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鵬
(泉州市德化縣上涌鎮綜合文化站,福建泉州362506)
淺談新時期如何組織和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
李少鵬
(泉州市德化縣上涌鎮綜合文化站,福建泉州362506)
在新時期的背景之下,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在本篇文章中,首先闡述了群眾文化的特殊地位。其次,分別從兩個角度闡述了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
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經濟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群眾的文化建設,各級政府力求在群眾文化事業方面能夠有所突破。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法,隨著傳統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群眾文化意識形態的改變是必然發生的,由此在社會中產生了很多大眾文化形式,而相比較國辦的群眾文化地位卻逐漸降低,日益被人們忽視。在部分地區,一些國家建設的文化館,為了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向大眾文化靠近,趨向于目前的娛樂文化,這就導致了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其重要的功能,以及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逐漸喪失,失去了群眾文化的本質色彩。但是仔細思考這一問題,不難發現群眾文化的地位具有獨特性,其不可能被日益興起的大眾文化所取代。因此當下有必要明確群眾文化的自我定位,明晰群眾文化與其它文化之間的重要差異,及各自的價值取向。
群眾文化強調群眾作為活動的主體,力求通過各種娛樂形式,來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人們可以通過參加群眾文化,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群眾文化伴隨著勞動力的逐漸發展,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正是因為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群眾文化,其才能通過各種文化活動陶冶自我情操,改進自己的價值觀,從中獲得教育。這也是群眾文化獨特定位所決定的。目前部分鄉鎮的文化館都改進的管理方式,大力開展文化進社區的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整個地區的文化水平。
(一)堅持政府主導地位
在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中,要始終堅持鄉鎮政府主導活動的進程,完善現有的公共服務體系。在鄉鎮地區,加強文化室、廣播站、信息資源管理中心、電影免費公映、鄉鎮圖書館等工程的建設,擴大服務點的覆蓋范圍,爭取能夠讓每一個群眾都能體驗到公共服務,增強服務的質量,改進傳統的管理模式。針對鄉鎮當中的老年人、青年人、孩童這些群體,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同時關注身邊的弱勢群體,幫助他們閱讀書籍、參加文化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政府部門應當鼓勵鄉鎮企業,定期提供一些免費的書籍、基礎設施,讓當地群眾能夠更加方便地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
(二)組織建立文藝隊伍
在鄉鎮眾多群眾當中,一定會有愛好文藝活動的群體,將這些群體組織起來,成為文化活動開展的核心骨干。同時,鄉鎮應當組件一支當地的文藝隊伍,定期地開展一些文化藝術表演,豐富人們的業務生活,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層次。在為群眾帶來美感的同時,也可以使他們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若是該地區的文藝骨干比較多,則可以成立多支隊伍,分別負責不同的文藝類型,如戲曲、歌舞等。
(一)發揮團體的重要作用
每個地區的文化團體,都是該地區開展群眾文化的主心骨,對群眾文化的順利開展起到支撐作用,因此必須要重視這批隊伍的建設,認識到其在活動開展中的重要性。在文化活動中的核心群體主要分為三類:第一是當地的干部群體,需要帶頭做好示范;第二是當地學校師生,號召其他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第三,有文化特長的人,能夠在活動開展中幫助一些弱勢群體。
(二)充分利用傳統節日
在群眾農閑時,或者特殊節日的時候,可以組織一些猜燈謎活動、歌唱比賽、文藝表演等。為了迎接一些傳統節日的到來,可以舉辦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動。比如在春節的時候,可以舉辦寫春聯大賽,讓群眾都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敏才智;在元旦的時候,可以舉辦鄉鎮的長跑活動,鍛煉群眾體魄;在元宵節的時候,可以舉辦一些猜燈謎活動,猜中者可以獲得獎勵,調動群眾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也開展一些文藝匯演,豐富文化活動的多樣性。除此以外,還可以舉辦一些賞月晚會、跳繩比賽、農業賽事等。在舉辦演出活動的時候,要保證內容的多樣性,足夠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夠吸引群眾,愉悅人們的情操。
(三)多舉辦體育賽事,增強體魄
為了拉近群眾之間的距離,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體育比賽。比如鄉鎮企業內部的球類比賽,群眾之間的拔河比賽等,一項精彩的體育比賽開展需要歷經四個步驟:(1)組織籌劃。在這一步驟當中,主要規劃整個賽事的進程,制定具體的比賽規則,保證比賽能夠有序穩定開展;(2)賽前準備。在階段需要對賽場進行布置、制定整個比賽秩序;(3)比賽進行。比賽的開展包括開幕式、比賽階段、閉幕式,同時要加強后勤隊伍建設,確保比賽隊員的安全;(4)比賽結束。在比賽結束之后,要根據各自的成績評比出最佳的運動員、單位,給予表彰與鼓勵。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應當受到鄉鎮部門的重視,鄉鎮領導要起到帶頭作用。同時,要發動文化愛好者的帶頭作用,引導大家參與到活動當中。在新時期背景下,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1]吳嘉斌.論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J].思想戰線,2010(S2).
[2]徐學慶.論建立健全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與管理機制[J].學習論壇,2011(03).
[3]劉磊,宋冰杰.我國當前農村文化消費研究綜述[J].傳承,2012(18).
G241
A
1005-5312(2016)08-0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