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沈陽110167)
淺談茶館的藝術特性
謝穎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沈陽110167)
茶為中國特產,自古可與絲綢相媲美,被列入開門七件事之中。茶館出現于秦漢,自唐宋以后,飲茶風俗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開來。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至今,茶館依然在市場上向人展示它獨特的風采。并且在不同時代或時期,茶館所形成的文化各不相同。在同一時期內的不同地域,所形成的茶館文化也不相同。在同一時期的同一地域內,茶館中不同的群體所形成的茶館文化也不相同。
茶館;文化;特色
在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但是這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人們不得不找一些娛樂的場所來釋放自己的壓力,使自己更好的得到放松,人們除了去一些酒吧,KTV這種娛樂場所外,更吸引人的就是茶樓,它是符合各階級人的聚會的場所,在這里人們可以逍遙的聊天,冷靜的洽商,還可以下棋和觀賞茶藝表演,舉辦各類茶事流動。因此茶樓成了最好的聚會場所,茶也就成了世界公認的飲料。
1.茶樓的傳承。茶為中國特產,自古可與絲綢相媲美,被列入開門七件事之中。茶館出現于秦漢,自唐宋以后,飲茶風俗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開來。茶館,作為人們交流思想、切磋技藝、洽談生意或者化解矛盾糾紛的場所,隨著飲茶的普及和茶業的發展而逐漸在各地涌現和興旺起來。茶館可稱得上是一個“濃縮了的小社會”。茶館,在歷史上又有茶樓、茶亭、茶坊、茶肆、茶園、茶社、茶室等稱謂。雖然稱呼有別,但其形式與內容大抵相同。我國的茶館,由來已久,已經形成了它獨特的文化——茶館文化。
2.茶樓的演變。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至今,茶館依然在市場上向人展示它獨特的風采。不只是在中國,在歐美的一些地區,也都能很容易的找到中國茶館的身影。延續了幾千年的茶館,自然有著它獨特的文化和設計方式。它以古代的裝飾為主,中間吸取了大量的現代元素,東西形式合璧,將西方的實用主義結合東方的情調。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主要的無酒精飲料之一,而身為“茶的故鄉”的中國,對茶更有著特殊的感情。
1.時間性。所謂時間性就是指在不同時代或時期,茶館所形成的文化各不相同。例如在秦漢時期,茶館剛剛出現,當時的茶館主要的營業方式不是賣茶,而是給人提供一個冠婚喪祭的司禮場所。唐宋時期是我國文學藝術的高峰時期,所以各大茶館室內陳設非常講究文學藝術的體現,掛名人書畫詩詞,插四時鮮花,奏鼓樂典調。因而促使茶館業更中興旺,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大小城鎮,茶館遍布。大量涌現出來的茶館,給當時的說書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此時各地的茶館,無論大小,都能見到一位說書人天南地北的調侃
2.地域性。在同一時期內的不同地域,所形成的茶館文化也不相同。例如:評書在老北京最為盛行,所以在這些茶館里,飲茶只是媒介,聽評書是主要內容。所以茶館文化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它只是對身在不同環境下人們在茶館的行為和思想的一種反映,在不同環境下,所形成的茶館文化也是不同的。
3.群體性。在同一時期的同一地域內,茶館中不同的群體所形成的茶館文化也不相同。在北宋初期,出現了儒家茶館和道家茶館,這些茶館內都講究清廉靜和,連大聲說話都是不允許的,而當時平民光顧的茶館內,吹拉彈唱牌九等都是樣樣俱全,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都是根據茶客的不同而經營文化氛圍不同的茶館。
1.內部環境。所謂內部環境,就是茶館內的裝修以及桌椅等硬件設施的設計。現在,消費者對茶館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老板為此也下了不少功夫。有茶館把茶館內部分為春、夏、秋、冬四個主題,彼此之間相互隔開,各部分都有其獨特風味,給人一種神秘感,;還有的茶館,在兩層樓梯的墻上,獨具匠心的順勢掛起了“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茶聯,創意新穎。
2.外部環境。除了茶館內部的設計外,茶館的外部環境也非常重要,好的外觀,更能吸引茶客光臨。決定茶館外部環境的關鍵在于茶館的選址,以及對周圍不同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利用,這樣也能夠突出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茶館文化。
3.茶藝。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伴隨著茶的不斷繁榮,茶館也就應運而生了。北京茶博會人員介紹,中國茶館經過不斷發展,如今已是有蔚然大觀的繁榮。在萬紫千紅盛開的茶館里,無論是中國茶藝的“和、敬、廉、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還是韓國茶道的“清、靜、和、樂”,都在茶館特定的環境、氣氛和情調里,茶道茶藝的基本精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1]王褒.廣陵耆老傳[M].北京:華夏文學出版社,2012.
[2]張岱.陶庵夢憶[M].海口:海南文藝出版社,2013.
[3]鄒書源.茶園漫步[M].海口:海南文化出版社,2013.
[4]陳一平.茶館的起源和發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G122
A
1005-5312(2016)08-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