悟者所居之地。凈土宗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為根本經典。經中描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凈土可理解為人們煩惱止息后清凈心的顯現。如《維摩詰經》所言:“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佛教與園林淵源深厚,寺院蘊含著園林,山林之意。佛教僧眾居住之處梵語稱為“僧伽藍”,簡稱“伽藍”,意思是“眾園”。由于凈土經典偏重“事相”的闡述,方便用具體物象來體現,因而易于人們所接受,故在民間最為普及。古代貴族“舍宅為寺”極為常見,致使寺院與宅園有著眾多相似之處。凈土思想也就逐漸融入了園林文化。從《阿彌陀經》里可以看出:“極樂國土,七重欄循、羅網、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眾寶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黃赤白,微妙香潔。……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經書里描述的清凈國土,為現實中人設立了一個絕佳的園林模式。
中國園林擅長運用人工手法表現寫意性的自然景觀,并能夠將人工與自然環境巧妙地結合起來,①凈土本就帶有追求美好環境的含義,人們將這種追求用屋木山水營造出來,就有了凈土園林。從日本凈土式庭園對這種境界的營造開始,后來的禪宗枯山水庭園、書院式庭園、茶庭和回游式庭園又對其進一步升華。
中國凈土園林的典型,首推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相傳是明代東園(今留園)主人徐泰時之子徐溶舍西園為寺,寺內整體風貌古樸自然,黃墻灰瓦,綠樹成蔭,羅漢堂的雕塑技藝精湛。位于西花園內的放生池,象征七寶池,畜養有明代大黿。池中象征八圣道的八角亭,由“接引橋”相連。蒼松古柏、亭臺廊榭與山水相映成趣,營造了一個塵世凈土。此外的昆明圓通寺,進入山門后地勢漸低,寺院以放生池為中心,也是由“接引橋”連接池中的八角形觀音閣,池畔圓通山下建有接引殿,以此來象征西方凈土。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影響,尤其是奈良和平安時代。由于當時日本局勢動蕩,遠離紛擾、痛苦,只有安樂的凈土思想很快被人們接收,并廣泛傳播。平安末期,凈土宗寺院把殿堂與園林結合起來,建成凈土曼陀羅形式,于是,逐漸形成一種具有佛教意境的園林,即“凈土庭園”②,流行于寺院園林之中。平安貴族為了祈求往生極樂凈土,把原本寢殿造庭園中的寢殿變為金堂,園林格局依舊是中軸式、中池式和中島式,建筑依然對稱。從南至北,大門、水池、島與金堂均以橋聯通,三尊石則象征西方三圣。為適應宗教儀式,園林與戒壇結合,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垣墻、木牌或帷幕結界,把佛界和俗界分開,以突顯凈土的莊嚴。
早期凈土庭園代表作有京都宇治平等院。平安中期的藤原賴通將“宇治莊”改建為寺院。在庭園池泉中島上,建唐式正殿“阿彌陀堂”,坐西朝東,象征西方極樂凈土。正殿、后廊加側廊形似鳳凰展翅,故名鳳凰堂。廊外架設接引橋,堂內供奉阿彌陀佛,周圍飾以“西方凈土變”、“九品來迎圖”,壁上飾有云中供養菩薩、柱上飛天奏樂鳳凰起舞,營造出“西方凈土”的莊嚴③。佛像正對堂前立有石燈籠的“州濱”。外緣砂石密布,象征極樂凈土金沙布地。州濱猶如蜿蜒曲折的海岸,因時人以為極樂凈土是海中浮島。海上浪花朵朵,是因堂后有被稱為阿彌陀水的清泉不斷涌出,為池庭增添了幾分神秘,清泉分別向南北流淌,繞經鳳凰堂,匯成堂前阿字池。細流拍打柔緩的州濱使水紋變得輕緩細柔,極似堂內表現西方凈土之花的寶相花紋。池中散植紅白蓮花,將西方的極樂凈土世界重現于人間。后期凈土庭園以平泉縣毛越寺為典型。因受寢殿造庭園影響,正殿也從中島移至水池北岸,兩翼回廊環抱,分別連接鐘樓和藏經樓。但仍留有“接引橋”。此外,橫濱市的稱名寺庭園是關東僅存的凈土式園林,園中以正殿前的阿字池為中心,亦有中島、石橋。
凈土園林以大量象征的手法再現了佛教中的凈土思想。并利用造園技藝把西方極樂世界具象地復現于人間。
對現實中人而言,凈土思想與園林都有著凈化身心、止息煩惱的作用。清凈的思想能夠營造出清凈的環境,清凈的環境又能使人生起清凈的思想,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園林中凈土思想的呈現,既提升了園林的境界,也對當代環境設計啟發良多。
注釋:
①季熊.蘇州私宅庭園中的戲場建筑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②白鴿.日本園林鑒賞手冊[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
③季熊.淺談克孜爾壁畫中的伎樂天[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05).
TU986.1
A
1005-5312(2016)08-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