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
現代醫學能夠讓30周甚至20周時早產的孩子活下來,但是卻沒法解決他們在以后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后遺癥”,而有時連家長或者老師也會忽略這些問題。
早產兒一生都受影響

因為女性生寶寶的年齡越來越大,再加上不少女性靠試管嬰兒等輔助生育技術懷上了雙胞胎,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寶還沒足月就出生了。一些出生過早的新生兒因為體重過輕、器官還未發育完整,無法享受媽媽溫暖的懷抱,必須要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與各種冷冰冰的醫療設備打交道。父母生怕早產的寶寶挺不過去或者有殘疾,之后又怕他們愛生病,到了能上小學了,早產兒的父母才感覺算是松了口氣。但真的可以從此高枕無憂了嗎?研究顯示,事與愿違,早產對孩子的影響遠比我們想的要深遠得多,會一直持續到他們成年,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平均來說,胎寶寶會在媽媽的子宮里待上40周才出生,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例如感染可能讓媽媽的宮頸放松導致早產,或者疾病讓寶寶或媽媽出現了生命危險,于是一些寶寶就會提前出生。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一千五百萬的早產兒出生,占新生兒的10%。早產兒越來越多還跟醫療技術的進步有關。20世紀80年代以前,30周以前出生的寶寶幾乎無法存活,他們很容易患上腦癱。而現如今,26周出生的寶寶中,有80%能夠存活,其中85%不會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連20周出生的寶寶都有機會活下來。
活下來只是第一步,父母當然還希望孩子活得好。但在過去的兩年中,一些研究發現,早產的寶寶很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現問題,除了健康欠佳以外,他們的性格和人際關系容易陷入同一類型的困境中。32周之前出生的孩子中,有1/4~1/3的人會受到早產的長期影響,出生的越早,這種風險就越高。早產兒的智商比其他孩子平均低5~10分,經常在閱讀、數學、做計劃和解決問題時遇到困難。早產兒更容易產生注意力障礙、感到焦慮,并因此變得孤僻和內向,他們也更不愿意冒險。
這些缺陷或者特點讓早產兒在以后的人生中成功的幾率降低了不少。總體來說,他們的就業機會更少,也不容易累積財富。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研究在調查了已經年滿42歲的早產兒后發現,他們大多經濟拮據,這與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有關。
在學校中,早產兒除了成績不好,還更容易被欺負,而且也不容易交到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在一項調查對象為26歲年輕人的研究中,華威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未滿32周出生的早產兒中,有1/3的人從來沒有過性關系,而足月出生的人中,只有0.8%的人沒有過性關系。

不過,早產兒也有優點,他們成年后較少飲酒、吸煙或者吸毒,而且與父母的關系也更加親密。但總的來說,早產兒仍然是劣勢大于優勢。
凡事沒有絕對,也有早產兒在以后的生活中非常地成功。例如,英國有一對早產8周的雙胞胎,姐姐Jess長大后就是一位成功人士,她并沒感到有任何不如人的地方。但她的妹妹Kate卻遇到早產兒的典型問題。
根源在大腦白質中?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早產兒的劣勢呢?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比較了足月新生兒和早產兒(早產至少10周)的腦部掃描圖像,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的大腦白質的確存在差異。大腦白質負責在不同大腦區域之間傳遞信號,負責注意力、交流能力和情感的大腦區域之間都需要靠白質溝通。
早產兒成年后,大腦與其他人在白質上仍然有差異。英國倫敦國王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早產兒在成年后,其大腦的各個區域之間無法有效地溝通,或者溝通方式不同于普通大腦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項研究顯示,早產兒成長為青年時,其大腦連接不同區域的“通道”中,白質明顯較少。連接著左半腦和右半腦的胼胝體也存在這種差異。這些青年往往在學習能力、記憶力和綜合推理能力方面表現較差。
除了早產的原因,一些醫療手段也有可能傷害到早產兒的大腦。早產兒一出生就需要與醫生一起向命運抗爭。早產兒的肺和胃還并不能適應氧氣和食物,但是他們卻需要氧氣和食物;他們本該待在媽媽幽暗安靜的子宮中,卻必須接受各種光線和聲音的刺激;他們還很脆弱,卻脫離了母親免疫系統的保護。各種醫療設備、手段在幫助他們存活的同時,可能也會留下一些后遺癥,但醫生在當時無法顧及這些小“缺陷”。例如,在為早產兒宣通肺氣時,很容易造成炎癥,這可能對他們幼小的大腦非常不利;醫療器材中的化學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鹽會進入早產兒的身體,這也可能傷害到他們脆弱的大腦。